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祝福语 正文
〔给家里长辈发新年祝福短信〕发给长辈的新年祝福短信?

时间:2023-02-01 13:37:0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春天的号角一响,没有约定的迁移就隆重开幕。枝头的巢穴张开嘴叫着,去年叼来的一粒种子发芽了,虽然隔着一个季节,村子里古老的金合欢是永远抹不掉的坐标。

巢在,家就在,念更不会断。家在,念是一条条奔腾的溪流,年就是集结号,万流归向那方叫家的海。

中国年以纽带的形式将血缘缔造的情拉拢、粘合、聚变,正因人情味的存在,年关才让人加倍珍惜和怀念。

新年快乐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01

妻子和女儿一番忙碌,憨态的元宝饺子整齐的码放在案头。儿子贴对联、福字,我取香炉,准备香表。饺子出锅前,家里的两个男人一前一后站于灶前,燃香、焚表、叩首,借一年中这个重大节日对给予我们衣食、平安的诸神以敬畏。说是敬神,其实是敬天地、自然、人伦,也是敬我们自己。记得母亲在时,总叮咛我们出锅的第一碗饭先要端至门口泼洒,以飨诸神与亡灵。如今住在楼房,这一习俗或许是碍于干净,或许是碍于尊容,或许是水泥面不接地气,已渐被冷落。

鸣炮之后,一家人开吃。熟透的饺子饱满圆实,吃在嘴里鲜美而油腻。窗外,炮声此起彼伏;窗内,小家其乐融融。可能是我太过敏感,心里有了一种无依之感。年前,兄长接老父亲去了西安,老家的宅门被我一把大锁紧锁。门锁了,把春锁在了门外,把心锁在了门外。往年过年,虽疲于奔波,但身有处可依,心有处可安。今年,身依何处,心依何处,突然觉得自己成了无根的征蓬。

日落西山,该回家上坟燃夜纸、祭拜先人了,我却有点情怯。家在春外,唯有一座疏于修葺的荒冢等着我!

父母在,家在;父母不在,兄妹成亲戚。谁说的这句话,于我而言,正走在应验的路上。

今日,特希望太阳走得慢些,把余辉拉得长些……

请用一秒钟忘记烦恼,用一分钟想想新年; 用一小时与爱人度过,用一年来体会生活!在新旧交替之际,请用一个微笑来接收我传递给你的祝福!新年快乐!

02

时光泰然自若,不卑不亢,迈着沉稳的步伐向桔红色走近,迎接春的新绿。

当新年的钟声临近时,真正的除旧迎新就在咫尺间,谈不上激动与紧张,更多的是不甘与揪心。岁月不惧近乎神话,谁人不希望年轻?在不甘中该走的还必须走,未完的心事和希望只有寄于来年,只是亲人、亲情地渐行渐远令人黯然神伤。年就是个坎儿,是个情坎儿。

年关又何尝不是个关。这个关是消除隔阂的良药,是亲情的粘合剂。此刻,妯娌兄弟都是和气一团。忘记是超渡的最好方式,胸怀与心性彰显魅力,憨厚与实在都写在脸上。几杯酒下肚,面红耳赤中朴拙的语言结实而有慈性。血浓于水不是传说!

三五灯笼悬挂门庭,村庄的夜最祥和温馨,也更柔软。

夜色渐浓,一项承前启后的仪式被夜色衬托的愈加厚重。躺在土里的是根,走在地面上的是叶。走在前面父辈背有些佝偻;走在中间的是儿子又是父亲,正当壮年;走在后面的是儿子也是孙子,还有些青涩。一队人马提着各自的“孝心”,踩着渐已苏醒的土地去上坟。在这漆黑的夜,在先辈坟头,焚香、燃纸、烧冥币,祈福生前受苦的先祖,逝后幸福。在我们村,我的家族本是外来户,从立足到定居,从定居到繁衍,那是一个世纪的历程。既是苦难史又是奋斗史,一生与土地为伴的父辈如今背弓如牛,手上的老茧、弯曲的手指是苦难的具象印证。所以,燃夜纸的那一刻,心思是一致的,情感是相通的,执念是坚定的。家族这一始于血缘的组织真实演绎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围于一堆篝火前,与其说焚烧的是纸,不如说燃起的是一份情。

轻易能迈过去的,不叫坎儿。近十年了,每每步于母亲的坟前,都会禁不住的落沮。这是惭愧又是顿悟。为自己的无知惭愧,在最好的年华忽略至亲至情,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心。中年的压力纷至沓来,知晓了却有无暇顾及。珍惜挂在嘴头,行践几近荒芜。人生竟是如此尴尬,只能把愧疚与思念寄于年节的几张纸钱!这道坎儿折磨的心痛,但又让人在体悟中是更深的不舍,痛并幸福着!血脉是一条永流不息的河,亲情就是最美的涟漪与浪花,用心去呵护便是最好的珍惜。

