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字大全 > 微信名字 正文
【有关卢谐音的微信名字】微信(Wechat)在美国流行,影响了其参与华裔政治的态度。

时间:2023-02-13 15:49:1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微信真像洪水猛兽”。生活在美国卡罗那多的范铁哲偶然发现了像微信一样神奇的应用程序。

范铁恩是卡罗纳多州立大学的教授,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的种族政治。据她多年的观察,大多数亚裔美国人都是平权法的积极支持者,但自2014年以来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有政治知识的亚裔美国人开始阻挠加州一个民主党支持的投票计划,后者有可能废除美国长期建立的“考虑将种族纳入大学的因素”制度。

亚裔活动人士对不断大声示威、反对专栏文章、支持共和党投票、与中文脱口秀相关的圆桌讨论——的变化感到惊讶,至少对范铁哲这样的教授来说,这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范铁哲想进一步了解这种情况,从2016年开始召集一群学生和校内同事进行研究。他们分析了法庭上诉文件、新闻故事、社交媒体帖子和赞词情况,找到了不满的亚裔。但是在网络上留下脚印的一些活动人士没有回应她的访问请求。

接下来,潘教授继续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在中国著名的即时通讯微信(wechat)注册账号为止。

她现在才知道,微信才是这些活动人士真正聚集的交流平台。

起初,只有受过良好教育、生活在加州的中国移民聚集在微信。此后,这些活动人士在美国各地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其中许多人是反对平权行动的独立团体的成员,包括哈佛大学涉嫌反亚洲歧视的联邦诉讼幕后组织,以及要求调查学校入学和注册数据的组织。

但是,这些活动人士越来越专业、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公众意见资料中的“亚裔大多数支持平等权利法案”的描述不符。

那么,为什么这些活动人士能占领报纸的头条,改变对亚裔美国人的印象,改变亚裔和大学入学时考虑种族因素的关系呢?范铁哲无意中发现问题的答案在微信中。

斯蒂芬陈于20世纪80年代末从中国大陆移民到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目前在洛杉矶地区担任计算机工程师。他说:“在微信诞生之前,美国的华人社区没有连接所有人的软件。”" "

微信的主要功能是短信信息和语音通话,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用途:人们用微信喝茶、拼车、转账、送货、购物等。智能手机的微信,像是通往应用程序海洋的港口。全套应用程序功能,包括IMessage、Skype、Uber、Venmo等。

微信表示,微信每天拥有9亿活跃用户,微信使用多种社交媒体功能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我和美国的华裔移民刘静谈过话,她说微信上有很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见过面的朋友。

马里兰大学的政治科学家、亚裔美国人研究教授Jenny Wang说:“微信像洪水猛兽一样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

2011年诞生的微信,在美籍华裔中逐渐扩散,他说:“华裔人士主要利用它与国内亲戚保持联系,了解中国大陆的时事。”在随后的几年里,微信进入美国,成为斯蒂芬陈区的“虚拟中国城”。

回顾美国的微信发展史,南加州大学研究微信博士生张怡万指出,微信功能像“种族”媒体一样,将美国华人与家乡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主流媒体很少涉及的大中华区轶事。张怡万还说:“微信进一步凝聚了他们参与政治事务的共识。”

然而,她还说,微信也帮助建设了美国华人社区和美国社会之间的桥梁。从最高法院的进行到当地市政府的动态,美国的中国人都可以通过微信知道最前沿的消息。

因此,美国的存在使美国的中国人感到自己既是中国人又是美国人。也许这种双向文化认同能让美籍华人更加果断地团结起来反对平权法。

研究数据显示,美籍华人支持平权法案的情况越来越少,这使得平权法案在美国亚裔群体中不太受欢迎。在2012年AAPI数据调查中,近80%的美籍华裔受访者表示支持让黑人和少数民族更好地获得高等教育资源的政策。但是在2016年,数字下降了近一半。

王教授说,这一有趣的变化是由在海外出生的美籍华人领导的。王教授在另一项调查中表示自己观点的受访者中(而且大多数受访者不持任何观点),中国移民支持率比出生在美国的中国人低20%。

