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昨天对外公布了很多进行身份信息逃税的违法事件,其中在校大学生群体成为利用身份信息的“重灾区”。很多事件的线索来源是纳税人登陆税务app后发现了自己不知道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记录。具体是怎么回事?税务、公安、教育等多个部门联手出击,调查利用北京、河北、宁波、深圳等大学生身份信息逃税的案件。其中,浙江宁波发生的事件因大学生人数多、相关金额相对较高而备受关注。
已经在4月份宁波市税务部门在个人所得税App后台收到的个人所得税异议申报中发现,很多控诉一致指向三家公司。举报说自己还是大学生,还没有到公司工作,怀疑身份信息被盗用。更奇怪的是,大部分投诉人彼此是同门。这是有组织的个人信息泄露吗?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第二监察局干部刘子仪:
大量呼吁是指两家建筑公司和一家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投诉记录达2万多件,包括4000多件举报人,基本上是同一个学校的大学生。这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
税务和公安部调查结果显示,这三家公司拥有共同从业者姜某,姜某孩子所在的学校恰好和有很多申诉人的学校是同一所学校。那么,姜某孩子同学的个人信息怎么会聚集在姜某手里,被姜某的公司盗用呢?
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姜的孩子在学校帮助同学统一购买火车票,帮助组织入学考试,因此掌握了很多学生的身份信息。姜某在电脑上发现该信息后,拷贝给了公司的另一位实际经营人叶某。叶某利用这一身份信息向自己的3家企业填写个人所得税。被利用的个人信息有779名大学生,6.2万多份虚假申报记录,虚假申报个人收入共计1962万韩元。
这是避免虚开他人身份信息、划分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典型事例。刘子婷说,在校大学生群体还没有真正的就业,因此对自己个人所得税信息的关注度较低,更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关注。
特点很典型。大象选择非常“精巧”,本案中被利用身份信息的都是尚未就业的在校大学生,人数多,金额大,在全国很少见。当事人利用欺诈用的身份信息伪造工资,支付虚列费用,申报的每月个人工资都在个人所得税免征金额,即每月5000韩元以下,因此无需达到虚证费用和扣除个人所得税。
上海国立会计学院财税专家家园鱼油警告个人,要及时通过税务应用程序关注个人信息是否被盗用。对企业来说,要加强遵守税收规定。
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在校大学生,都可以下载个人所得税app,通过个人身份证注册确认个人支付、劳务补偿、纳税情况,有效避免个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税收信息系统的改善使窃取他人信息等逃税行为无法避免,企业必须加强税务规定,规范纳税行为。
记者:刘伯玉
编辑:张惠妍
审稿人:李兆英
导演:刘志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