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微信名字叫冰墩墩的人是谁】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屯”诞生期

时间:2023-01-31 08:36:2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新京报(记者吴勇)2019年9月17日在首钢冰球馆,北京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屯屯”和冬奥会吉祥物“雪龙龙”揭开了面纱。两个吉祥物连接了未来和传统,融合了体育和文化,体现了继承和创新。这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又一次完美结合

此次吉祥物征集活动借鉴了2008年奥运会和最近冬奥会和冬奥会的经验,经过专家审查、深化修订、社会评论、法律调查、批准等程序。每个角落都凝聚着业界专家、规划师、创作团队等相关人士的智慧和心血。

公开募股84天来,最低投稿人只有3岁

2018年8月8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之际,北京冬奥会和冬奥会吉祥物全球征集启动仪式隆重举行。

吉祥物全球征集时间为2018年8月8日至10月31日。北京东奥组委为了充分展示共享奥运会、开放奥运会的理念,开展了多维度、多方面的征集宣传活动。

更多的孩子热爱冬奥会、冬奥会,北京冬奥会组委会联合教育部从2018年9月开始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我心中的冬奥会吉祥物”主题活动,利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吉祥物征集专栏、美术课、主题班等方式,动员中学生参与吉祥物创作。

据统计,全国4.5万多所中小学学生近150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活动,显示了很多青少年对北京冬奥会的高度关注和热情。

同时,北京东奥组委会充分动员专业设计机构,广泛参与北京、石家庄、上海、沈阳、长春、杭州、西安、广州等多所美术大学,向各省市的设计专业教师和设计机构进行专题宣讲。与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举办冬奥会吉祥物设计论坛,国内10家著名美术学院共同发起“2022冬奥会设计”。2018年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和北京国际设计周也举行了吉祥物征集推荐活动。

从2018年10月20日开始,吉祥物全球征集设计方案进入为期10天的稿件提交阶段,中外申请者接连不断。吉祥物征集活动进行了84天,共收到5816个设计方案。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均提交了征集作品。海外作品来自五大洲35个国家。征集活动投稿者中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3岁。

5816件应征作品将进行“盲选”

对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的形象景观、品牌管理、传播战略进行深入研究,了解青少年群体的特点,丰富的审查经验原则,北京冬季组委会邀请了18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组成吉祥物专家评审委员会。

经过评委们的选拔,北京奥运会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张晓宇担任评委长。评委涵盖造型艺术、艺术论、体育奥运会、动画电影、儿童文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专业性。

2019年1月7日至8日,北京东奥组委会召开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吉祥物有效征集作品进行了初评和重新审查。能容纳400人会议的首钢文官,5816件应征作品整齐地放在数百张白底书桌上,每件作品都隐藏了应征者的名字和部门,呈现给评委的只有作品本身。

这些作品中有以动物为原型的麋鹿、熊猫、老虎等,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长颈鹿、灯笼、龙舞狮子、长城、画牌等,还有突出冰雪元素的冰人、雪人、时尚、漫画类的多种造型。

初评是整个考核工作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造性的方向。通过无记名方式,评委从有效方案中选出了100件,进入了复评。在初评过程中,评委拥有5票复审的提名权,将自己喜欢但未涉及的作品介绍给其他评委,最大限度地确保优秀作品不被遗漏。福平的主要任务是从100件中挑选10件,提交北京冬奥会组委会审议。

经过初评和复评,专家评审委员会通过评分顺序选定了10组候选人设计方案。选定的吉祥物设计涵盖了中国特有的稀有动物、汉字、动画造型、生肖序数、冰雪运动要素、网络表情包、春节连续图形等。其中9个设计方案向专业设计机构和专业设计师投稿,1个设计方案向小学生投稿。冰屯部分修改的设计也是从这个小学生的作品中得到灵感的。

张晓宇表示,与2008年奥运会相比,此次吉祥物应征作品的数量大幅增加,2008年奥运会洗礼后,设计界对体育和奥运会的理解和参与度有了很大提高,孩子们的作品也增加了很多。在让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大背景下,吉祥物的招募也是宣传冬奥会普及的过程。

