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高等教育项目申报书】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上)“正确寻找教化重点”。

时间:2023-02-21 08:11:1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这几年一直在教育教育领域工作,从课程建设到虚拟模拟实验项目,再到教育能力大会,一直围绕教学展开,所以今天我将围绕教育教育改革项目与老师们分享。

寻找教育改革的重点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发现教育改革的重点。如何准确找到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切入点?接到这个任务后,这两天我整理了一下,大致总结了三件事。

第一,要知道政策方向。

第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第三,探索落地实践。

第一,要知道政策方向。

政策方向使我们迅速知道教育改革的方向,实现“快步走”,学习教育理念,使我们冷静下来,平息下来,真正发现教育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约翰f肯尼迪,教育)第三是要自己探索,在教育和教学领域不断验证和凝结。就是你。

了解政策的方向。对于职业教育,我推荐大家关注“现代职业教育网”。这个网络上也有公众号。老师们随时刷,看。看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例如,最近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快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工作的方案》的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储能和氢气相关学科的建设,加快相关人才培养和教育资源建设。事实上,这给了我们很多信号。在准备金融专业碳金融、碳交易和会计相关会计等培训资源时,如何补充当前的课程?如何完善我们的课程体系、我们的专业实践以及教育内容?学校领导要考虑专业安排。

这是职业大学的,建议大家多关注现代职业教育网。另外,几天前,5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职业教育法,该网站不仅有法律全文,还有相关的解释。写教育改革项目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看看方向是哪里。

关于本科大学,我们在关注什么?本科的老师可以对“中国高等教育”感兴趣,高等教育网站也在几天前公布了关于建设碳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方案,但本科似乎要在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示范能源学院的建设上下功夫。政策就是风向标,我们要遵循政策。

隆重推荐高中公司吴岩局长的讲座。从2018年11月到现在,33篇讲座真的很好。每一篇都值得我们反复研究。让我们花一会儿时间来看看,了解一下我国的发展方向。大卫亚设(David Assell),Northern Exposure。

虽然是高中公司的社长,但我认为高中老师也可以来学习。比如说,如果你要上课,可以看到吴岩局长对中国金科的观点。四个新的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现代工业大学和网络课程建设等很多东西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教育教学理论能使我们平静下来。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教育改革项目就会有切入点。学习政策,了解政策的方向,我们就能迅速知道教育改革的方向,实现“快步走”。

第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二是我们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政策使我们迅速找到教化方向,实现“快步走”,最近知道要做什么,但要做好,必须有深刻的教育教学功底,必须加强教育教学的功底,我们必须不断学习。

你学什么?例如,职业学院经常向一些职业学校的老师推荐姜大元老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那是我们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圣经》。要反复阅读,反复看,努力理解。

基本上我每两周看一次,看相关著作,看他讲课的PPT。他把职业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以如此形象的图片展示。这张图,左边这个名为“学科体系”的课程建设,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建设是知识储备型的,知识的叠加和存储,应试教育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强调、背诵,学完这门科学课要记住很多知识点。如果基于知识应用的观点,你可能需要把知识钉在工作过程中,钉在一个工作过程中。我们解构学科体系过程中的知识点和功能点,然后根据工作过程重新组织,这个理论是“工作过程”

系统化理论”。这个图是非常非常形象的,知识点技能点的数量没有改变,但是排列的顺序发生了改变。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载体。

姜大源先生还有两个比较经典的图,一个是怎样进行内容重构。你要给学生一个工作场景,给他一个场景,场景化的设计,让学生在这个场景里去学习知识。场景要有三个以上,三个以上才可以开展比较,比较要是同一个范畴,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这样学生们就会主动地进行比较、迁移、知识内化。

举一个例子,这是我们跟企业合作开发的一门课程,叫《产业扶持政策应用》,原先我们按照本科的教育理念,那就包括:政策的搜索,政策和企业的匹配,扶持项目的申报,扶持项目的应用评价,项目的管理,以及扶持政策应用规划,这就是学科体系下的知识结构,但是如果放在高职院校,或者应用型本科,我们要把它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

