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博采雅集”关注我们
那些年,我们干过的蠢事
by: 陈静
《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
我们似乎习惯了这样的励志模式:一个人从小职员做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然后一路升职加薪,成了行业精英;或者一个人工作不顺,有一天突然发现所做之事并非是自己喜欢的领域,于是狠心跳槽,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这是励志故事最常见的套路。事实上,即便是我自己的书里,类似的情节也出现过好几回。因为通常这种一路上扬或一飞冲天的桥段,才会被我们视为励志,才有被记录、被弘扬的吸引力。在这样的故事里,我们总会觉得,只要是变化,就一定是好的,一定能让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实现更多的价值。
那这一篇,我们不如说些不一样的,让我们揭开伤疤,说说那些我们主动踏入的死路、错路、歧路和冤枉路,说说那些我们以为能前进,最终绊了自己一跤,甚至让自己后退的改变吧。但揭开伤疤的目的,不是为了将当年的蠢事和糗事再展览一遍,而是希望可以提醒每一个正在酝酿着改变的人:你是为了什么而决定改变,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仅仅因为冲动?
我在以前公司的时候,那时我的工作经过磨合期后,已经逐渐捋得很顺,而且在比稿中陆续拿下了两个大客户,就连老板在那段时间里,对我说话都透着亲切和善。于是,我犯了职场大忌,开始以为自己成了公司的骨干,公司离了我就不行。一个人一旦有了傲娇的心思,言行也就忍不住浮躁起来。
我们那时分为两个事业部,我在第一部。公司有人把两个事业部的人拉进了一个群,以便发布通知,讨论工作外带八卦调侃。结果,在一次长假之前,大家在群里讨论放假天数搞得意见不一,我便带着戏谑的口气说了一句“老板哪有那么大方,肯定是能少放就少放呗”。我当时以为这不过是一句玩笑,却忘了在那么多并不熟络的同事面前,说话必须格外小心,尤其是不要带着情绪当众评价老板。
过了不到一分钟,群提示音又响起来了。让我没想到的是,这回发言的是第二事业部的经理,他平时基本不在群里说话,久而久之大家都快忘了他的存在。更让我没想到的是,他的态度相当不悦,并且指名点姓指责我胡乱猜测,弄得他手下的人信以为真,全都跑去问他假期是不是真的只放三天。
那正是公司上到老板下到同事对我都最和颜悦色的阶段,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听到批评的声音了,何况是当着那么多人面。我立马变得玻璃心,你一言我一语地和他在群里吵了起来。其间,有些平时跟他不睦的人纷纷私下给我发消息,以示声援。我越发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措辞也就更多了几分凌厉。那位经理是业务出身,文字把戏自然争不过我,十几个回合后,他就不再吭声。邻桌的同事偷偷看我一眼,然后默默在我面前伸出了个大拇指。我则甩甩头发,昂首挺胸地起身接水,路过经理办公室时,还故意将脚步踩得格外响,完全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
下午,我们的部门经理拜访客户归来,一开电脑,看到之前的聊天记录顿时就傻了眼,断然没想到自己的手下会跨着和人吵架,而且对方还是个经理。顶头上司找到我,让我私下跟对方道个歉,毕竟将来还要共事,不要闹得太僵。我则一梗脖子:“我没错!要道歉也是他来找我!”上司好说歹说,奈何我就是横了一条心死活不干。
后来,和那位经理合作过几回,过程确实不够愉快,我便干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越级告诉了老板(当然故意掐去了自己和他掐架的那一段),而且做出与对方水火不容的架势,那意思就是“有他没我,有我没他”。现在看来,自己当年实在是蠢透了。但那时那刻,我却已经膨胀得不能自已。再加上别有用心的同事里外撺掇,我甚至觉得公司没有了我就会停转一样。
而今回想起来,结果不出乎意料。老板不仅没有为我“主持正义”,还批评了我的人际关系能力,但在当时的我眼中,这绝对无法接受。我顿时就有了种“你不为我说话,我就让你傻眼”的冲动,于是赌气投简历、面试,不出两个月就决定跳槽。递辞职报告的时候,部门经理还特意和我谈心,问我是不是因为薪金才决定走,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可以为我争取,我则不屑地哼了一声,说自己走是因为看不得小人当道。经理一愣,继而明白了过来,他无奈地笑笑,只说了句:“你啊,还是太年轻。”
进了新单位的几周内,以前的部门经理偶尔还会和我在网上聊天。他说我走之后,老板确实感慨过稿件有些不得力,并且火速招了好几个新人,但目前都不太满意,时不时地还会遗憾我的离职。我心中窃喜,心想“活该,谁让你不为我主持公道,现在明白我有多重要了吧”。但是,又过了一个月,我就听说那批新人里也出了个很有些文字造诣的人,并且人很灵透,上手比我要快,更关键的是,为人低调谦虚,就连和我争吵过的那位经理,也对他赞不绝口。据说,自那之后,老板就再也没有提过我。我这才惊觉,原来不仅地球没了我会转动依旧,公司离了我也不会受什么影响,至多是有那么一段时间的不习惯。在职场上,没有谁是真的无可替代。
而这时,我在新单位磨合得却不好。新领导性格古怪,脾气也大,当众大声训斥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我这才意识到,之前遇到的那些不快其实只是毛毛雨,现在迎接我的才是真正的电闪雷鸣。直到我苦巴苦熬、谨小慎微了半年终于受不住而辞职的时候,才彻底开始后悔,如果没有当年的盲目自大和那一句不知深浅的议论,没有事后的桀骜不驯和一系列冲动之举,我怎么会走到今天?
而今,我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也习惯了谨言慎行,但时常会遇到年轻的同事或朋友问我:“是不是只要跳了槽,我就一定比现在过得好?”我说当然不会这么简单。对方有些疑惑:“但是,你不也是换了那么多份工作。如果不是越来越好,你怎么可能选择跳槽?”他们还未曾意识到,不是每一次跳跃都叫飞跃,也不是所有改变都能让人向前。有时候我们起跳的动力不足,或自身状态出了问题,原以为能跳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却很可能一脚踏空,跌落谷底。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拒绝改变,却必须从那些疼痛中总结出教训,让自己未来的每一次改变都能带领自己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年轻时,谁都难免做一些蠢事,但那些蠢事却可以成为深刻的警戒,让我们卸掉自负,去掉盲从,扔掉骄纵。只有这样,在下一次改变时我们才不会被自己错误的状态所迷惑,而是能轻装上阵,真正捕捉到可以让自己实现飞跃的机会。
-END-
长按识别图片中二维码关注伴读(bandu_2015)
阅读,伴你成长
关注博采雅集您将得到
新书抢先试读
名家限量签名本
各类经典书单
当红作家在线交流
第一时间获取畅销新书资讯
当红作家粉丝见面会免费入场券
以及其他意外惊喜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你努力的每一天都是成功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