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名大全 正文
〈网名李雪婷〉开心麻花李雪婷?

时间:2023-04-16 05:00:5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十月的青岛,正是风景曼妙、桂子飘香的时节。在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会场中央,三名身着兰州大学队服的青年正聚精会神地盯着题目显示屏,随时打算按下抢答器。一次次抢答过后,显示屏上的得分一点点攀升……虽强敌在侧,但凭借着机敏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兰州大学代表队仍脱颖而出,获得积分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最终,在全国大学生工程地质创新实践大赛的总决赛现场,由我校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张景科教授、王南老师担任指导教师,2018级本科生邵涛、夏倩、李雪婷所组成的兰州大学代表队凭借“兰州市皋兰山北麓I4滑坡及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结构模型设计”作品及其现场的出色表现,荣获特等奖。

迅速抢题,沉稳答题,充分的准备加之良好的心态,比赛结果自然不会令人失望。“其实没想着一定要拿下什么名次,最后我们的状态完全投入在了抢答里,气氛激烈但是很有趣,因为准备相对充分所以比较有把握。”赛后,团队成员李雪婷这样回忆,她一边说一边和队长邵涛、队员夏倩相视一笑。距离大赛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但这份难忘的经历在三人心头却丝毫不曾褪色。

以最充分的准备迎战

八月初,许多同学还在享受惬意的暑假,邵涛却不得不忙碌起来,“8月2号当天接到老师通知参赛的电话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了。”一天之内,他就和李雪婷、夏倩同学组成了参赛团队,开始着手赛事的准备工作。

首先在选题上,团队就犯了难,大赛要求针对堆积层滑坡进行模型设计,但这种类型的滑坡多位于东部地区,在我国西部地区较为罕见。如何开题,成为了萦绕在队员们脑海中的问题。

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团队排除众多预备方案,最终选取兰州城区滑坡群中最大、最危险的皋兰山滑坡群上新发育的较为特殊的I4滑坡作为项目背景。

I4滑坡位于该滑坡群7处滑坡的中部,是老滑坡东缘的复活块体,是在老滑坡的不稳定部位发育的新滑坡,岩性主要为黄土、泥岩及碎屑岩等混合堆积物,复杂性较高,能够体现模型设计的创新性。其次,兰州市是地震烈度为八度的省会城市之一,作为一份立足于减轻滑坡灾害对兰州市中心繁华区的影响而设计的作品,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一开始,由于全国局部地区疫情复发,三个人还不能碰面,“我的健康码当时还是黄码,根本不能返校,只有邵涛一个人在学校。”夏倩笑着说。但是很快,天各一方的他们就在几次线上交流后明确了分工,丝毫没有因此降低效率,反而迅速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开始各自查阅文献。

“我和雪婷检索出文献里的有效信息,提取整理出来之后发给队长,再由他整合。”夏倩说,整理文献资料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个过程并不轻松。邵涛一边听一边低头腼腆地苦笑了一下,“其实很多资料时效性已经不强了,有些甚至是十年前的,研究区域具体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都要我们去实地调研。”

在初赛阶段,团队需要提供项目设计书、模型、视频介绍等以供评委审定。从接到参赛电话开始,收集资料、初步设计项目书、准备视频和模型材料……三个人都没闲着。

九月初,团队前往皋兰山进行实地勘察,“老师带着我们一起去现场勘察了地形地貌,还用无人机拍摄了滑坡地貌的整体情况,我们尤其仔细地观察了它的具体冲沟、裂隙发育、新增道路和植被情况,这些信息对我们后期制作模型很重要。”邵涛说。

至此,团队的初步准备工作基本结束,充满挑战的征程尚在前方。

失败打磨后的闪烁

从初赛准备到决赛迎战,只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备赛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谈起最大的困难和艰巨的环节,邵涛揉揉头发,“我觉得每个环节都好难啊。”但最困难、让队员们“谈之色变”的,还是非模型制作莫属。

团队最后制成的尺寸为80cm×60cm×40cm的兰州市皋兰山北麓 I4 滑坡及桩板式抗滑挡土墙结构模型主要用EPS泡沫制作而成,是对滑坡地区治理工程的静态还原。一开始,团队想制作的是完全还原治理工程的动静态结合展示模型,“我们希望能让大家看到把治理工程放上去,整个结构就是稳定的,一旦拿掉,模型就开始有一系列的滑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想实现模型的动态还原,除了外观上要做到精益求精,模型内部的细节模拟需要毫厘不差。这难住了团队,ESP泡沫的不透明性使他们“切的时候看不到里面,模型外面切好了,但是里面却不知道切成什么样了。”在多次尝试,切坏了不少模型的情况下,团队只得放弃制作动静态兼具模型的念头,转而对准静态模型。