怎么系统化呢?就是要给它营造一个场景,让学生在这个场景里学习。比如“创业政策”的应用:你到哪去找创业政策,你怎么完成创业政策的申报,创业政策申报是否成功,怎么来评价;再比如营造另一个场景,“人才激励政策”的应用,需要用到什么知识点,再给一个“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的场景,因为高企认定有后续的管理,所以就多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再有“减税降费政策”的应用场景,可能又多了一个知识点叫“应用规划”。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工作流程是不变的,都是要进行“政策搜索→政策匹配→项目申报→应用评价→项目管理→应用规划”,但是呢,我们给它找了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创业项目申报、高端人才激励政策应用、高企认定项目、减税降费项目,我们就给知识找到了一个载体,学生们在学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有了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的抓手。而且呢,每一个情景都是重复的步骤,容易实现知识的迁移,“重复的步骤不同的内容”,这就是课程内容重构。

姜大源先生还有一个特别好的图,是教学模式图。在座的老师,有不少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的,老师们都会设计各种教学环节:课前让学生干什么,课中干什么,课后干什么,然后还会提炼出来一些比较特殊的核心关键字,比如说“引、探、练、评、展”,等等,提炼的这些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小道,大道是什么呢?大道是人的思维和行动的过程:人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思考和行动的过程。姜大源先生总结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提出“行动导向六步法”,行动导向六步法才是大道,放在任何课程、任何学科、任何专业都是都可以用的。

行动导向六步法是“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你想想,我们平时做一件事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我首先要了解一下基本的环境,基本的一些素材,这是资讯,要获取信息,资讯就是获取信息,然后做一个判定,做一个决策,按哪种方法去执行、去实施。比如说我们现在要做“成本核算”,做成本核算首先要了解一些资讯,了解一些信息,比如领料单、工人的工资情况,然后做一个决策,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再然后是具体的工作计划,接下来是实施,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控制和检查,做完以后再回头看一看、评价一下。

大道就是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所以我觉得这个教学设计模板,适合所有的课程,它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老师们所设计的步骤1、步骤2、步骤3等教学过程,是小道,是具体的应用。

不同的课程,可能会对6步法有所侧重,你可能会改成5步法,也可以改成7步法,但是核心和本质就是行动导向,就是让人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觉得这个真的是特别经典。

这两个图,一个是课程内容重构,一个是教学模式,这构成了我们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你学完这些以后就要想,我这门课能不能改成行动导向的呀?我能不能进行内容的重构呢?

在教育理论里,本科强调的是OBE和新三中心。OBE我给大家推荐一个专家,李志义教授,他讲OBE理念讲得非常透彻,另外一个专家是华中科技大学的赵矩明博导,专门研究“学生中心”教育理念,大家把他们的文章读一读,特别有帮助。

隔段时间读一读,就会反思:我的教学该怎么改,还可以用到什么样的技术,什么样的手段,补充什么内容。

这是第二部分,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育理论,能够让我们时刻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真的非常非常的好。

本科教学创新强调的OBE理念,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评价,对教和学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行动学习六步法”,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第三,探索落地实践。

接下来就是落地实施了,我们要去实践。

是不是每一门课程都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构呢?我曾经辅导过一个老师,我自己也做过这样的试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能不能工作过程系统化呢?后来发现也可以。

