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直播法官助理辞职报告’法官助理辞职有两年禁业期吗

时间:2023-02-19 00:38:23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最近行业里的目光都被潮水般涌向香港上市的企业所吸引,一条藏在时政新闻里的行业动态可能就容易被人忽略了。新华社、央视等官方媒体报道,

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

一年前,我就曾经分析过,2017年8月18日,杭州的互联网法院挂牌是值得行业引起重视的消息。

杭州互联网法院

一年前的新闻报道是这么说的:

今年(2017年)6月2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会议强调,设立杭州互联网法院,是司法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大趋势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要按照依法有序、积极稳妥、遵循司法规律、满足群众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网案件诉讼规则,完善审理机制,提升审判效能,为维护网络安全、化解涉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一年之后,试点的脚步又迈出了一步,决定在互联网行业集中的北京、广州设立另外两个互联网法院。

那么,互联网法院究竟是什么,又会如何影响我们这个行业呢?

第一层:互联网法院是一个被互联网技术武装的网站。

新闻中说,互联网法院“起诉、立案、送达、举证、开庭、裁判,每个环节全流程在线,诉讼参与人的任何诉讼步骤即时连续记录留痕,当事人可以“零在途时间”“零差旅费用支出”完成诉讼。”在一年的时间里,法院人脸识别APP、自动化立案功能、电子送达平台、多数据接口电子证据平台相继上线。特别是引起行业广泛关注的“受理区块链电子存证案件”,更是蹭着行业热点迅速霸占头条。(2018年6月2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采用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数据的法律效力予以确认,并明确了区块链电子存证的审查判断方法)可以看到,互联网法院正在积极尝试将时下日臻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司法审判领域。

连最高人民法院都承认,“作为生产力的互联网技术正在并将持续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产生整体性影响。”

这背后,有着法官们的现实压力。比如今年,广西南宁青秀区法院就贴出告示,因收案量巨大(2017年法官人均收案607.93件,人均结案396.50件),全体干警加班加点,导致多人积劳成疾。因工作压力大,15%法官辞职、调离和提前退休,多名法官助理辞职调离,因此当事人们尽量用调解、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特别是随着员额制改革的推进,司法系统也更希望“把法官从繁重的审判辅助工作中解放出来,提高法官的积极性,使其专注于案件的审和判,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审判上,有利于法官作出为准确的司法裁判,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人民法院报》)希望新技术的应用,也能够有助于解决我们的法官负担重的问题。

第二层:互联网法院是专门用于解决互联网问题的网站。

如今互联网公司和消费者,以及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纠纷随着市场的扩大也越来越多。在成立之初,杭州互联网法院就明确提出,将“集中管辖杭州市辖区内基层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涉互联网一审案件”。事实上,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成立,也正是因为涉及阿里巴巴集团的大量诉讼集中涌入杭州。新闻介绍:

“2014年底,杭州中院就成立了电子商务诉讼指导中心,探索解决涉网案件中出现的新法律问题,开发运营网上法庭平台,指导开展网上诉讼。2015年4月,浙江省高院确定由西湖、滨江、余杭三家基层法院和杭州中院作为电子商务网上法庭试点法院,至2017年5月1日,杭州的电子商务网上法庭已处理案件2万余件,实现了“网上案件网上审、网上纠纷不落地”,为互联网法院的设立积累了实践经验”。

有需求,就一定会促进新的供给。这件事如果法制跟不上,就会形成灰色地带。之前,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就曾传出与属地工商部门勾结,公司员工入驻属地工商所的丑闻。而互联网法院的成立则是积极一面的探索,将有助于让我们的司法,也能够跟上我们互联网行业变化的速度。

这有就是我一直在说的,一些产业“一放就乱,所以不如管死”的北京,不在产业本身,而在司法。

2018年我们遇到了P2P金融连续爆雷引发的纠纷高潮,也倒逼我们,必须加快健全这个领域的法律。而现在关键是,不是所有的司法机构,都能够跟得上互联网行业的进步速度。

事实上,在杭州互联网法院《面向全国法院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就指出,要招入麾下的除了传统的法律人才,还希望有“本科为全日制计算机类专业,研究生或本科须毕业于“双一流”或“五大政法”高校”的法官。这样一批年轻人走入一个专门司法领域,对于这一领域的法制完善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借用本山大叔和范伟大叔的话:这群法官,进了互联网行业,也看上兵法了!

除了互联网法院,互联网的新技术还在如何推动法治

事实上,法律和互联网并不是最近才擦出火花。比如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报告就指出,

但是现在,AI 的发展和进步已经开始对法律服务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Jomati 在一项研究《文明2030:不久将来的律所》中提出,经过长期的孵化和实验,“技术突然可以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行进了”;在15年内,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会主导法律实践,也许将给律所带来“结构性坍塌”(structural collapse),法律服务市场的面貌将大为改观。

在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和柯洁之外,AI也在法律行业取得胜利。据财经网报道,

2018年2月26日,名为LawGeeX的以色列科技创业公司发布报告称,其法律AI平台与20位来自斯坦福大学等背景的律师比赛审阅法律合同。结果显示,其AI系统和人类律师平均准确率分别为94%和85%。时间差别更为显著——律师平均花费92分钟,AI耗时则仅26秒。

同样是腾讯研究院发布,研究院曹建峰在一次演讲中指出,

(展示了一张人类能力地图,最下面的一片汪洋是已经被机器淹没的领域)

“在我统计的这13项法律任务中,虽然需要人际交流和互动的法律任务现在还很难被取代,但其中的很多法律任务现在都可以由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系统来做。”

而在中国的创业市场上,也不是最近才有人闻到肉的香味。2015年,就曾用一波互联网司法创业的小高潮。虽然很多事后证明稍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活下来的案例也纷纷证明,这个领域里,互联网人是有机会分一杯羹的。在巨头之中,腾讯很早就开始切入相关领域,而阿里巴巴和其他几家就要低调的多。(关于巨头介入的细节,大家可以搜一下“公司名+法律+互联网”,结果很有意思)

但是,稍有点遗憾的事情是,我们目前看到的项目,有很多依然脱胎于传统的企业服务公司——主要业务是合规服务。说白了,他们主要干的事情是帮小微企业办证、办照、办税并由此从事衍生的初级法律服务。这些业务虽然市场不小,但是毕竟只是互联网行业能力的初级阶段。

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和法律这两个行业会擦除更热烈的火花。

不过话说回来,互联网法院的蓬勃发展也提醒我们:

猫儿正在磨牙,有些靠偷油吃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企业,以后也要更小心一点了。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