7个月冰葫芦变成了“冰屯”

吉祥物评审过程中,冰糖葫芦的创意作品进入前十名,这是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屯的第一个创作园。这部作品出自广州美术学院设计组。

2018年10月10日,东奥组委会深圳团来到广州美院进行宣传。那时候,征集截止日期已经接近,但广州美院党委书记谢昌正表示,要加大全校的力度,做好设计征集工作。他们第一次组建了吉祥物设计团队,同时以集体创作的形式明确了作品的创作和签名。

楚平和福平之后,2019年1月20日北京东奥组委会主席事务会议指出,吉祥物设计方案的深化修改应突出冬奥会要素、中国要素。造型生动、可爱、有创意,需要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会议在吉祥物10组中被选为设计方案类别,确认了深化修改类别。其中冰糖葫芦方案就是其中之一。

1月25日,东奥组委会选出了10名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正式组成吉祥物设计方案修改专家组,为各设计团队提供指导建议。同一天,东奥组委会正式向广州美院设计组发出邀请,要求修改决赛作品。

经过短暂的幸福,设计团队迎来了长达7个月的漫长高压

的修改过程。从最初的冰糖葫芦,到最终的冰墩墩,他们进行的大大小小修改不计其数,草图上万张。

按照冬奥组委要求,广州美院设计团队需要在年初九递交围绕这件作品的第一轮修改方案。正月初三早上八点半,全体成员准时出现在广美昌岗校区综合设计楼705工作室。这个工作室也成为接下来7个月,设计团队的主阵地。

冰糖葫芦的创意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他说冰糖葫芦是他儿时对北京的记忆,而且糖葫芦外表的“冰壳”也与冰雪运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

设计团队在元宵节前一天交出了第二份修改方案。经过短暂但又漫长的10天等待,新的修改意见是保留冰壳的创意,尝试围绕其他珍稀或特色动物展开设计。广美设计团队在冰壳里做了许多尝试,有鹿、虎、兔子,考虑到冬奥会正值春节,他们还设计了元宵、饺子等等。

出于保密需要,每次递交修改方案,都需要团队成员从广州“人肉快递”到北京冬奥组委,有的成员往返北京近20次,有时为了提升效率,还要当天往返。广美设计团队负责人、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笑言,这7个月来京的次数已经超过他整个上半生来京的次数,“我原本最讨厌坐飞机,但现在已经习惯了,反倒是(冬奥组委)林老师几天不叫我来,我就难受。”

寻找一个“独一无二”的冰壳熊猫

曹雪说的林老师就是林存真,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的设计者,如今她已经从中央美院调到冬奥组委,担任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

3月,修改专家组建议更加突出动物特征,进一步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并且提出了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的建议,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立体化的深化修改方向。

整个3月和4月,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形象的概念表达、角色造型、动作比例、装饰纹样、五官细节、说明文案和设计元素进行反复修改。经过无数次的探索,他们的修改重点终于逐渐明朗——被冰壳包裹的熊猫。

评委会主席蒋效愚解释说,选择动物作为吉祥物是冬奥会一个通行的做法,但选择在各种大型活动都担当过吉祥物的熊猫,相当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选择熊猫确实有出人意料的感觉,但细想又在情理当中。”

“你设计的熊猫要与以往不同,而且还要与冬奥会相匹配。”蒋效愚说,“虽然是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创新,就会有独特魅力。因为熊猫是我们的国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本土的珍稀动物。国际上看到熊猫,就知道它代表中国,不用任何语言解释都会被认同。”

从设计内行角度来讲,做熊猫则是把双刃剑,因为用熊猫的太多了,如何做出一个易于传播、可爱的、非传统的熊猫?为此,广美设计团队专门成立一个资料组,把能收集到的熊猫全部收集,每天都去比对分析,无论是在冬奥组委办公室,还是广美工作间,都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熊猫。

由于冰壳的创意一直被保留下来,设计团队发现这种带透明冰壳的熊猫,之前没人做过。但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

