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课堂提质样板校申报】探究式教学有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提高。

时间:2023-03-25 23:43:5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湘菜》等,这些课程和案例旨在引导学生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增强地方文化自信,进而激发青少年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打造“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从教育生态的重构、育人理念的重塑、教学资源的重组、课堂教学的重建等方面打破传统课程格局,打造“主题式+”“乡土化+”“活动化+”等“学科+”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如设计“乡土化+”主题式地理融合课程案例《记忆长沙》,重点培养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开发“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2022年4月义务教育新课标颁布后,组织开展“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专题研究,已开发与教材配套的系列案例,其将作为义务教育新课程培训教材。

二是开拓形式多样的地理研学实践活动。

建设研学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长沙市多所学校建立野外考察基地,建设气象观测园、地质矿物标本室、数字地理教室等“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科考、地理研学旅行等活动。2017年,长沙首个研学基地的建设和研学课程的开发经验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研学旅行成果展示与观摩研讨会上亮相。

开发精品研学线路和课程。用好、用活、用足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精品研学线路规划、特色研学课程构建、研学课程灵活实施等方面构建“长沙铜官窑传统文化”“岳麓山—橘子洲革命纪念地”等研学课程,形成开放的地理教育范式。

开展“步见长沙”研学实践活动。“五有四化”地理研学课程与长沙博物馆深度合作开展“馆校合作”,实施“步见长沙”馆校合作项目。2021年暑假双方联合举办“寻访岳麓山研学实践活动”,2022年寒假携手举办“寻访长沙老街巷实践活动”,其成果展在长沙博物馆定期开放,共计近千人次中学生参与其中。

实践证明,“五有四化”主题式地理课堂将学科立德树人功能具体化,将学科核心素养实施可操作化,将课堂教学主体发展生命化,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地理教学观念陈旧、探究性教学行为缺失、农村教研供给侧矛盾突出、德智异化、学段分离等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段玉山指出:“‘五有四化’主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优质课程资源与智慧课堂有机融合,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大创新之一,也是‘五有四化’教学思想在中学地理课堂的有效落地。”

(作者单位分别系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教育科研中心、长沙市雨花区雅境中学、长沙市湘一芙蓉中学和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育报》2022年08月26日第3版

作者:刘昌荣 侯毅玲 李屏 彭杨旸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