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辞职报告织布厂’辞职报告 辞职申请…

时间:2023-04-17 07:53:2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贵州村BA现场 张荣斌 摄(贵州图片库发)


新闻提示

现如今村里生活兴许比城里好,这是我一路走访村BA背后的故事最大的感受。就外来者眼光来看,大家在村里过得悠闲自在,只要有手艺坐在家门口也可以赚钱。由于交通与互联网,大山里的生活不再被地形所阻隔,曾经偏远孤寂的村落,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山地公园省”里一个个神秘的“世外桃源”,让人千里迢迢地寻访。才发现,原来这里有青山,有绿水,有村BA,有欢歌,有美酒,有斗牛……有你想也想不到的生活,它神秘而充满野味,生态自然又适宜人居,不得不说,当下贵州文化的特殊价值正在被外界慢慢发现。


这其中,榕江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跃然纸上。“三江汇流,百年木商”,这里曾因便利的都柳江航运而兴,商旅发达繁荣;温润的自然气候与万亩车江大坝,奠定了农业生产基础,使得区域内物产丰富。就连随意生长在路边阴湿地带的板蓝根,也在漫长的时空中彰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不但是一剂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中药材,在合成染料发明以前,板蓝根叶子中的蓝靛还赋予这片土地深深浅浅的蓝。对此,我在榕江展开了一场寻“蓝”之旅。

初见大利侗寨是在2020年秋,行车于蜿蜒盘旋的山道上,高大的杉木从两边迅速飞过,只留下一片绿色的影子。

“你看,路边有人在画画”,车上有人这样喊道,再抬眼,大利侗寨便忽然出现在公路下面的山谷里。薄雾下升起袅袅炊烟,在青山的环抱下,古朴的侗寨神秘而恬静,很难不让人产生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感慨。事实上,作为中国的第一批传统村落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利侗寨就是这样的存在。


大利侗寨 


在“90后”小伙张十八心里,大利侗寨是“贵州最美的寨子”。这位扎着小辫的文艺青年从6年前意外找到这片桃花源后,便没有再离开。开民宿是张十八融入当地生活的方法,10月25日,当我再次造访大利侗寨时,张十八正站在民宿的建筑工地上,只是6年间,张十八的民宿从一家变成了三家。最新的一家正在建设中,最初的那家变成了好吃好喝的地方,中间的那家曾入围全球最大专业建筑设计网站“建日筑闻”提名项目——又名“井上见·大利侗寨”。

两年不见,大利侗寨确实有了些变化。村子里不少地方都在改建房屋,但依旧遵循传统建筑工艺,不会砌水泥房子。中午时分,村民们聚在河边“吃酒”,记得上一次来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和同事还一起大胆品尝了宴席间的“腌肉”。

但此次造访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寻找“蓝”的一部分。“井上见·大利侗寨”作为榕江蓝产业的文旅载体,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井上见·大利侗寨”民宿


位于村口的古井之上,因地势较高,站在房间里可以俯瞰整个村子。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如何在村子里虚度时光,如何探寻“乾隆古道”,如何做个合格的山民,如何聆听侗族大歌等。作为张十八与“80后”建筑设计师周贞徵的合作作品,“井上见·大利侗寨”的透光性与自然感以及内部陈设都独具匠心。从大堂到房间,使用侗寨布艺产品做装饰,使得蓝色成为民宿的中心,而这些据说是周贞徵带领当地妇女开发出来的。

华裔女子周贞徵最初进入大利侗寨的时候,做的并不是建筑,而是与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一起,成立“妇女纺织合作社”。她曾说:“从外面看,好像是我们在帮助当地妇女,但我们在整个村子里学到的,是对生态循环的思考。”

事实上,在周贞徵到来之前,大约已有100多位人类学者来过大利侗寨考察,他们发现这里的食物、衣服、房子,都是自己“种”出来的,几乎没有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张十八和周贞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全球文化遗产基金会项目总监李光涵,在北京大学攻读文化遗产保护博士时,就曾把大利侗寨作为一个典型案例研究和推广。“现在,哥伦比亚的一些部落村寨已经开始研究和学习大利’。”李光涵认为,自给自足和开放间的尺度,在大利侗寨恰好停留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2017年,周贞徵带着大利侗寨的妇女们前往北京参加设计周活动。同年11月12日,大利侗寨的妇女们和她们的手艺,登上《纽约时报》。