“那是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老觉得这吉祥物少点什么东西,虽然有冰晶外壳,跟冰有直接关系,但怎么就和冬奥会密切联系在一起,怎么就说它是冬奥会吉祥物,不是别的活动的吉祥物呢?”林存真指出了当时遭遇的困境。

灵感就在这种等待和期盼中悄然而至。4月30日,广美设计团队又一次进驻冬奥组委。“那天大家一起探讨,突然有个想法说能不能把‘冰丝带’融进去?”林存真说,这一下“点醒”了大家,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一下有了未来感、科技感,又是“冰丝带”,又有冰晶外壳,而且是中国国宝,全球都爱的动物,这样定位就很清晰了。

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设计团队又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让“宇航熊猫”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

“加入‘冰丝带’之后,效果特别炫,跟之前完全不同,所以那是一个大突破,‘宇航熊猫’抛开了之前所有(熊猫)的内容和特色。那个时候,我们感觉要天亮了!”刘平云激动地说。

从几百个名字中挑出不重样的

突破瓶颈之后,团队朝着比较精确的方向进行小细节修改。在熊猫的掌心,为了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他们画了一个心形图案。此外,还借鉴了入围10强的中小学生作品中关于雪板图形的灵感,在熊猫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5月,北京冬奥组委召开主席办公会议,听取吉祥物修改方案、社会评议情况以及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情况汇报。会议研究确定了4组候选方案。

2019年7月初,广美团队得到进一步的指示,对之前并行的三个吉祥物造型设计做出取舍和侧重,专注冰壳熊猫的修改完善。

广美团队与冬奥组委沟通,除了进京开会,更多是在电话或者网上,但因为保密,双方在非面对面沟通时只能用“暗号”交流,比如不能提“熊猫”二字,甚至连“黑眼圈”都不能说。

随着冰壳熊猫的方案逐渐完善,起名字也被提上议事日程。冬奥组委广泛动员,借助许多“外脑”。有人可能没有看到吉祥物的样子,就告诉他们几个定位点。

“当时外国人、小孩子都帮我们起名字,还有文学作者、艺术家等等,我们收到了几百个名字,在这几百个名字中来挑选适合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的名字,其实是很难的工作。”林存真说,要让中国人和外国人读起来都顺口、能理解,理念还要好,更重要的是过得了商标查重。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当时吉祥物的名字并没有被要求注册。但如今国际奥委会专门提出名字也需要注册。在起名的时候,两个字的名字就放弃了,因为很难过查重关。当时就说起三个或四个字的名字。

冰壳熊猫的最初创意来自冰糖葫芦,“其实冰糖葫芦原来也叫糖墩儿,‘墩儿’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有一种北方冬天的特点,也特别亲切,像邻家小孩一样特别健康、活泼、可爱。”林存真说,“一有这想法以后,马上去网上查,结果没有重复的。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后来我们就改成了冰墩墩,也过了查重。”

小学生作品入围最后10件作品

在紧张修改的同时,2019年4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全国及北京市、河北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的代表,以及运动员、大中小学生和相关企业等社会各界代表,对设计方案进行评议。各界代表对设计方案给予了积极评价,并提出了修改建议。修改专家组认真整理研究这些建议,对吉祥物设计方案多次组织集中研讨、集中修改,并分别征求了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意见。

在吉祥物深化设计和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多次征求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意见。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从媒体传播、市场开发和形象景观等角度对设计方案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体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平。

7月10日,北京冬奥组委到北京崇文小学开展小学生“我心中的冬奥吉祥物”喜爱度调查。在严格遵守保密纪律条件下,北京崇文小学组织了1至5年级,约300名学生参加了投票活动。当时给孩子们提了三点要求:一定是你喜欢的、能代表中国的、喜庆的。

