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传合在端午节临近之际,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龙舟庆州、米满香,各地纪念端午节的活动丰富多彩,高潮迭起。
龙船赛、食粽子、挂艾草、薰苍术、放纸鸢、家庭午饭大餐等,形式多样、不一而足。端午节咏诗诵词,抚今追昔,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纪念形式。自古以来,我国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其中,吟颂端午佳节的诗词不胜枚举。如唐代诗人殷尧藩的七律《端午》,其中的“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的诗句,把少年喜度端午佳节的兴奋之情,与老年人感叹年华易逝的无奈两厢对照,蹉跎时光流逝,令人感慨。
而北宋年间的文学家张耒的一首《和端午》,则把其对屈原的凄清悲切、情意深沉的怀念尽情表露。“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两句,体现出诗歌作者对我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离骚》积极浪漫主义精神的赞赏和向往,屈原虽然逝去,“离骚”却永驻人间。
《午日观竞渡》是明代著名诗人边贡的七言律诗,描写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诗的开头两句:“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从端午戏水和龙舟竞渡习俗说起,表达了诗人对端午风俗的赞赏,对爱国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一首七律《端午》,则是记叙了与好友、著名作家吴组缃的深厚友情。全诗简洁直白、文笔流畅,展示出一幅鲜明的生活画面。从开头诗句“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到最后的“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全诗描述了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境况,叙述了诗人在端午节来临,带着蓑衣去朋友家,不顾路途泥泞,用卖文的一点钱,买酒欢度节日的情形。
几位诗人虽然所处朝代不同,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对端午节的认同感,对屈原的崇敬之情却是相通的。殷尧藩的多愁善感,张耒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边贡的鲜明品格,老舍对民间疾苦的洞察力,都跃然纸上。
端午节期间,通过开展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咏诗诵词,赋予端午节日新的内涵和更多的正能量,既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又陶冶了情操,激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