午夜十二点将至,街上的彩灯很华丽,五色杂陈中粉饰着一片美好,年关被装扮的异彩纷呈,但我总觉得比起大塬漆黑的旷野少了好多坚稳与实在。极富弹性的土地与枯草、秸杆和宁静相配,炮声亦不刺耳,零落升空的几束花炮声音悠远,光与星同,几声狗吠,生活很真实,心亦落在实处,难得的安谧,久违的安谧,惬意的安谧。故乡如母,母是心房,徜徉其中,才是人间至境。

炮声四起,意灯月争辉,强悍的声音却托不久即逝的光。城市的车流把人群冲散,灯光把暗夜亮成白昼,匿形久了的真实真成假,城市是那样的虚幻。

双脚常踩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冰冷中,有时真怕,怕找不到回家路,母亲的一丘坟茔都在梦中!

所以,我常常思慕一条河流的样子,撷取涟漪和浪花,常常叩击欲睡的生命。

泪点伊人颜

多少红尘过客,多少过往云烟,一声离别,天涯流散。彩蝶水袖舞清风,暖玉生烟琴几何;梦里销香伊人梦,晓月初升照旧人;秦淮河畔鸳鸯醉,天上宫阙桂花飞。醉眼,泪点伊人颜。

写在后面的话

——让我们的年过得更有尊严

仪式不同于形式,是因为仪式缘于对行与事的重视,在正规场合遵行仪礼,借一种形式的存在,显现一种态度和思想,其根本是敬畏,是形式的高配版。大年初一的拜年起初是对天地人伦一种敬畏形式,经过多年的传承与丰富已成为一种彰显人们对天地、人伦态度仪式,是中华孝道和人际学的一部分。

记得小时候,除夕夜的第一项礼仪便是祭神,接着是敬亡灵,把牲品供于坟头或牌位前,行叩拜大礼。十字路口的祭拜也是不可缺少的。“十”为“逝”,把祭拜的对象推及到更久远的先人;十字路口本是交通便利之处,把祭拜地点选在此,是为便利逝者及时通畅的拾取阴间花用的财物;也祭己及人,祭人及物,把祭拜的对象推及到更广阔的因血缘续结的亲戚和邻里左右。善小到善大,孝我到孝他,以朴素的形式诠释大道。

大年初一拜毕先祖、亡灵,紧接着就是拜在世的家族宗亲长辈,然后再游村拜七姓八辈的先人与在世的长辈。若拜必须齐拜,不能遗忘一族一人。所以大年初一村中人最多,人气最旺,人心间的距离最近。特别是户面较大的宗族,拜年的队伍浩浩荡荡,成了大年初一道亮丽的风景。两队宗族的队伍若相遇,那就更热闹。彼此的寒暄、问候少不了,这时的几句玩笑既是润滑剂,又是粘合剂。俯身的那一刻即便是黄土遍地,或是泥泞雨水,均必行叩拜大礼。仪式的存在使年味浓郁而庄严。拜者与被拜者的存在感变的具体,过年更具有了人情味。

拜年的时间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二初三。特别是正月初二,拜亲戚的仪式会更浓重。不仅要准备恰当的礼品,还要穿戴整齐干净,更要行叩拜大礼。若有小孩,压岁钱更是少不了。拜见的亲戚都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近亲,如舅家、姐家、丈人家,初二也是隆重的迎婿日,是真正被女方家族接纳和认可的日子。这时的拜年是第一项大礼。人们以这种形式守护生命本源,给予给我们生命延续的人以敬重。借这种仪式一则传达一种问候与祝福;再则不忘本,承孝道;而更深意义则是活络关系、睦邻亲善,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将中华“和”文化用朴拙的形式进行推演、传承和发展。

仪式的存在,使年味得到升华。可惜的是洋文化的入侵、尊不在于形式的轻礼仪思潮的盛行正颠覆着这种朴拙的仪式,消亡着这种具象化的仪式感。人情的淡薄使重缘份的中国人也走向了无缘社会。网络的四通八达看似人与人的联系日渐方便紧密,实则是进入了一种虚拟化的状态,面对面交流的那种亲切感正在消亡,交流的仪式感不复存在。一旦网络瘫痪,手机无法使用,无所依存的空虚全面来袭,孤独感会使人精神崩溃。

所以,年文化的存在把真正的乡愁具象化,把朴素的认知与思想具象化,把人际关系与情感交流真实化。这才是人类这个庞大的群居性动物原生态的生存方式。

承传是因为必要。挖掘优秀的仪礼与年俗,是发展。我们最后一块精神园田不应被荒芜。

家在,年在,根就在。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