“侗族人以蓝为美,最高级的侗布会呈现出一种亮黑色,在阳光下,又泛着神秘的蓝紫色光泽。”周贞徵表示,与人们传统印象中色彩浓郁的少数民族布料相反,侗布呈现出一种意外的克制,自带神秘高级感,很受高端市场欢迎。


杨成兰家正在“大兴土木”


与大利侗寨由外来者主导乡建不同,杨成兰作为隔壁丰登侗寨的第一个大学生,以及首个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她所制作的侗布印证了周贞徵的话。2016年,杨成兰在丰登侗寨创立了以侗布织染技艺保护与传承为使命的“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2021年,她被评为省级脱贫攻坚优秀先进个人。

今年10月26日,站在丰登侗寨的村口,杨成兰家正在“大兴土木”。在现有“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的基础上,她还要扩建民宿和一个活态微型博物馆。“最初只是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渐渐地就成了致富带头人”,杨成兰直言没有想到,却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3月种棉,8月摘花。摘下棉花后,经选棉、轧花、搓棉,绞纱、排纱、捡纱,染布、捶布、蒸布……这是侗族人传承千年的古法织布步骤,也是深埋在杨成兰心中的声音。重拾手上记忆,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看到了乡村的寂寥。“那些年,年轻人都出去务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与孩子。”但杨成兰每次回家,侗布穿在身上,那特有的植物香味与温度,都让她流连忘返。


杨成兰接受记者采访 


2016年,杨成兰辞职回乡,开始了织布、染布、销售土布的创业历程。没有地方当生产作坊,就用废弃的猪圈搭个棚子;没有足够量的织布机,就翻山越岭这村、那村地找;会手艺的妇女们半信半疑,杨成兰就自己上……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各个环节和技巧,琢磨其中烦琐的工艺。比如,除了传统的蓝靛染色,加入柿子皮、密蒙花、枫叶、杨梅树叶、朱砂根块等原料,会使得植物染的触感柔软光滑,色彩层次感更加丰富,并带有独特清香。

杨成兰的努力和坚持为事业换来转机,因为独具匠心地研发,“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出品的侗布逐渐打开了国内外市场,每米价格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村子里的妇女看见杨成兰真的把生意做成了,也纷纷开始接下订单。“平时都在家带小孩,小孩去读书了,我就来这里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元到4000元。”村民吴福香说。


在杨成兰工作室里织布的妇女 


在杨成兰看来,走到这一步真不容易——从过去侗族妇女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不能给家庭带来收入;到现在发现有个手艺真不错,不出家门就能创业就业,“大家对自己有了信心”。“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自创立以来,带动当地300多名妇女一起从事织布染布,平均每人每月实现增收1500余元,生产基地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

随着侗布的市场认知越来越高,纷至沓来的渠道商涌向了僻静山村。幽林水井、木楼人家、古法技艺、歌声绕梁……这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每一位造访者。杨正兰发现,来访的渠道商们带着家人儿女宁愿在家里打地铺,都不愿意去县城住旅店,“因为难得,来了就想要彻底体验”。于是,她将家里的房子改建成民宿、餐厅,为有需求的客户定制“非遗+生活美学”的研学产品,尽可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杨成兰表示,通过这样的在地体验,可以使更多人认识传统侗布织染技艺,了解传统侗布织染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越来越多游客来此体验侗布织染


今年5月,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点赞“倚山人家手造生活工作室”吸引游客体验侗布织染,10月,央视新闻频道《身边的变化 我生长的地方》再次播出了杨成兰返乡创业故事。如今的杨成兰,庆幸回到家乡,在植物的香味与温度中穿行,成为一个造梦者。

如果说张十八、周贞徵和杨成兰的故事,只是“蓝”的故事的一种延伸,顺藤摸瓜后你会发现榕江蓝产业庞大的支系与无数种可能。

10月27日,来自淘宝首饰品牌METOO的两位设计师抵达贵州榕江,在之后的两天,她们仔细考察了当地的板蓝根种植基地、古法制靛基地、蓝染帮扶车间、非遗文创中心等。“产业链完整、手工艺精湛。”榕江蓝产业给两位设计师留下深刻印象。接下来,她们将与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产品对接,根据这里的蓝染、手织布与各种绣法做一些产品打样。