完成初步模型构想只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为了制作模型,三人从八月中旬到九月初开始,用小泡沫块一次次进行切割技术练习;九月初实地考察过后,开始测算、设计,运用CAD软件绘图;设计完备之后,开始正式进行模型制作。

在制作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切割泡沫使其尽可能地还原地貌细节特征,无疑是困难的,“这个过程真的让我们很崩溃,失败了很多次,”邵涛回忆当时模型制作的过程至今心有余悸,“我们三个工科生,做这个泡沫切割技术确实很有挑战性,一刀切不透就需要多刀反复深入,这可能又会导致前面的刀口接不上了。”

除了切割的困难之外,团队还需要在模型上还原出滑坡的许多细节,如冲沟、地貌发育和道路等,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切割和打磨。然而细节的把控往往需要精心操作,工具使用不当可能就会导致结果的不精准,从而无法获得理想效果。团队在工具的选取上也头疼了很久,邵涛介绍道:“我们刚开始使用电热笔来切割,但是模型太大操作并不方便,然后就改用手拉钢丝,可是一些很平整的切面,只有电热笔才能切割出最佳效果。”三个年轻人倒换工具的过程,像极了寻找钨丝的爱迪生。为了完善一些细节,团队还尝试了美工刀和磨砂纸。多个工具共同运用,在一次次失败的打磨中,他们最终制作出了相对满意的模型。

然而现实的困难远比想象中更多,除了工具的运用,后期的抗滑桩制作与不同土层的上色,也耗费了团队很多心血。一个看似渺小的方形抗滑桩,做起来也颇费功夫,由于桩体很难直接用刀切割而成,三人只能一点点地打磨,先切出四条小桩,最后再用胶水把它们连接起来。邵涛说,“上色还是截止日期最后两天上完的,时间很紧张。夏倩很擅长绘画,堪称我们的艺术指导。”

从青葱夏景到叶落知秋,萃英山脚下外形酷似铁皮房的两排实验室,就是他们的“根据地”,备赛阶段,团队几乎天天都在里面制作模型,“经常忙得晕头转向,每天中午就是队长帮我们去买饭。”夏倩回忆道。

在模型最终完工后的成就感中,当初一切困难和阻挠带来的挫败终究烟消云散,成为珍贵的回忆。

整装待发,征程在即

模型制作完,就迎来了初赛审核,“毕竟是首届大赛,决赛名额相对较多,通过初赛相对容易。”邵涛回忆道,但是接下来的决赛显然不会太轻松,“当时一共有58个团队进入了决赛,决赛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专家们观看模型,选手在一旁随机介绍模型制作情况;第二部分是现场答辩。最终根据这两部分计算成绩。”在现场答辩环节,选手们首先要回答专家关于模型提出的问题,其次是包含一道选择、一道填空或者判断、一道简答等三道题的知识问答环节。

“比赛前发放了一个有500道题左右的题库,这三道题都从提库中选取。”邵涛说道。为了更好地发挥,赛前三人首先将题库中的500道题分为三部分分别完成,再由队长邵涛汇总答案,最后团队成员共同将所有题目全部浏览记忆一遍。

夏倩回忆道:“题库里的题很全面,感觉涵盖了大一到大四各个方面的知识,全部写完就很不容易了。”尽管题量较多,但三人毫不懈怠,充分准备,不仅认真完成题目,每人还均分270道题左右进行背诵,以求赛场上对答如流。

带着模型、不断复习的题目和勤奋的准备付出,团队于10月13日抵达了决赛地点青岛。

跌宕起伏中稳操胜券

“比赛前一天晚上我们还在王南老师的督促下记忆题目。”邵涛回忆道,“当时也没有想着一定要拿最好的奖项吧。”“保二争一。”“对,保二争一。”一旁的李雪婷和夏倩附和道。

三个人的心态始终平稳,这无疑为他们发挥出最佳状态提供了帮助。回忆起专家查看模型并提问的环节,邵涛道,“虽然创新性相对弱一点,但模型精益求精的细节打磨,使我们拿到了比较高的分数。”在专家提问环节,一位专家问了关于老滑坡还会不会再滑动的问题,这触及到了团队的盲点,由于老滑坡多年来情况较为稳定,团队便将新滑坡作为项目背景来独立研究,并未深入考虑老滑坡的治理问题。被问到不曾预料到的问题,邵涛直言:“不可能不慌张。”但迅速调整状态后,“我们向专家们介绍了我们勘察与了解到的老滑坡的状况,强调了它的稳定性。”邵涛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现场,他们始终尽最大努力调用知识储备给出答案。

“其实答题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被追问的细节和无措的地方,所以我们都觉得答辩环节不够理想。”邵涛说。在答辩环节,尽管他们做了十足的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一些无法预料的状况。提及简答题的回答表现,李雪婷至今有些遗憾“抽到的简答题恰巧属于我整理的题目范围,主要由我回答,但是我对那道题不够熟悉。”

