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个性签名 正文
多少次我告诫自己 多少次告诫自己流泪到一败涂地!

时间:2022-12-21 14:45:2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2022年3月,随着全国疫情的多地爆发,公司周围的餐饮门店像是“约定”好一样,隔三差五就关门。这种“现象”,其实从2020年的疫情开始就有了。那时我和同事们就过上了,每天中午时不时就没地方吃饭的日子。以至于在疫情的第三年,同事们已经养成了带便当的好习惯。

有没有地方吃午饭,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餐饮行业的营业者来说,一旦关门,就意味着停止营业的每一天都是亏损状态。在没有进项的情况下,房租、水电、人员薪水、装修成本等支出,即便亏损也要默默承担。

疫情发生这三年来,周围的餐饮门店就像是被一个遥控器控制住了一样,反复在装修、营业、关门、转让中来回切换。每次路过看到有门店新装修,我都在心里为它祈祷,希望它能撑过去;可往往过不了几个月,那扇新装修不久的玻璃门上,又会被人贴上写有“转让”两个字的A4纸。

有人说,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在疫情期间,干餐饮这样的实体行业。我只能说,漫长的疫情期间,人人都要生存生活,如果可以选择,谁也不愿意冒着会亏损的风险去挣钱。

不过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众生各有各的苦难罢了。

众生相一:应防控要求隔离在家,却没了收入来源

去年我开车去燕郊见客户,刚过东贸不久就被一个摩托车不小心蹭了。我下车看了看,发现不是很严重,再加上那个小伙子的穿戴和摩托车上的保温箱,我猜测他应该是着急送外卖才不小心蹭到了。我就跟他说算了,结果他硬要加我微信,要把修理的费用给我,纠缠半天我拗不过他,只得加了微信再开车走。

后来我自己把剐蹭的地方弄好了,没跟他说多少钱。没想到这叫李强的小伙子特别实在,自己估摸着应该花费多少钱,微信转账给我,还再三叮嘱让我收下。我不愿意再来回推辞,就收下了。

2022年3月,我看他朋友圈说又被居家隔离了,于是跟他聊了聊,没想到听到了一个让我非常感慨的故事。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3月疫情逐渐严重,住在河北燕郊的李强应防控要求居家隔离,但平时靠跑外卖维持生活的他,也断了生计。

几年前李强来到燕郊,觉得这里比老家那个小县城好,便一步步计划着让全家都来这里。李强自己先来燕郊,初中毕业的他想要找到一个薪水高的工作不太容易,看到有老乡跑外卖,于是他买了辆二手摩托车也开始了自己“外卖生涯”。

几年下来,两个孩子也越来越大,李强咬了咬牙把老家的房子一卖,加上这些年攒的钱,硬着头皮在燕郊付了首付买了房。

疫情来之前,他跑外卖,老婆在燕郊找了个流水线的工作,一个初中的儿子一个幼儿园的女儿,由丈母娘帮忙带。日子不算过得多红火,但至少每个月还了房贷还有点剩余能给孩子攒着。

自从2020年疫情开始,日子便过得时好时坏。随着疫情线的拉长,到了第三年,好不容易攒住的几万块积蓄也变得所剩无几。

2022年的春节,燕郊有确诊病例,整个燕郊被封。李强隔离在家没有收入,但是房贷要还、日子要过,可想而知压力之大。无处发泄的他,最后也只是在朋友圈里这么轻描淡写一句:大年初一,别人拜年,我们核酸。

像李强这样的外卖骑手,全国有上千万。是他们为各个行业的人带去食物、药品,每天风里来雨里去,满足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3月20日,李强又发了一个朋友圈,意思是虽然没有解封,但疫情有所缓解,终于可以跑外卖了。家里也有了经济来源,压力稍微小点了。

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我常常告诫自己要多为员工着想。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我只能尽量为公司的员工提供最优的待遇;公司以外的人,我无法为他们做到任何事。

