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8日新媒体特别展(记者赵宇飞)8月9日出版的《经济参考报》将刊登一篇题为《跨境电商海外建仓须破数据壁垒》的文章。据报道,近年来,重庆已在全球部署了50多个“战后仓库大数据”的网络贸易馆离线展示中国商品,让海外商家现场体验,并在线与中国企业直接洽谈业务。与此同时,网络贸易馆还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阳信日报”解决方案和通关、法务等“最后一公里”本地化服务,帮助企业减轻忧虑。专家表示,海外仓库2.0模式解决了传统对外贸易中的许多问题,同时,各国海关数据难以相互连接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最近,名为“网络贸易馆”的中国商品展览馆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开业,馆内都展示了中国制造业的样品。当天来参观的商家不断,发现喜欢的商品的商家从现场拿出手机,打开合同上的应用程序,直接与中国企业协商业务。
网络贸易馆的运营者是跨境电商大龙网。大龙网创始人彭剑峰说,传统对外贸易最大的痛点是产业链太长。包括制造商、出口商、进口商、渠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在内,海外客户不愿意被中间商“剥削”,有强烈的直采中国企业的愿望。“跨境电商B2B可以实现渠道扁平化,但看不到商品的实物,很难信任海外客户,双方缺乏畅通的信息渠道,生意往往不好做。”
网络贸易馆后面是仓库,前台的展览将中国商品与当地风土和消费习惯融合在一起,进行场景化展览,让外商在现场体验。同时,在线承包商APP用70多种语言进行实时相互翻译,使双方能够直接交流。
长期代工生产的中国制造一般缺乏品牌知名度,大多数企业对即将进入的市场一无所知,从而使“走出去”的道路崎岖不平。
记者了解到,网络贸易官为中国企业提供“阳信日报”解决方案,解决跨境通信、交易信任等难题,提供保障交易安全和信任的代收货款,为解决分散发货而组装包装拆卸、为提高商品竞争力提供保税服务等功能,以及当地品牌、法务、售后等“最后一公里”
新外贸模式的效果超出了预期。去年以海外仓库2.0模式触发的跨境电商交易额为5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其中仅去年12月份就实现了7亿美元的贸易额。今年将以100亿美元的交易额为目标,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更大范围的货源。未来三年,重庆将在“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沿线建设100多个互联网贸易管道,帮助国内产业大学与海外需求市场对接,实现“百姓白莲”。
重庆介绍说,将借此打造“两国双元”模式,即中外同时跨境电商产业园,国内园区将打造中国出海的营销服务中心、物流服务中心、支付服务中心等,国外园区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最后一公里”本地化服务,利用互联网“走出去”中国制造。
但是,海外仓库2.0模式在发展中国家也面临着各国海关数据难以相互连接、国家政策支持不够具体化等难题,急需协调。
首先,我国很难与其他国家的海关数据相互联系。专家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建立世界海关组织(WCO)等机制,协调“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沿线国家海关,建立通关数据对接交换机制,降低跨境电商通关成本,努力实现“通过一次申报出境通关及目的地国入境通关”。
第二,我国要形成中小企业在海外建仓统一的政策支持机制。重庆市外贸委有关负责人建议,鼓励企业在海外建仓,企业在海外建仓,设立子公司,组建当地团队,进行当地投融资等,需要统一的政策机制。需要细致的政策支持方案。此外,我国还可以在“一带一路(中国正在推进的新丝绸之路战略)”沿线国家成立跨境电商协会,统一跨境电商的组织协调,形成合力,推动规则和标准的制定。
第三,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制造的正面宣传指导。中国制造此前在海外知名度较低,大部分是负面形象。只有塑造好“新中国制造”的形象,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全球梦想”。这需要在国家层面通过宣传视频等进一步加强宣传指导,提高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