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
1983年走向讲台到现在,已经40年了。初涉讲台,尚为惨绿少年,弹指间,四十年过去了。回首往事,既有教育有悔的感慨,也有年华没有虚度的欣慰。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啊汇成歌。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走进四中:此情可待成追忆
1983年8月20日,我怀揣师专的毕业证书,正式走进了民勤四中的大门,那一年,我二十岁。
在教导处,接待我的是教导处主任闫好敏先生,他是我在民勤一中读高中时的政治老师。民勤四中于1979年成立后,他被调到民勤四中担任教导主任。
闫好敏主任安排我上高中的语文课,但我只想上初中的课。因为我只是大专学历,上高中课学历不达标,但闫好敏主任的安排不容置疑,我只能接受,只是感觉肩上的压力增加了很多。
接着,一位中年老师把我带领到学校行政办公区的一间单身宿舍。宿舍内,床、洗脸架、笤帚、土箕、办公桌椅等基本生活设施和办公设施都已经摆放得整整齐齐。他问我的行李在什么地方,我说:“在城里亲戚家。”他非常热情地对我说:“我现在就帮你去取。”这位中年老师出人意料的热情,令我十分惊讶和感动。
他从校园一角很快地推来了他的自行车,便和我一起走出了校园。帮我把行李取回来后,还积极帮我铺床叠放,一切安排妥当后,便笑容满面地握着我的手说:“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找我。”说完便乐呵呵地笑着走出了我的宿舍。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他的背甚至还有点驼,但他那满腔的热忱却足以让人铭感五内。
后来,我知道了这位中年老师在总务处,他的名字叫王润多。
对新分配的教师关怀备至,这是四中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四中是在原民勤二中校址上成立的完全中学,校园内的建筑物都是原民勤二中的遗产,全部为陈旧的平房,但布局十分规整。当时全校学生不足千人,教师只有六七十名。校长是赵多祝先生,副校长是高尚学先生和王家荣先生。学校设有教导处和总务处两个处室,教导处主任是闫好敏先生,总务处主任是郭致中先生。
当时语文组的老师有:李正和老师,白鹏本老师,许尔谱老师,王顺和老师,闫好俊老师,刘冬桂老师,马成祥老师,任玉俊老师,许少英老师和屈登程老师,加上初来乍到的我,共有11位老师。我和王顺和老师第一次见面便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更让我惊奇的是王顺和老师竟然脱口就叫出了我的名字。原来他就是我在师专读书时和我非常要好的一位同学的父亲。正是这种缘分,我和王老师很快成为忘年交。王老师当时50岁左右,他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知识渊博,才思敏捷,汉语言文学方面的造诣很深。教学方面有什么问题,我总是喜欢向王老师请教,而在王老师面前,总能得到我最满意的答案。王老师也经常到我的课堂进行听课指导,对我的课堂教学进行诚恳的直言不讳的评判,使我受益很深。遗憾的是王老师并非学校正式在编教师,而是四中聘请的代课教师。许向东先生1984年到四中担任校长后,积极为王顺和老师的工作问题奔走呼号,但体制内的问题总是复杂的。1987年黄羊河农场中学为王顺和老师解决了教师编制,王顺和老师便成为黄羊河农场中学的一名正式在编教师,直至退休。退休后的王顺和老师,写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
那些年,没有集体办公室,每位老师在学校里都有一间宿舍兼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等都在自己的宿舍兼办公室里进行。只有在教研组活动时间同组的老师们才能聚在一起。学校的教研组活动是每周的星期四晚自习时间,语文组的活动地点是学校的会议室。教研组的学习、评课、工作安排这类议程结束后,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非正式的沙龙式活动。大家围坐一起,谈天说地,畅所欲言。或对社会新闻发表各自的看法,或漫谈趣闻轶事。会议室里笑声迭起,其乐融融。往往是其他教研组早已结束了活动,而语文组的老师们还谈兴正浓。这种非正式的沙龙式活动,很好地交流了思想,沟通了情感,也凝聚了人心。
每年元旦,学校都要举行全校歌咏比赛,这是那些年四中的惯例。1990年元旦前夕,全校各班都在演练歌咏比赛的节目。语文组教研活动时,许尔谱老师提议说:“今年元旦歌咏比赛,我们语文组应该出个小合唱节目,这件事不要声张,只能到比赛那天突然上台,给全校一个惊喜。”这个提议通过后,语文组的10名青年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活动时间参加了小合唱的演练,许尔谱老师和白鹏本老师全程参加指导和电子琴伴奏。
记得那天是1989年12月31日,学校庆祝元旦歌咏比赛将在下午开幕。但那天天气特别寒冷,歌咏比赛在学校旗台院无法举行,便借用了县城东大街的群众剧场。在班级节目的中间时段,插入了语文组的小合唱。我们10名青年教师身着黑呢子大衣走向了舞台。唱的歌曲已忘却,指挥和电子琴伴奏是许尔谱老师。那时的黑呢子大衣是非常时髦的,语文组的青年教师有黑呢子大衣的很少,很多人包括我穿的黑呢子大衣都是临时向别人借用的。语文组的这个突如其来的小合唱让全校师生非常惊奇,因为此前的历次元旦歌咏比赛中从来没有老师们上台表演过。时任校长闫好敏先生对语文组的表现大加赞扬。
我的右手中指上一直留着一块僵硬的茧印,那是当年用铁笔刻写蜡纸留下的痕迹。那些年,给学生印制复习资料都是由老师自己命题,自己刻写。一支铁笔,一块钢板,一张蜡纸耗费了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刻写高三语文训练题,实在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由于学校文印室只有一名文印员,对印刷页码太多的高三语文训练题难以按时完成,学校便给高三语文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并配置了一台油印机。当时上高三语文课的许少英老师、屈登程老师和我便在这间办公室里备课,批改作业和进行学生复习资料的印制。许少英老师和我主要负责刻写蜡纸,屈登程老师印刷技术好,主要负责操作油印机印刷。许少英老师在课间休息时,还经常练习毛笔字,他写的“云为鹤家乡”五个大字横幅一直挂在办公室正面那斑驳陆离的墙壁上,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累并快乐着的一年时光。
