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和充分就业及免去过往办理暂缓就业政策的繁琐手续,4月8日,广东省教育厅宣布取消暂缓就业政策,实行就业择业期政策。有了择业期,高校毕业生在广东省就业、升学时可以更从容,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毕业两年内,博士研究生毕业五年内,均可享受与应届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暂缓就业政策,是指部分毕业生未落实就业单位,又不愿失去应届生身份,便和就业指导中心签署暂缓就业协议的一种做法。择业期政策,是指毕业几年内都默认为择业期,它无需申请,惠及所有毕业生。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择业期政策更为灵活,毕业生离校后在择业期内落实或变更就业去向的,可办理调整改派,即便就业后辞职(退)的,如仍在择业期限内,可选择继续参照应届毕业生。这一做法,可以说彻底改变了“应届生”的概念,将对当前就业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就业政策对应届生有倾斜照顾。“与应届生享受同等待遇”,足以说明应届生的身份优势。现下,大多数的升学考试只面向应届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也大多限定了应届生报考,大型企业每年也会组织校园招聘。应届生真的更受欢迎吗?平心而论,他们可塑性强、薪资水平可控、招聘成本较低,另外出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初衷,许多单位被分配一定的就业指标,企业能通过招聘应届生换取税收优惠。这虽然有利于应届毕业生,但因为排除了往届生,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应届生规模扩大后,对当年毕业的学生不利,因为就业的盘子就那么大,多一个人抢,自己就少一份保障。这其实是种片面的、静止的观点,因为当他保有了“应届生”的身份,虽然在一年里的竞争加大了,却拥有了两年或五年的机会,相当于机会不减。不仅如此,考虑就业的时间延长了,可以避免匆匆就业,更充分地“试错”,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而单年里的竞争加大了,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危机感,倒逼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来说,有了更大的“生源池”,可以从中挑选更适合自己的人。
就业自由度的加大,相伴的应该是责任力的提升。就如同许多人跟风考研一样,在之前暂缓就业政策实施期间,也有不少人缺乏规划,纷纷追求暂缓,却仅仅把暂缓作为了逃避就业的理由。等到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发现该面对的问题一个都没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类、跟踪和监督,哪些学生属于逃避型的,应该针对性开设课程,让其正确地认识择业期的利弊;一些处于困惑期的,应该组织导师座谈,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一些成功的,要把经验带入校园,和后来者共同分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广东在高校学生就业上变“暂缓”为“择业期”,毫无疑问是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体现。但对学生们来说,就业的政策宽容了,不代表就业的压力小了,只有正确认识政策利弊,对症分析自我优劣,进行长期的职业规划,大胆勇敢地“试错”,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