最终确定的吉祥物,获得票数最高。其实,早在开展评审工作前,北京冬奥组委还就吉祥物的形象、数量、象征、性格、颜色等要素进行了网上民意调查。

当时的调查中,近万份有效回收的样本选择动物形象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4.6%。在吉祥物数量的调查中,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分别选择1个的数据比例最高,占47%。在吉祥物颜色的调查中,选择中国传统色彩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3.3%。在吉祥物性格的调查中,选择活泼开朗性格的数据比例最高,占54.3%。在吉祥物象征性的调查中,选择团队协作、力量、灵敏、敏捷象征的数据比例都比较高。这些在最终的吉祥物中都有所体现。

韩子荣表示,吉祥物的集体呈现,既吸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也吸取了网络、网民的倾向性意见。她特别感谢了孩子们对于吉祥物征集的积极参与。“最后入选的10件作品中,有小学生的作品,特别体现出小学生新颖的创意。最后呈现的这两个吉祥物,体现出的一些元素,也是借鉴了孩子们好的意见和建议。孩子们通过画吉祥物,来了解冬奥会的知识,了解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相关知识,了解奥运精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为了‘中国梦’奋斗的精神,意义非凡。”

吉祥物特许商品将让人“眼前一亮”

在吉祥物商标查重方面,2019年6月初和7月初,北京冬奥组委委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分别对候选方案和吉祥物名字进行了查重。商标局反馈,从境内查重结果来看,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冬奥会吉祥物在商标注册的全部45个类别上未发现高度近似的商标;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冬残奥会吉祥物均未在查重样本中检索到近似商标。截至目前,主选方案和备选方案的中英文名字均未发现相同或高度近似商标。

6月下旬起,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对2组吉祥物候选方案启动国际查重工作。根据国际奥委会国际查重结果,未发现高度近似的商标,也未反映出重大法律和商业风险。

8月,北京冬奥组委上报北京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吉祥物候选方案,确定了最终方案。与此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赴瑞士洛桑和德国波恩,向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正式提交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方案。

在评委会主席蒋效愚看来,冰墩墩用大家很熟悉但又有创新的熊猫形象,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敦厚、勤劳、和善的形象;同时,它又是面向未来、充满科技感的熊猫,展现中国面向未来的充分自信。而雪容融是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拟人化艺术处理、加以冰雪点缀设计而来,2022年冬奥会正值春节,它代表着中国的喜庆、春节的文化特色;同时它本身能发光,寓意点亮心中希望之火,照亮梦想之途。

蒋效愚表示:“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雪容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搭配和组合,是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又一次完美的结合,也是冬奥组委和中国人民给奥林匹克运动和世界赠送的一个珍贵的礼物,凝聚着集体智慧的结晶。”

随着吉祥物正式亮相,人们最关心何时可以买到吉祥物。据悉,出于保密原因,在9月17日发布当天,吉祥物特许商品还无法上市。而在10月和11月的两个特许上新日(每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即10月5日和11月2日),若干含有新创意、使用新材料、形象特别有趣的吉祥物特许商品将陆续推出。

据北京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介绍,作为本次吉祥物征集的评委,他一直非常关注如何把精致的设计图稿转化成精致的吉祥物特许商品。冰墩墩的冰壳、雪容融的发光,都给特许商品提供了无限可能,相关特许商品将“有创新、有温度”,“等到看到我们的吉祥物特许商品,相信您会眼前一亮!”

【链接】

100平方米公寓中诞生了“雪容融”

与冰墩墩不同的是,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的灯笼造型,一开始就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创意。这源于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本科生姜宇帆对家乡年味儿的印象。

姜宇帆的家在位于小兴安岭深处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每逢过年,这座小县城都会被浓浓的节日氛围包裹,街巷楼宇间,红红的灯笼高高挂起,是最常见的景象。“我最开始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设计了麋鹿形象,但截稿前三天,(产品设计专业)冯犇湲老师发现同学提交的作品多是以麋鹿为主,于是让我临时更换方案、重新设计,最后想出了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姜宇帆说,“这两个形象特别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也传递出喜庆的寓意。”

评审时,中国结和红灯笼的创意入围前十,被确定继续深化修改。当知道学校有作品进入前十之后,吉林艺术学院校长郭春方十分感慨。2018年9月21日冬奥组委来校宣讲之后,他迅速组织开展设计工作,如今,努力得到了回报,很欣慰。

