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沙坪坝教资认定qq群名字

时间:2023-02-20 16:26:5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点击蓝色的字注视着我们

客观理性独一无二

教师资格证是当老师的垫脚石。

10月29日,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开考,重庆9万余名考生走进考场参考。据教育部消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由2012年的17.2万人,跃升至2022年的1144.2万人,10年间翻了66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拿到教资证后他们都当上老师了吗?

千万人报考 800万是非师范生

今年4月,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再次明确严把教师入口关,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改革。强调教师必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持教师资格证上岗任教。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安排

近几年,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热度持续攀升。据黑板洞察研究院数据统计,2016年,我国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为260万人,2017年为310万人,到2018年激增至651万人。2019年这个数据再次增长,达880万人,2020年升至990万人。而2022年,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9月6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已由2012年的17.2万人,跃升至了2021年的1144.2万人,其中800万报名者是非师范生。

大学毕业十年后,32岁的陈玉琳今年报名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拿到教师资格证是走向教师岗位的入场券。”陈玉琳告诉记者,她本科学的是投资专业,毕业工作几年后主要在家带孩子,并自学了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知识,辅导孩子学习。“看到孩子的成长,有一种价值感。”在此期间,她逐渐爱上教书育人的感觉,希望成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并为此报考教师资格证。

对不少考生来说,备考教师资格证也是为了让就业多一种选项。一位大四汉语言文学专业女生告诉记者,除了备考教师资格证,她还在准备公务员考试。“找工作不易,现在身边的同学都是多手准备,到时候也不会太被动。”她说。

“敲门砖”没那么简单

作为进入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工作的“敲门砖”,教资考试从幼儿园到高校,囊括多层级、多类别。其中,又以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参与面最广。要想拿证,要通过教师资格笔试、面试、普通话水平测试,最后才能申请认定教师资格。

那么,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如何?据《中国教育报》统计,自国考试点开始后,举办的11次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笔试通过率仅为30%左右,面试通过率不到七成。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全年,我国共认定发放199.6万本教师资格证,以当年880万人的报名数据计算,通过率仅为22%。

不过,就算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也只是拿到了教师岗位的入场券。随着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的增加,成功考取教师岗位编制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在多个一线城市,中小学教师的入职门槛已在无形中被不断提高,名校毕业的博士、硕士涌入中小学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在重庆市沙坪坝区红糟房小学,老师在上课 王全超 摄 图源:新华网

今年2月,杭州市教育局所属杭州高级中学等公开招聘拟聘用人员公示,在186人名单中,有162名硕士,4名博士,其中还不乏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另据《深圳晚报》报道,2022年5月,深圳市共招聘教师817名,共23601人报名,约29人竞争一个岗位,平均录取比为3.5%;另据中公教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5月,四川省成都市共25345人竞争878个教师岗位,平均竞争招录比达到29:1......

越来越高的门槛,并不能阻挡大家报考教师资格证的热情,同时也折射出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和前几年相比,当前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趋向于追求稳定,考公务员和教师编制成为不少学生求职的首选。”一位高校就业指导处老师说。

“考证热”不等于“教师热”

“‘教资热’并不等同于‘从教热’,考取教师资格证也不等于今后就从事教师职业。”面对“教资热”现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要理性看待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激增的现象。

熊丙奇说,尽管目前有很多人选择报考教师,但就教师招聘和教师队伍建设来说,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的报考“冷热”不均,以及报考男女比例失衡,“这些都反映出,距把教师职业建设为最令人羡慕的职业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同时表示,从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走上教师岗来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完善教师队伍人才建设方面,确实是一件好事。

“从多元就业的角度来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稳定’,是囿于当下就业形势的选择。”熊丙奇说,尽管考生报考的原因不一,但“教资热”这一现象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教师岗位越来越受欢迎,以及近年来国家对教师工资待遇的提高有关。此外,由于当下就业竞争压力大,很多毕业生或求职者为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挤破头想去考取编制,从就业的多样性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角度来看是有一定弊端的。

来源:综合自浙江新闻客户端、重庆晚报

值班编辑:仲雅、陈美君(实习)

校对:浸月

编辑:王星

主编:林双木

监制:施进军

《企观锐角度》系企业观察报社属新媒体号。

《企业观察报》(CN11-0279)创刊于2013年7月1日,是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专注于财经类报道的周报。

2021年10月,企业观察报、企业观察报微博、企业思想家微信公众号入选国家网信办公布的最新《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