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丕最终没有杀曹植,这并不是他对曹植放了手。事实上,曹丕在登上帝位后,曹植的爵位一再变化,先封鄄城王,再迁东阿王、陈王。让他远离洛阳这个权力中心,并不时地在言辞中敲打他。让他始终有一种战战兢兢地的感觉。后人说曹植死于抑郁之气,是有道理的。
最后就说到“七步成诗”的故事了。这件事究竟有没有,真实性有多少,很难做出定论。最具体的记载是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丕之所以一定要为难曹植,政治上是怕他影响自己的地位,恐怕只是一方面。曹植周围只是一些文人墨客,且羽翼早已被曹丕剪除,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在文学素养上,曾经将文章比作“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曹丕,在文章名声上不如兄弟,当然心里不那么舒服。如果真有“七步成诗”的故事的话,从曹丕的动机来看,三分的防范打压,七分倒象是妒忌。
事实上,关于“七步成诗”,还有一个通俗的版本:曹丕因为打击曹植,以“恃才放诞”为罪名,在大殿之上,让他以一幅二牛相争的画为题,行七步做一首诗,并言明不能有“二牛斗墙下,一牛坠井死”的字句”,否则就治罪。曹植果真就行了七步后,成诗,诗曰:
两肉齐道行,头上带凹骨。
相遇块山下,欲起相搪突。
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
非是力不如,盛气不泄毕。
曹丕见曹植果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暗暗心惊。愈发要置其于死地,就说:“七步成诗亦为慢矣,尔可应声作否?”曹植点头。丕道:“你我兄弟,可以此为是,但不可犯着‘兄弟’二字。”,于是就有了前面的那首“煮豆燃萁”的千古名作。
从传说的情景看,曹植做这首诗,一步也没有走,而是应声而作。连《世说新语》说到这首诗,也说是“应声而作”。 由此可见,平常人们认为的“七步成诗”与这首“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以讹传讹而已。
曹植在洛阳生活的时间不长,但洛阳却是他最伤感的地方,也是他文学创作最辉煌的地方。除了“七步成诗”这个典故外。著名的《洛神赋》、诗《送应氏》、《赠白马王彪》等不朽名篇都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