积极参与反对活动的美籍华人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很多是从中国毕业的名校的理工科专业,由于美国的移民招聘政策来到了美国。这种教育和移民趋势反而形成了他们的大学入学情结

策的态度。

这在美国本土被称为典型的“族裔模范”,王教授和其他学者对于这样的华裔人群是保持“谨慎”的,但这这些活动人士经常强调自己的精英品质,借此来说明为什么他们强烈反对平权法案。

1999年移民到美国的华裔克里斯托·卢,就是其中之一。她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要想取得学术或是其他领域的成功是“没有捷径”的,这也成为她反对“将种族纳入大学录取考量因素”这一投票案的原因。

卢女士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担任硅谷中国协会基金会的会长。

她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表示,“我们相信,教育是实现社会流动性的唯一途径。我们中国的孩子会为长远做打算,不会屈服于看电视、打游戏和去参加派对等短暂诱惑。”

许多和卢女士一样的活动人士普遍持有保守的政治观点,支持特朗普政府调查耶鲁大学录取的不公平指控。卢女士说,“如果我们不为自己争取权利,那么我们的文化遗产将会崩塌。亚裔通常不关心政治,保持缄默,但是现在大家开始行动起来,做一些截然不同的事情,真的很振奋人心。”

微信,恰好是华裔聚集的平台。那么,微信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偶然中推动了这项运动?

但几乎所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的人都认同这一点:如果不是有微信的话,这个反对平权法案的运动就不会发生了:在全美各大主要城市有组织良好的活动人士和领袖网络,吸引了媒体的大范围报道,决心要把平权法案送上最高法庭。

为什么?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信息在微信上传播的方式。

用户只需要填好资料即可注册一个“公众号”,成为自媒体,发表原创内容,或者整合其他来源的信息。很多信息都是通过微信群聊传播的,有的微信群有500人,讨论议题涵盖哈佛的控告以及其他大学的录取。

借用一下张弛的话,微信拥有一个“自带新闻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搭建了用户社区,催生了转发党、增加了不实信息的传播。微信是一个私人聚集地,所有的微信群需要有人高效打理——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谈论意识形态,在敏感议题上渲染情绪。

张弛与其他观察者发现,情绪激化、公众号内容监管不足,导致了极端观点散布。我看过许多反对平权法案的群聊记录,很多人会发表歧视黑人的种族主义言论,一旦有人提出反对的声音,便会受到尖刻的攻击。这些评论中通常包含了许多不实信息,比如常春藤联盟院校有限制亚裔学生的人数等毫无根据的指控。

事实上,有关平权法案的辩论非常情绪化,但是这也说明了微信并不完全是美籍华裔参与政治的原因。美国亚裔教育联盟是反对平权法案的重要组织,它2014年在加州推动了相关运动。联盟的副主席欧阳先生认为,微信只不过是个传播反对平权法案运动的“工具”,早在有微信之前,人们就持有这样的政治观点。

在微信研究专家张弛看来,微信是传播政治信息的工具,但是张弛对平权法案的立场并不清晰,也响应了欧阳先生的观点。“特别是在这个时候,美籍华人的确不是小透明,能够左右美国前进的方向,这件事本身就振奋人心。”张弛说,“所以我认为反对平权法案的人会引领新势头。”

简言之,这些活动人士已经活跃在微信上了,微信就是他们利用现有力量和势头的平台工具。如果人们想更多使用脸书组织活动的话,同样的反对平权法案的运动组织也会发生在脸书上。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微信整体是一个信息环境——这有点像是鱼缸,里面有不同的东西;而相比之下,美籍华人长期受到忽视和边缘化。”张弛说道。

张弛尝试理解和体会那些活动人士的想法,比如说那些最近才到美国的移民,他们不熟悉美国种族压迫的历史,她明白为什么这些人会反对平权法案。显而易见的是,当华裔需要通过更高的标准才能上大学或者获得工作时,会激起他们的不满。张弛说,“否则我想不到他们有什么理由会支持平权法案。”(本文原文发布于大西洋月刊,编译/Sophie)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