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上四研”备课活动,形成覆盖全学段、全学科的组本教研系列成果,锻造了一大批备课解题能手、课改明星、学业质量优秀教师。
最后,备课组长要在“专业写作”上做表率。目前,不愿意写作的教师特别多,他们惧怕专业写作,常以“没时间没精力写作”“没兴趣没能力写作”等作为托词,这是极其悲哀的事。专业写作需要教师能够静下心来,在持续的专业阅读过程中积淀素材,在常态的深度思考中酝酿“写作点子”,在课余饭后中坚持“爬格子”,这是一条注定孤独但又前景广阔的专业成长之路。备课组长作为“摆渡人”,要带头修炼写作力,以丰硕的教研成果影响、带动组内教师以写作的名义讲好自己的教学故事、教研故事、育人故事,力争让年轻教师跑出专业成长“加速度”。比如,重庆市云阳高级中学校正高级教师张锋,近30年来潜心教书育人,带领年轻语文教师走“专业阅读-专业研究-专业写作”之路,让一大批语文教师在历练教学技能、奠定学术根基、厚实学科素养中成“名”成“家”。
三、主动修炼“教研力”,成为学科教研的“点灯人”
教研力指教师研究教学的能力,包括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能力。常规教研能力是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考试和评价的能力;课题研究能力通常是指教师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变成课题,通过提出假设、收集资料、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开展组织工作的能力。教研力是备课组长的核心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强大的教研力可以保障备课组长“呼风唤雨,应者如云;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课题研究前文已经涉及,不再赘述。这里侧重探讨常规教研能力问题。备课组长如何带领组员聚焦教学真问题,研究解决真问题,考量的是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这方面,重庆市云阳盘石中学校高三年级9个高考学科备课组长探索了两点成功经验。一是围绕“命题做题”出“真招”。组员人人参与学校、全县开展的两级“命题大赛”,通过比赛倒逼教师开展基于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新学情、新教情、新校情的深度教研活动,整体提升教师文本解读力、教学设计力、课堂实践力;二是围绕“集体备课”出“新招”。坚持“一课一研”教研理念,探索“四定”“四内容”“六步骤”操作模式,“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四内容”指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探究;本课思路设计、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分层作业设计。“六步骤”,包括“提供”(“三案”加课件)——“主讲”(一人主讲,二人副主讲,其他人人讲)——“讨论”(全员、全身心参与)——“点评”(组员互评、领导点评)——“个案”(根据个人风格及所带班级情况弹性修定)——“反思”(按照“闪光点-遗憾点-生长点”反思流程规范进行)。
常规教研助推了盘石中学教师的教研力,近年来该校学科备课组教师参加各级竞赛,获得28项市县级等级奖,其中市级二等奖、县级特等奖各1项,县级一等奖6项,获奖等级和获奖数量居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好备课组长需要修炼统筹力、表率力、教研力,当好领跑人、摆渡人、点灯人,通过“六破六兴”捍卫教育人的职业尊严,即破“因循守旧”之弊,兴“改革创新”之风;破“等靠要看”之弊,兴“主动快干”之风;破“畏难怯战”之弊,兴“攻坚克难”之风;破“精神懈怠”之弊,兴“担当入局”之风;破“小进则满”之弊,兴“勇创争先”之风;破“虚飘浮假”之弊,兴“实干笃行”之风。
好备课组长,怀揣新教育梦想的的教育行者,永远躬行在探索新课改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