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大全 正文
〔朋友圈你么〕朋友圈提到了你

时间:2022-12-02 13:23:2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当朋友在朋友圈中宣扬你无法忍受的观点时,你还能继续和她友谊吗?面对朋友圈内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我们如何整理自己的生活?有时努力经营朋友圈形象,但最终发现手机里的那个人不再是自己了.

朋友圈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社交生活和生活。

让我们看看《感动中国》和《艺术人生》的策划人、知名媒体人陈镭先生关于“朋友圈”的思考:

“在那些飘过的被碎片的日子里,

我们是不是也心甘情愿地放弃了

我们本该拥有的感知,

荒疏了用心、用笔记录、玩味生活的禀赋。”


我 的 自 言 自 语 ,想 让 你 也 能 听 到

文 | 陈镭

《微风吹来少年的心事》后记(有修改)

其实,我们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跌进了一个所谓“互联网+”的时代的:

完全不知道今后的生活状况究竟会被虚拟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也不确定未来的数字化进程究竟会将社会生活带入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我们的“网络身份”与我们内心真实的“自我”是否真的一致?

各种各样的信息,通过越来越智能的手机和4G 网络,迅捷、方便、重复、驳杂地进入你我的眼睛,然后强烈地影响或者说干扰着你我的头脑对现实生活的映射及反应,也让你我的思维开始了不可逆的片段化和情绪化。

在《社交网络改变世界》一书中,我曾给以下文字画上过红线以示重要:

社交网络上多个身份的建立和维护已经迅速成为了预期的规范。在网络世界中,单个的自我已经转变为多个自我。网络空间中的身份是多层面而分散的、可捏造而易变的、可协商而意外的,有时甚至还是欺骗性的。

对于我们“网络身份”的复杂多变,我相信你也会有与我一样的体验:

虽然朋友圈的朋友都注定是我们在现实空间中相识的人,但是,经过观察一些人日久年深的转发或评论之后,你会慢慢地发现,他/ 她的某些情绪乃至立场态度,完全令你开始怀疑此人是否还是与你相识的那位,有的人你甚至不能再容忍你与他/ 她成为朋友—— 即使在现实世界中不绝交,也会在虚拟世界里拉黑。

这样的感觉和印象曾让我大吃一惊。

我开始怀疑,我们的“网络身份”与我们内心真实的“自我”是否真的一致?那些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是否有着我们在现实之中难以察觉的另外的内心真实?

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所显示出的阴暗,究竟是被“别人的情绪”所牵制,还是根本上内心里原本就存在着那黑暗的角落?

对这个问题,其实我在内心里是有一些隐约的结论的。不过,不可说。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古人的标准。而在今天,就是果断拉黑那些你从根本上无法认同其观点态度的朋友,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与他/ 她继续维持着交往。

同样,也许在网络空间中,在一些朋友的朋友圈里,我也享受着同样的待遇。

这样好,这样可以让我们各自找到彼此意气相投的感觉,以共识或同好来最终划清我们的所谓朋友圈的边界。

“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你才会开始写作?”

2016年年初,我开始彻底地整理自己的朋友圈,开始删掉了一些曾一度感兴趣的公众号,并拉黑了一些人。同时,在1月22日那天,开始用一张图、几句随感形成了我每天的自言自语。

在此之前,我也曾经试着使用过很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那些一念一念不断闪过的思绪。

可惜,由于很多年没有动笔写过正经的文字,那些思绪已经无法找到符合它们状态的表达了。

再加上自己性情中的严重拖延症从未根本治愈,所以,种种写作的谋划,也都随着自己的那些一念一念的飘动而飘过了,终于烟消云散……

自己总是以为,人生中一定会有一个明朗、清静,同时也是长长的时间段,让自己能够认真地写完自己那些挥之不去的想法。可是,这样的时间段至今也没有出现。

其实,还有一个让我无法进入“写作”的原因,是我没有了写作者的身份。

当年——20世纪80年代——自己曾经拥有过写作者的清晰身份。那时出入各种与文化、文学、艺术相关的场地时,内心里是充满自信的。因为,我可以将自己的观点迅速地完成书写、发表……我们是为时代立言者。

而进入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活翻转,我只能从“写作”中出走。我只能混迹于人生的种种角落,办过公司,参与出版过杂志、报纸,长时间从事的是策划电视节目……就这样挨过了我生命中的25年。

这25年里,我几乎感受不到有任何的、哪怕是一小股的力量,可以有力地将我再次拉回属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很多朋友为此惋惜,甚至连我挚爱的作家史铁生也曾不止一次直接地追问我:“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你才会开始写作?”

真是的,愧对铁生,愧对时光。

人间的所有肖像都是对‘神’的一次次描摹,以便从中发现人的丑陋。

直到今年年初的一天。当我再次翻看一本书的时候,随着从书中飘落的纸条一起,飘出了我当年凌乱地写在纸上的一个思绪:

人间的所有肖像都是对‘神’的一次次描摹,以便从中发现人的丑陋。这是一个重要的比喻。

也是一个重要方法论的入口。我必须坚持在神与人二者之间做到“细察”。

纸条上没有记录这几行字究竟是写于哪一年的哪一天的哪一刻,但它是夹在《灰色的寒鸦——卡夫卡传》中。它让我再次联想起卡夫卡对于写作的态度。他曾说过,用“写作作为祈祷的方式”,写作是他与“神”的对话。

好吧,祈祷!

于是,我不再计较文体,也不再等待那渴望中的专属时刻。我开始了每日一图一文的“功课”,这成了我的修行,成了我的祈祷方式。

因此,我还特意在写作每日图文的叙事中,设定了一个永在的“倾诉”对象——你,也是为了更加具有祈祷的句式感。

当然,这个你,有时是一个具体的真实存在的朋友,有时候却是往日生活中的自己,更多的时候,索性就是指那个在更高维度上照看着我们的“神明”。

这样,“写作”变得顺畅了,不再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与负担。

每当思绪飘来,我便将它记录成文字。为了配合“互联网+”的时代气氛,我还给文字配上了图片,让图像与文字的结合能够产生些许另外的意味,企图扩大一些表达上的张力。

这样,我每日的祈祷,就成了对着神明或者——你——的自言自语。收印在这里的每日“一图一文”(偶尔会一日两篇、三篇)开始于2016 年1月22日,结束于9月30日,共计221天。只有其中几天因故未写。

我的这些图文“一念”,受到了朋友圈中朋友们的好评,每日发出图文都有很多朋友点赞、评论,还有热心人转发。

当然,还有你,虽然我们也许原本并不在一个“朋友圈”中,但是,凭借着你手中的这本书,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了“遥相关”式的关联。因为,此书的本意就是:

我的自言自语,想让你也能听到……

(图片来源:摄图网)


扩 展 阅 读 推 荐

《微风吹来少年的心事》 陈镭 著

微信时代的寂静阅读。

《感动中国》《艺术人生》

十年核心策划人陈镭归心之作。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