题目抽中后,有三十秒准备时间,但仓促的三十秒只来得及平复情绪,根本来不及过多反应,“我们只来得及确认这是谁范围内的题,就由谁主答。我当时人都懵了,依稀记得,哦,好像是我的,可是我对答案基本没什么印象。”李雪婷有些无奈,“最后我就想到了微裂隙方面的相关知识,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尽可能把相关内容说全。”李雪婷出奇镇静地回答完问题,决赛的流程随之结束。

总决赛和决赛在同一天,决赛结束,三人都觉得发挥不好,心想跻身总决赛无望的三人,决定一起去市里游览一番。无奈天公不作美,青岛下起了雨,于是三人的出游计划被迫中止。“我和倩倩也换下队服准备休息了。”李雪婷笑着说。但是转机随即出现,就在他们准备各自休息时,指导老师王南打来了电话,通知他们进入了总决算,马上去会场准备。“当时我们都没有反应过来,有点震惊。”夏倩说,团队都没有想到,他们还有参加总决赛的机会。

换上队服急忙赶往会场,直到坐在侯赛区,三人仍然“感觉太不真实了”,但坐在抢答台前的那一刻,李雪婷道:“我们的状态又立马回来了。”虽然心情百转千回,但三人仍然迅速从上一场低迷的情绪中脱离,重新“上路”。

总决赛以知识竞答进行,全场参赛团队共同抢答,题目从500道题的题库中抽取,“当时是十个获得一等奖的团队竞争特等奖,对手实力都很强,尤其是吉林大学,抢答很快。”李雪婷说,“不过总决赛没有专家提问,我们对抢到的题目就有比较大的把握,所以关键在于拼手速抢题。”

过去“令人头疼”、熬夜背题的辛苦,在此刻尽显优势,三人对答如流,“当时邵涛和雪婷一人一手扶着抢答器,就为了第一时间抢到题目作答得分。”夏倩忆起当时的情形还是很感慨。谈及那时心态是否紧张,李雪婷笑得很开心,“其实已经顾不上别的情绪了,全心全意只想抢到题目,答得很开心。”轻描淡写的“开心”背后,却不难看出三个年轻人付出的百倍努力和活泼的团队氛围。

星光不问赶路者,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一路阻碍重重,过程跌宕起伏,最终他们以出色的表现和极佳的状态,与成都理工大学总分并列全场第二名,斩获了特等奖的佳绩。

幸遇良师益友,前路漫长有榜样

“获奖还是非常开心的,没有预料到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邵涛笑着说,“感觉为校争光了。”作为地质工程专业成立以来,首次参加全国专业性大赛并获得特等奖的团队,他们实现了‘零突破’。

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年轻的“战士”终须引路之人,对三人来说,他们能够顺利完成这次赛事,更重要的是感谢帮助他们的师长们,“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的能力,还要非常感谢谌文武教授、梁收运教授、张景科教授、王南老师的指导,还有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场地、经费等保障。”团队三人对于老师们无私的支持和鼓励感激不尽。

比赛期间,作为指导教师的王南在做好自己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全程参与了他们的参赛历程,“就比如在实验室制作模型时,老师陪我们从早上八点待到晚上十点,我们都很难坚持,但他始终耐心地陪伴我们。”邵涛说。

提起王南,三人争先抢后说起这段旅程中老师的付出和陪伴,“我们的项目书中许多细节的完善、格式的改正、图片的选取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这看起来都是小问题,但做起来其实相当耗费精力。”“我们毕竟是第一次做,很多地方缺乏经验,老师就总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的问题,选出最恰当最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让项目书更完善。”“王南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严谨负责的好老师。”

除此之外,王南严谨认真的态度在介绍视频的制作环节也突显得淋漓尽致,“当时做那个视频,老师真的是要求尽善尽美,字幕和配音的每一个字、每一帧画面,都要完全对应。”为此,邵涛可是伤透了脑筋,“我一点也不擅长做这个,但是老师要求又很高,为了呈现出最佳效果,费了不少功夫。我们还拜托2019级地质工程的学弟孟凡硕帮忙,因为时间紧,模型下午制作完成后,晚上连夜拍视频、剪辑,他非常认真地帮忙,熬了一个通宵。”邵涛不由感慨自己既得良师,又获益友。

在团队赴青岛参赛期间,王南老师也全程陪同观赛,获奖后三人都道:“老师比我们还激动。”如今,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和出色的表现保研到不同高校深造。三人也立志将以王南老师为榜样,学习他对待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工作精神,专心做研究。

“我们都要读研了,所以这次成绩也是新阶段的良好开始吧。”邵涛这样说。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未来的科研道路还很漫长,更多佳绩还等他们创造。

来源: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孔亚男,孙苡芝

编辑:王瑛

责任编辑:彭倩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