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申报材料 正文
【申报主任编辑】核心学术期刊编辑手记:我所了解的编辑日常

时间:2023-04-29 00:07:1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蓦然回首,已经做了十几年编辑工作。最近几年单位人事变动较大。一位资深编辑虽科研成绩斐然,但无法在学术或职务上走得更远,而最终去院系当教师去了;一位新同事因为在院系科研考核压力巨大而转到编辑部工作。所有的离去,都是对既有工作或生活状态的不满意。对于核心学术期刊来说,虽然顶着“核心”两字,但压根不是本单位的核心部门,反而是边缘单位。这种边缘化,体现在职称晋升困难,薪资待遇比院系差,很难获取学术机遇如人才项目申报、导师遴选等。学术期刊编辑,也有自己的苦水。

这跟外界的感观不太一致。在大多数科研工作者看来,cssci期刊稀少,而论文发表是刚需,供大于求,物以稀为贵,多少人想跟核心期刊编辑做朋友,一旦碰到核心期刊编辑,大都小心翼翼地表现出热情。的确,核心期刊的编辑在外都是比较“光鲜”,有时甚至被“捧着”。但这只是事实的一面,追捧的不过是核心期刊编辑的身份,离开了这个身份,便什么都不是。人以岗而宠,很多编辑对这个是心知肚明的(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编辑把岗位当能力而自我感觉良好,恃岗而骄纵),只是一旦不当编辑了,人走茶凉的速度还是超过预期,不免失落。


即便在外再光鲜,编辑也很难改变在本单位尴尬的处境。 放眼全国高校,除了个别核心期刊编辑部采用教师编制(如山东某大刊),有政策倾斜,大多数期刊编辑部,要么划归行政部门,要么划归教辅部门。说是行政吧,没有任何审批事项;说是教辅吧,既无创收,也不能直接服务师生。跟现在轰轰烈烈的学科建设投入相比,期刊编辑部的办刊经费极其少。而且,对于学校来说,出成绩的当然是院系,学术期刊编辑虽然参与论文生产和传播过程,但最终的成果却没编辑什么事,一般都把论文视作作者个人的劳动产出,其实里面有编辑大量的心血,甚至是极大参与了文章的成型。但这些至多被视为做嫁衣,殊不知文章的打磨更耗精力。

编辑既然不能依靠编辑工作创造科研KPI,被边缘化也是正常的。如果编辑自身也做科研,发文章,照理说也做出了贡献,但很难像教师一样享受成果带来的“福利”。在评职称时,空有成果,但很少有对应的职称指标,可能终其一生,副高到顶。如果去院系跟教师同等条件下参评职称和人才项目,一般来说院系是不会同意的,每个院系都有自留地意识,怎么会允许外来者分食,岂不炸了锅。所以,院系理直气壮要求编辑支持,编辑想发展时院系以各种理由完完全全堵死。现在很多核心期刊的编辑岗位,多是博士应聘,空有科研之心,奈何现实消磨学术之志。所以这种岗位固然保障了在高校的生存下限,但对于有志科研的人来说,发展的天花板肉眼可见。我所知道的好几个核心期刊编辑也萌生去意。

现在的科研生态下,发文章难,发高级别论文更难。学术期刊编辑又是一个极易得罪人的职业,好几任主编都说,想着轮岗到编辑部,以后发文章就方便了,谁知几年时间,原来的朋友和领导得罪光了。发了文章的固然高兴,没发文章的自然郁闷,免不了对编辑有看法,其实期刊每一期的版面是固定的,期数是固定的,一个栏目充其量一年发20篇左右,自然得罪了大多数。我的几位同事,都害怕参加院系组织的学术活动,虽然活动本身很有意义,但奈何塞进来的稿子着实犯难,收稿容易退稿难。头痛!

爱编辑也好,恨编辑也好,无非是想为自己的论文找个出路,都是科研人的宿命。以前也见不少核心期刊编辑在学术活动上的谈过文章发表之道,很有道理,但实践起来似乎又有很多困难。我自己在编辑部也经常接到作者电话,很多作者可能并不了解核心学术期刊的一般工作机制,也对编辑工作不那么了解。因此,我琢磨着,就从编辑日常,谈谈我所了解科研生产和传播,陆续写点手记小文,或许对科研人有用。非学术文章,难免有不严谨,不周全之处,纯粹私语絮语,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