如果我们把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都工作过程系统化了,那还有什么课程我们不能改革、不能改造的呢?我们可以把基础会计改造成按岗位设置工作情景,比如设置资金结算岗、往来会计岗、费用岗、总账岗,站上岗位角度考虑知识点的顺序:这个岗位干什么,他的工作思维、工作流程、思考问题的顺序是什么。比如资金结算岗,那他需要了解:出纳的岗位职责,该干什么;然后再认识一下出纳用到的单据;接下来再看一看出纳的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然后是进行出纳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做完以后再进行一下数据分析。经过这样改造以后,就可以让知识对接岗位能力了。如果再对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资金结算岗位,实现业财融合,更多关心业务处理(业务单据从哪来,怎么处理),再加上财务机器人、流程再造、数据可视化等新技术,这样的课程,就可以拿着去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了,就是落地实施。

再举一门课,也是理论性很强的,可不可以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呢?我设计了设计,我觉得也可以,比如财务管理。职业院校的老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你就可以让它和岗位能力,和职业技能大赛,和x证书,即岗课赛证进行一个对接,从此实现由学科体系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重构。

这是探索落地的一些具体方案。还有一些带有更多创新性的教学改革探索:比如,我们和企业合作开发了一门课程《产业扶持政策应用》,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基本定型。开发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想培养知政策、懂政策、会用政策的现代管理人才,课程的目标分解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政策应用能力框架、没有课程标准、理论性强等,对应解决的思路是产学研协同开发,以科研反哺教学,开发政策大数据平台和实训平台,等等具体的措施。这门课程是我参加全国本科创新教学能力比赛主讲的一门课程,是和一家非常优秀的管理咨询公司一起开发的。

今天下午,这个企业的老总还联系我,说什么呢?我们郑州高新区管委会联系她,提出一些合作方案,比如由管委会组织企业管理层,请我们定期去给企业宣讲国家产业扶持政策,还可以委托学校来做扶持政策的成本标准、绩效评价等工作。管委会下面有不少工业园区,针对园区企业有大量的扶持政策,政策怎么用、用得怎么样,企业和政策制定部门都需要知道。通过这样的政校企合作,带动学生社会实践和调研,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协同育人。

另外,最近三年我也在开发另外一门课程,叫《财商训练》,这门课程是我们学校的特色课,通过专题和典型案例,培养学生8种思维,真正实现了对分课堂。我让同学们准备案例,我问过他们:你们做一个案例要多长时间?学生说要用一周的时间来准备。上个学期这个课结束以后,有学生的文章就发表了。其实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开发案例,我还会再用一周的时间对这个案例进行完善,进行修改,进行提升。所以我们开发一个案例,是要费很长时间的,学到很多知识。案例做出来以后,学生可以写成论文,我回头也会把它们专门整理成财商训练案例集。

经过这样的探索,再去写教改课题,就很好切入了,我现在正在做的三个教改课题,都是源于这些教学改革实践。左边这个,是会计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家都知道,会计专业的校外实践非常难,怎么去突破,这是刚刚立项的河南省重点项目,第二个是去年河南省的新文科教研项目,我做的是《产业扶持政策应用》课程开发,因为确实就是自己在做,然后就写了这样的课题申报,因为有痛点、有方案、有实践,所以你去申报的时候就很容易被批准。第三个是刚刚申报的我们的校级课题,是《大学财经素养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大家看,教改课题落脚点都是研究与实践,你一定得有研究,得有实践,才有可能会立项。所以老师们如果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实践,先做,做出来以后,然后再凝练、再提升。

所以我总结了一下,教改项目的切入点有三个,第一,把握政策方向,教育教改的方向,学习政策能让我们“快步跑”。第二,学习教育理论,能够让我们静下心来、沉下去,这些教育教学理论,我会陆续打包放到我的知识店铺里,送给大家共同学习。然后就是落地实践,把实践的东西总结、提炼,就是一个很好的教改项目。

这是第一个部分,到哪里去找切入点。

自主开发的《财商训练》课程,被评为学校特色课程,是最受欢迎的公共选修课之一,配套教材获省“十四五”规划立项。

我们的两项教学实践后来都成了教改课题,校企业合作开发的《产业政策扶持应用》,开拓了师生视野,让会计学生学会抬头看路。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