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协会辞职报告范文模板护士辞职报告模板范文…

时间:2023-02-28 20:00:2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金融圈也似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望着投行人士、基金经理动辄年入百万,都跃跃欲试想入圈,而圈内的却又在各自的小圈子里不断地外探,在投行、公募、私募之间徘徊、跳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以来已有29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任,涉及164只基金。从原因来看,自2020年以来,基金经理在每年年初因个人原因离职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

有基金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接下来基金经理有可能因限薪跳槽到私募的人较多。“我们业内传共同富裕会限薪,基金经理工资高肯定被平均的会多,所以不少公募基金经理奔私了。”

“奔私潮”起?

董承非奔私加入睿郡资产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一直是业内频繁讨论的话题,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

近日,明星基金经理董承非离职后去向落下实锤将基金经理奔私再次拉向高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董承非基金从业资格证书的从业机构已于2月14日变为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据了解,睿郡资产也是由兴全基金原副总经理杜昌勇在2015年奔私创立,此外,兴全基金曾经的副总经理王晓明也持股睿郡资产30%的股权。自董承非加入后,业内称,昔日“兴全三剑客”杜昌勇、王晓明、董承非再次聚首。

与此同时,2月11日,拥有15年公募基金从业经验的熊志勇所成立的私募证券公司“台州明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登记。熊志勇曾为华泰资管量化投资负责人。

贝壳财经记者统计,虎年开年以来,已有29个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离职,涉及164只基金,其中不乏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经理。比如,1月8日,富国旗下老将、原基金经理刘博宣布离任,2018年7月到2022年1月其在管的富国周期优势A回报达196.79%。

工银瑞信 “电车大咖”闫思倩于今年1月15日卸任旗下基金产品,其所在管的工银瑞信新能源汽车过去3年的回报在300%左右。公告显示,闫思倩主要是因个人原因辞职。

1月28日,华安基金名将崔莹也因个人原因卸任旗下5只基金。据了解,崔莹有13年的从业经历,2015年6月开始管理第一只基金华安逆向策略混合,业绩表现优异,同时截至2021年底,其所掌管的基金规模接近250亿元。

2月9日,博时基金葛晨因个人原因离任所管理的4只基金,并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葛晨因擅长医药投资被称为博时“医药一哥”。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18年以来其所在管的一只基金业绩表现较好外,旗下还曾在管多只2021年成立的新基金,但均呈现负增长。

“限薪潮”来?

薪酬结构面临调整,“共同富裕下基金经理会限薪”

相比往年来看,2021年同期25个基金经理涉及136只基金;2020年同期26个基金经理,涉及112只基金。时间继续拉长,2019年同期和2018年同期,分别有7个、5个基金经理因为个人原因离职,均涉及30多只基金。

德邦基金首席市场分析师吴煊表示,2019年至今,公募基金行业快速扩容,基金发行数量每年都在创新高,某种程度上,基金经理这个群体的扩张速度要比基金发行的速度慢一些。这就导致了基金经理“一拖多”的现象频发,即一个基金经理旗下在管6只甚至更多的基金产品。另外,私募基金的快速发展也助推了公募基金经理的离职。

Wind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10万亿元,2019年,公募基金规模接近15万亿元,而2020年一年,公募基金规模激增5万亿元达到20万亿元,2021年,公募基金规模再次激增5万亿元达到25万亿元。公募基金数量也从2019年初的5153只上升到2021年底的9175只,增长了78.05%。

从基金经理人数来看,2019年初,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人数在1885人,而这一数据到2021年末,市场上共有基金经理2888人,相比2019年的数据增长了53.21%。

某沪上基金经理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一般年末跳槽主要受业绩压力大影响,被淘汰的情况较多。

也有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年初离职多是拿了年终奖心满意足离开。具体来看,“公奔公”、“公奔私”都是比较常见的,有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在高光期离开前往私募,也有中小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前往大型基金公司任职。

不过在他看来,2020年以来尽管离职的基金经理和涉及基金数量在上升,但占比变化不大,主要是基金经理总量在涨。

上述沪上基金经理还表示,接下来基金经理有可能因限薪跳槽到私募的人较多。“我们业内传共同富裕会限薪,基金经理工资高肯定被平均的会多,所以不少公募基金经理都会选择奔私。”

吴煊表示,限薪也是有可能的,因为现在对于基金经理的排名考核相对跟以往不太一样,薪酬结构也会相应进行调整。

“这不是全行业的变化。”吴煊表示,基金公司现在也担心基金经理会受到所谓的业绩排名这种硬性指标的影响,2020年以来,尤其是在2021年,不少基金公司也在相应进行调整,但各家基金公司采取的措施和考量维度都不太一样。

他举例表示,有的基金公司会淡化时间节点对于基金业绩的考核;有的可能会将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产品的净值回撤对业绩的稳定性做一些考核指标;甚至有的会加上基金经理对于公司的品牌宣传,包括直播渠道等软性指标。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陈莉 校对 郭利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