但专家们给的意见是“仅保留原创属性,重新设计形象”。这也意味着,除了保留“灯笼”这一角色属性外,整体形象设计都要从零开始。

同样出于保密需要,设计团队将位于学校校园后侧居民区中的一间吉艺专家公寓作为工作室,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公寓,见证了冬残奥会吉祥物诞生的全过程。

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吴轶博说,在前期修改阶段,她每周都要来冬奥组委提交修改方案,在方案“深加工”的7个多月里,她从长春往返北京的次数多达30多次,从首都机场到首钢的“两点一线”成了她对北京的最深印象。

吉艺设计团队面临的任务除了为灯笼形象加入多样化属性,将其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还要将其与奥运结合,这需要多方面的学习。于是,吉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金巍特意买了个灯笼挂在工作室,让团队成员每天观察,每天琢磨。与此同时,所有团队成员把冬奥组委的宣讲录像看了一遍又一遍,还上网查询,“恶补”奥运及相关知识,感悟和寻找奥运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点。“这对我们是一个宝贵经验。”金巍说。

2月下旬,北京冬奥组委专家组经讨论研究决定,取消中国结的进一步修改,让团队主攻灯笼形象的完善设计。到4月初,灯笼形象已基本确定,吉艺设计团队需要递交完整的文化阐释方案。

“这个阶段也是团队最迷茫和煎熬的阶段。”郭春方说,“一开始是将吉祥物的属性与鹿结合,我们尝试过加鹿角、红鼻头,但是一方面形象要做得漂亮,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文化阐释,大概有近1个月的时间,我们做了各种尝试,感觉路走不通了。”

设计团队每天都在不断尝试和自我否定之间徘徊,就在这一胶着阶段,修改专家组感受到了团队的迷茫,并及时地给予了指导和帮助。在双方多次沟通和尝试之下,鹿的属性被放弃,体现“双奥之城”的天坛、鸽子、长城,以及与冬奥相连的如意(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又名“雪如意”)等元素出现在了吉祥物的形象中。

设计会有灵感闪现的刹那,但更多的是反复修改完善。雪容融面部的雪块勾勒出它的脸庞,为了最真实的效果,设计团队在冬天专门往墙上随意扔了许多雪堆,之后再把墙上的形态具象化;而为了展现雪容融红红的脸庞、弯弯的嘴角,团队也做了许多微调。

6月15日,吉艺设计团队收到了冬奥组委制作模型的新任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团队决定自行完成模型制作。于是,100多平米的工作室又变成了临时模型加工厂,3平米的阳台被改装成喷漆房,团队成员开始学习新本领,分别进行建模、抽壳、3D打印、打磨、喷漆等工作,每个人都身兼多职。

接下来的7、8月,团队在冬奥组委专家组的指导下,又完成了表情包、运动形态、冬奥景观应用设计等诸多工作。“团队在修改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后期应用,尽可能多的增加应用的延展性,比如道路两旁和广告牌的展示效果,还有衍生品的效果,像台灯、手表等等,都在我们考虑范畴。”吴轶博说,“灯笼本身是可以发光的,可以带来温暖、传递力量,这和冬残奥会的理念非常契合。”

在给这件作品起名时,考虑到与冰墩墩对仗,采用了“雪”字对“冰”字,有“瑞雪兆丰年”之意,而灯笼给人以暖融融的感觉,为了体现包容和交流,采用了“容”和“融”字。

【声音】

与设计冬奥会徽对比,吉祥物需要比会徽更强调设计、定位、延展和创新等各方面。如今吉祥物面对的孩子是“00后”甚至“10后”,他们成长在互联网时代,对吉祥物的创新和表达有着更高要求。

——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高级专家、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林存真

吉祥物要有中国元素,也要让孩子喜欢。

——现代著名儿童作家郑渊洁

这是5000多个对于我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高度认同感。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设计作品既有来自小孩的,也有来自专业机构的,这种多样性让人印象深刻。

——瑞士洛桑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埃里克斯·乔治亚科普洛斯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陈思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