因此,我只得默默在手机的这头,祝李强的生活能够平安顺遂。

自从工作起,生活的重担便压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疫情来时,可以居家办公的人还能有一份收入;疫情稍缓时,和李强相似岗位的人,还可以出来工作;那没有固定工作、不能出来,仍需要居家隔离的“王强”、“张强”们呢?没有收入,车贷、房贷、生活费、日常消费,上有老下有小要怎么养?现在成年人最大的安全感是什么呢?不过是有一隅能安居,有一份工作能养家糊口而已。

无法逃脱,亦逃脱不了的你、我、他,构成了这个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李强。

众生相二:二十多岁时,是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在村里;五十岁以后,却颠倒了过来

之前因为项目的原因,我频繁要去杭州出差,每次客户定的酒店都是同一家,去的次数多了,大堂经理都认识我了。

有一次从房间下来,刚好看见一个清洁阿姨不小心打碎了大堂的一个花瓶,大堂经理见了赶紧跑过去处理。晚上我开完会回酒店,又碰到大堂经理,互相打招呼的时候我看到他手上贴了个创可贴,就随口问道:“是中午的花瓶碎片弄的吗?”大堂经理点了点头。

因为一个花瓶我们聊了起来。

聊了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打碎花瓶的阿姨是大堂经理老家的亲戚,今年五十四岁。前些年阿姨还在老家,因为阿姨的儿子没有本钱也想要创业。跟同学借、跟平台贷了几十万之后,谁曾想不到半年就全赔进去了。

怎么办,土生土长的庄稼人,能有什么积蓄?虽然这些年,孩子和老伴一直在外面打工还债,但这么一大笔钱压下来,阿姨在家吃不好也睡不好,刚好大堂经理所在的酒店招保洁,阿姨就这么从村里出来了。

没有疫情的时候,阿姨一天做好几份工作。白天就在酒店做清洁,下了班去捡垃圾,这份“副业”每个月能给她多带来800元左右的收入;周末的时候,去小吃店或饭馆后厨当小时工。一个月这么下来当然累,但阿姨非常开心,因为省吃俭用下来一个月她能挣六、七千块钱。

后来岁数越来越大,她老伴开始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阿姨就让老伴回了老家,在家做点零工,伺候庄稼地;然后一个人留在了这座城市,现在老两口一个月大约能挣八、九千左右。

不过疫情来了之后,再翻垃圾桶就不安全了。在大堂经理的再三叮嘱下,阿姨保证不去捡垃圾了。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阿姨一个月便少了800块钱的收入;疫情期间挣钱难,少了这八百块阿姨非常心疼。现在阿姨每天都有些心不在焉,不小心打破花瓶的原因,也是因为存不上钱、帮不上孩子忙、老了没有积蓄的愁苦又涌上了心头。

关于这个阿姨,大堂经理说了很多,只是我没想到他会用这么一句话来结束聊天。他说:“要让一个人哭,非常容易;要让一个人苦,也非常容易,只要让他/她当父母就好了。为人父母,为了孩子做什么都是愿意的。”

我明白,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可无数个小事压在身上,也会成为压死我们的一件大事。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众生相只有这两种吗?

当然不是,世间人的相貌虽多样,但苦绝不在少数。

就拿我自己来说,创业前,我在报社和文化公司工作,每个月只需要思考工作的内容就好。工作之余,该去旅游就去旅游;干得不开心了,跳槽换个单位就是。

真正的成长,其实来自创业。

当了管理者之后,我才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苦”。为了更好地服务客户,我早已习惯“空中飞人”的生活节奏;为了项目能早日完成,凌晨三、四点还在伏案码字也变成了常态;还有一次次需要承受,从外地回来之后,就听说那个城市有确诊案例时的后怕心理;时不时就要安抚员工在工作上的负面情绪,而我作为一个公司的负责人,即便积攒了很多情绪,也无处可说,只能进行自我调节。

最让人无力的是,在后疫情时代,再怎么努力想让公司更好更发展,在全球经济都不景气的情况下,也是于事无补的事情。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时代的尘埃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

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疫情带给我们的也不只有经济上的冲击,至少它还让我们意识到了来日并不方长。无论如何,生活仍然要继续。

人生只有一次,有想去见的人,就去见;有想吃的美食,就去吃;有想爱的人,就去爱;有想拼尽全力都要完成的事业,就去冲。

正如我一般,明知众生皆苦,但我仍然不想认输!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