淘宝设计师参观古法制靛基地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近年来,贵州榕江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中国蓝染之乡”,发展种植板蓝根1.87万亩,实现年产量3.74万吨。在种好“一片叶”的基础上,积极分析市场需求,迈出蓝染加工和中药材加工的产业步伐。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正是榕江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鲜牛记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龙头企业。通过建成22000平方米古法制靛基地,向全球输出蓝靛膏,实现年总产值7020万元。同时,建成两个蓝染帮扶车间。

于是,在榕江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数百名当地妇女在家门口有了文创订单,将指尖技艺化作致富产业。在榕江两湖会馆,作为黔东南“蓝靛染”非遗文创中心,这里所有的家具与软装都以蓝染为主题,形成“蓝+多种风格”的主题样板间。据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青曼介绍,与METOO合作蓝染饰品只是板蓝根在文创领域一条路径。此外,还有与国内精酿啤酒领军品牌之一牛啤堂合作的板蓝根啤酒,全蓝系列的家具软装、酒店用品等。


全蓝系列软装 


但榕江蓝产业的脚步还不止于此,为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从种植阶段就开始相关产品的设计和创意。

“日本有‘阿波蓝’,中国台湾有‘台湾蓝’,贵州是否可以建立自己的蓝染色彩谱系。”杨小平是返乡创业的榕江人,于2020年加入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在他眼里,贵州是中国仅有的蓝染活态全产业链保存地,也是最大的蓝靛膏交易市场。然而丰富的资源禀赋,并未创造出对应的价值。杨小平认为,碎片化是贵州民族手工艺在产业化道路上存在的最大问题,亟待解决商业模式和手工艺产业模式的创新瓶颈。

8月18日至11月18日,一场名为“大地之书”的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在榕江展开,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贵州省妇女联合会以及榕江县政府主办。对于一个西南县城来说,这场公共艺术行动的高端影响力让人始料未及。


专家学者走进榕江 


不同于一般的短期性活动,“大地之书”中的多个作品都会在村寨中长期保留,成为当地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于是去年8月至今,20余位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文化机构,12个支系蜡染传承人,8位国家级蜡染专家,以及200位国内学术、艺术、设计、文旅、产业专家,在榕江县内3个传统村落的10余处场地,以艺术赋能乡村建设。

8月20日,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顶级院校的专家学者,汇聚榕江县两湖会馆,以“大地之书,不止于蓝: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为案例,围绕“艺术赋能乡村文旅”话题进行深入研讨。活动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首席教授方李莉结合榕江的现实提出“后农业文明”的概念。她认为乡村是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后农业文明”可以为中国乡村振兴展开新探索,走出一条中国式的、自主创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田间学堂”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便不断有社会各界人士到访贵州黔东南,进行不同方向的考察、游学、挖掘故事脉络。2018年,北京艺文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黔东南成立“田间学堂”,建成小丹江·自然艺术教育研学基地,为公共艺术展演、艺术家驻留和游学项目提供场地和资源支持。今年暑假,带着对未知乡村的好奇,来自五湖四海的11组家庭在榕江度过了难忘时光。

“在百年会馆前,一起推开那扇平行世界的大门;驶过蜿蜒的山路,参访深山里的侗寨,听研学导师细细讲解这片水土中孕育的色彩图景与建筑文化;穿戴上侗族的衣裳,在鼓楼里听侗族大歌,与当地的孩子们唱起喜欢的歌谣……”在共同探索、共同学习、共同创造经历的旅程里,每一组家庭都用心书写了家庭日志。榕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琼表示,近年来,榕江县围绕非遗研学旅游,利用东西部协作资金建设了特和母亲回家手工坊,集合研发生产、体验销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蓝染文创生产车间,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构建了以蓝染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大地之书”的黔东南公共艺术行动

“在国内蓝染的圈子里,榕江已经极具号召力。”在杨小平看来,这是贵州文化被发现后所产生的市场引力,也就不难理解“井上见·大利侗寨”动辄上千元的消费需求。此次寻“蓝”之旅快要结束的时候,有游客推着行李离去,临行前与张十八亲切告别,感谢他帮忙在村里预定了车辆。而对于未来,杨成兰很有想法。“侗族有领客回家的习惯,我希望村子里的人家都能够改建出一间房来做民宿,把前来体验侗布织染的游客们领回家。”


当道路与桥梁、汽车与高铁,将贵州大山与世界联通,对于人们而言,寻找今天的“桃花源”并非需要跋山涉水。


栏目策划/李缨

文、视频剪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视频素材/榕江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图/受访者提供

海报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视觉/胡家林

编辑/向秋樾 胡锐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