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青海农行辞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09 14:50:05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文 丨 王静文

“我从2008年4月入职农行,迄今已七年有余。这七年来,我亲眼见证了农行的股改上市、大象起舞,也见证了从研究室到战略规划部的一脉相传;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给宏观研究带来的机遇,也曾亲炙李行长、胡总、周总和李总您的教诲。

但在七年之后,我却发现自己正面临瓶颈:日常工作早已驾轻就熟,很难再找到新鲜感和成就感;岗位晋升按部就班,个人能力很难充分得到施展;更重要的是,做了七年宏观研究,却并不知道自己在市场上的分量和价值。”

这是我在农行写的最后一份报告,文体属于“辞职申请”。七年间,写过的报告、讲话、致辞、评论不下百万字,但下笔时最为踌躇的,可能还是这份申请。

这一去,山高水长,就再也不能回头了。

我想起2007年底跟农行签完就业协议,连夜坐车回吉林市向当时的女朋友报喜。出火车站时迎面看到了农行的牌子,心想:啊,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多年以后,女友早已变成前女友,而我却果真成了吉林市农行人家的姑爷。

我想起2008年在顺德实习,在半年后的实习报告里写到,“如果更多的县域能像顺德这么发达,如果农行在更多的县域都能像在顺德这么成功,那么,面向三农、联结城乡就能成为我们的优势所在,实现在县域蓝海市场的突破并最终融入国际就能更快地实现。”

我想起2009年到香港实习,跟几个小兄弟在这个大都市里混迹了一个月,充分见识到了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气、包容和积极向上。某天晚上跟明仔在维港边散步,看到远处高楼上亮起的工行、建行的logo,憧憬着什么时候能看到我农的倩影。

我想起2010年农行上市,响应行里号召积极打新,并中了1000股,那是迄今为止我中的唯一一次签,601288的代码,2.68的发行价,持续一个月的织布机行情,以及那几年来因股改上市而涨的一次工资,都是2010年带给我的难忘记忆。

我想起2011年的60周年行庆。年初受命写了一篇《使命》的演讲稿,还自己捉刀剪辑了几段配乐,在慷慨激昂中回望“沧桑巨变一甲子,峥嵘岁月六十年”。还有八项规定之前延续全年的各种体育比赛,我和队友们先后转战于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英语小品比赛的赛场上,洒下了一路汗水、一路笑声。

我想起2012年的充实与收获。去中联部讲课,去杭州讲课,去河南考察基层,去广东实地调研,借调写行长讲话,封闭写宣传材料。这一年中,在和讯上开了专栏,被聘为《中国城乡金融报》评论员,在人民日报、FT中文网、财经网、一财都有文章,迎来了工作以来的又一个创作井喷期。

我想起2013年的欲扬先抑,逆袭成功。感谢办公室的时处,经由他的牵线搭桥,我终于找到了一生挚爱,彻底结束了单身生活。蜜月在成都度过,美食美景,至今难忘。这一年,买房,结婚,搬家,老娘在鬼门关外转了一圈又平安归来。还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么?

我想起2014年的“农银宏观研究”。年初申请了微信公众号,除了发布战略规划部的作品,我还以每周一篇的频率开始写“财经观察”。每一期都能得到李总的悉心指点,坚持一年之后,我对公文、时评等文体的驾驭更为纯熟,并自认为这是工作以来进步最快的时期。

东单七年,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饭菜味、油墨味、人情味,也形成了农行人特有的归属感、认同感、自豪感,个中三味,不足为外人道也。尽管加入农行时已28岁,但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我职业生涯的起点,我仍然会以“ABC baby”自居。

所以,在我终于要离开农行时,我的心中充满着怅惘。世界那么大,但我的心却始终牵挂着这里。

某天兄弟老雷在我朋友圈里题了一首诗:“宏观妙论寻常见,古诗反刍有新篇。正是人生好时节,少年仗剑辞东单”。

我回道:“七年未曾磨一剑,秃笔何时生新花。平生倘有自矜处,东单农行是我家”。

(作于2015年末)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