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睡炕取暖,到底对人体好不好?
农村人睡炕取暖,对身体是没有什么坏处的,主要是有一些好处。首先,睡炕取暖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其次,冬天睡在热炕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另外,睡在炕上可以消除体内湿气和寒气。此外,睡在热炕上还能够有效避免感冒。
大部分睡炕取暖的地区都是北方,每家都会有一个土炕,主要是用来睡觉取暖,因为北方气温比较低。目前并没有相关依据证明睡炕取暖对身体有损害,大部分都是对人体有益处的一些言论。
首先,睡炕取暖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北方冬天温度基本上都是零下几十度,在室内睡觉就得烧炕。这个保暖时间会比较长,而且可以调节温度,人睡在上面不容易感冒,热乎乎的,会让人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在这种温暖的环境当中,人会睡得比较沉,睡眠质量也提高了。
其次,冬天睡在热炕上,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冬天气温低,我们的血液循环会变慢,睡在温暖的炕上,让身体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有一些风湿性关节炎的人,遇到冷空气,身体就吃不消,睡在炕上有助于缓解这类疾病带来的疼痛感。
另外,睡在炕上可以消除体内湿气和寒气。很多人天天都有严重的湿气,长期睡火炕,能够清除湿气,主要是因为火炕温度比较高,比较干燥,人躺在上面会导致体内的湿气和寒气逼出来,有时候甚至会出汗。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千万不要温度太高。
此外,睡在热炕上还能够有效避免感冒。因为外面温度非常低,就算是在室内睡床上也会很冷,就很容易感冒。如果睡在炕上,相对来说是非常暖和的,可以避免感冒,提高身体免疫力,对身体也有好处。
以上就是农村人睡炕取暖对身体的一些影响或者说好处。
乡村土炕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孩童时代的我一直享受着农村土炕的温暖,那个岁月让我难忘。
乡村建造一个土炕,首先要做结实的大方土坯。土炕的土坯一定要粘土,用水泡透,和拌长麦秸,为了均匀,大人们往往赤脚高挽裤子,在泥巴里来回踩踏,让麦秸和泥土充分均匀,这是我们最喜欢围观的。看着笑着,蹦着跳着,来回恳请大人,但是,大人总是不让我们脱鞋踩一下。和好泥巴,然后在平地上放好正方形木模子,撒一层短小的麦秸或麦糠,然后将泥倒入模子再抹平整,晾晒微干,便用圆平底石锤锤打表面,用砖块锤四角,这样更结实。风干些许,便搬起直立,进一步晾晒。那遮挡形成的小方格就是一个个“小屋”,我们小孩最喜欢躲在里面,我们就喜欢玩那样的小家家。

冬天傍晚时分,牛羊归圈,鸟鸡入窝。这个时候,家家点着了柴火开始烧炕,青烟从屋顶袅袅升起,缭绕乡村,静谧的村庄显得格外舒适安详。大土炕上铺着粗布格子单子,拉开粗布红色被子,热乎乎的土炕格外暖和。煤油灯下,母亲纳着鞋底,我躺在被窝里看小人书。
那个时候,烧炕的柴火也是十分断缺的。所以,暑假的时候,也去割茂盛的蒿草,晒干堆起来,冬天补充柴禾。玉米杆也不能直接烧炕,玉米杆粉碎后还要喂猪,剩下的先是让羊啃吃,吃过的秸秆才用来烧炕。因此,柴禾就格外紧张,从秋末开始,便经常去扫落叶,去田野捡拾冲集在一起的棉花壳、叶、细枝,如此这般,柴禾往往还是不够,无奈的时候,就悄悄去生产队秸秆堆偷撕一筐麦秸。下雪的日子,有热乎乎的土炕,实在是一种幸福。
那个时候在乡初中上学,学校是木板通铺,上面铺着麦秸,然而,睡的时候,特别冰冷,起床铃响了,却不想起来。睡在床上,就嚷着礼拜几了,盼望着周末回家睡热炕。回家的时候,出了校门,着急的时候就小跑起来,那个时候,根本没自行车,来回都是步行。回到家里,脱掉鞋,爬上土炕,双手先塞进热被窝,暖着手和母亲说话,母亲的笑容,也和热土炕一样温暖。
之后上高中,上师范,成家立业,也都睡床板。母亲随父亲住进了县城,老家的土炕成了温暖的记忆,还好,每年春节,去乡下岳母家拜年,老岳母便烧热土炕,我们便都争着脱鞋上炕,将脚腿伸进热乎乎的被窝,边说笑,边看电视,那个土炕,让我们享受到了春节格外的暖意,十分开心幸福。
老母亲已经八十岁了,身体硬朗,有时回到老家,老邻居家依旧是大土炕,高兴的母亲执意要睡一晚土热炕,那晚,我和母亲及邻居阿姨等六个人睡在那个大土炕上,温暖的土炕,老式家具,让我们似乎回到了从前的时光,母亲高兴的笑容,绽放出记忆的暖意。
东北一家人住在一个炕上,那夫妻怎么生活?

如果家中有孩子结婚的,父母会提前给孩子盖出另外的房间,这样依赖父母和孩子是不会睡在一起的。东北家中的炕一般都是和厨房锅灶连接在一起的,并且还有直接能够通屋顶烟囱,做饭的时候用厨房的灶台。
因此热气也能够通过连接的火炕,让炕变得热起来,其实大家不用觉得很尴尬。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东北极少地区还在用火炕,而现在普遍的暖气和空调用得比较多,而火炕也成为了东北标志性的文化遗产。
东北大火炕的发展
北方城市楼房中,大部分已没有炕,而只有床了,但炕的出现却比床要早很多。张国庆在他的"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一文考证,然而实际上中国火炕起源高句丽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炕是由我们汉族人发明的。保定市徐水县东黑山村的东黑山遗址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遗址自战国、两汉、唐宋一直延续至明清,内涵十分丰富。本次东黑山遗址中发现的火炕,其年代最早可到西汉早、中期,把中国火炕起源的历史提早了千余年,为火炕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穴居屋内中央是篝火式炉灶,不仅是做饭还可以取暖,也是防潮湿的设施。这种东西,当今也还有实物见证,但有所改良。在我们这里和大兴安岭林区,冬天在野外作业,无法正式盖房子,晚上住的临时住所就是和这差不多的东西,我们叫“地窨子”。
就是在地上挖一个一米多深的长方形大坑。在坑沿上方再垒半米多高的矮墙,再棚上盖子。里面搭上火炕,垒上锅台。就是很好的临时住所,很温暖的。出入也用梯子。只是古人那时候还没有发明烟道。炉灶的烟火只能是自然上升,从天窗开口冒出去。
东北,除了住楼房以外的住平房的居民家里,绝大多数还是住火炕。住火炕有很多好处,除了暖和,住着舒服,还预防风湿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