岁月如梭,载满了过往。那些漂泊的记忆都幻化成了远逝的昨天,但留给人的情感总是温馨的。
初涉讲台:不用扬鞭自奋蹄
进入四中大门,校园正 中是一个圆形的花池。花池内的鲜花千娇百媚,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花池的前面,两棵幼小的槐树正在茁壮地成长着。校园东西两条马路两边和每排教室门前,都是挺拔的白杨树。高高的白杨树充满着昂扬向上的蓬勃气象,昭示着刚刚成立的四中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那些年的四中,青年教师占了很大比例。学校领导把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青年教师把专业成长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当时中师学历和大专学历的教师相对较多,青年教师大都希望离职进修,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学校领导积极顺应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诉求,尽可能地为青年教师进修争取名额。在这种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环境中,青年教师们一边勤耕教坛,一边遨游书海,读书学习的风气十分浓厚。
走上讲台伊始,我在全面复习巩固师专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的基础上,认真研读了先秦诸子百家到明清的很多国学经典著作和文字学、训诂学方面的各类专著,记写了数量可观的读书笔记。对于同样的内容,我总是找不同专家撰写的著作互相参照,以博取众家之说,达到拓宽视阈,提升能力的目的。
对知识的不懈追求,自然对书充满了强烈的购买欲望,而县城书店里很难买到专业方面的著作。那个年代的《中国青年报》上,经常会刊登图书邮购信息,于是,邮购便成为我当时买书的主要方式。那时候,工资很低,但看到自己特别向往的专业著作,总是很难克制那份强烈的渴望。为了买书,只能一再压缩必要的生活开支。我书架上一千多册专业书,基本上都是那个年代通过邮购方式买来的。
那些年,每年总会有青年教师到省内外的教育学院去进修,这是学校的安排,也是青年教师勤奋努力的结果。转眼已到了1986年,而我却连进修报考的资格都没有。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许向东校长的办公室,向许校长当面陈述我对进修的强烈愿望,希望学校安排我离职进修,至少给我一次报考的机会。许校长听了我的陈述后,微笑着对我说:“你是大专学历,暂时就不考虑进修了,让中师学历的老师先进修吧。”从许校长办公室出来后,我终于明白学校并没有安排我进修的计划,我只能以报考函授的方式来取得本科学历了。
没有重点中学的光环,也没有任何客观的优势。这是四中自成立以来就必须面对的现实。但是,四中具有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顽强拼搏精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一大批青年教师很快成熟起来。许向东校长以当时独特的远见卓识和超前的战略眼光向老师们提出了更高要求,倡导老师们不做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式的老师。要“立德、立功、立言。”这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很快,四中便涌现出了一批能研善教的学科骨干和教学名师,在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老师越来越多。研中教,教中研,以研促教成为四中校园内一道实实在在的靓丽色彩,四中的教学研究工作在全县独树一帜,学校声誉也不断向省内外扩散。
在四中校园内成长的我,自然深受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浸染,在讲坛上勤奋耕耘的同时,还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洛克、巴班斯基、叶圣陶、于漪等成了我崇拜的偶像,他们的著作给了我思想的滋润,我的教学不断地得到升华。
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当一个高水平的教师,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那个年代四中精神对我的鼓舞和激励。尽管我最终没有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高水平教师,但奋斗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快乐!
数十年过去了,当年在一起为四中创业奋斗的同仁们大都走出了四中,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或从政主宰一方,或远赴大城市成为教育家式的名师。偶尔相聚或电话相聊,总会深情地回忆当年在四中的那段令人难忘的创业时光,念念不忘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
勤工俭学:看似寻常最奇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期,勤工俭学是每年秋季必不可少的一项全校性活动,是那个年代师生的共同记忆,而挖瓜籽则是勤工俭学的主要内容,目的地是勤锋农场。
规模更为宏大的一次勤工俭学活动是1986年的仲秋时节。当时县种子公司承包了民勤县城到昌宁一段公路的土方修建工程,尖沙窝那里的一段低洼地方需要垫高路基,其他地方则需要用石子铺垫,四中便配合种子公司承包了垫路基和扫石子的任务。当时的任务分工为:高三年级200多学生在尖沙窝垫路基,高一高二年级约400学生在尖沙窝西面的戈壁滩上扫石子。我当时担任高二三班班主任,和高一高二的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学生扫石子。
虽然是仲秋时节,但那一年的秋天似乎来得早了一些,戈壁滩上秋风习习,秋草枯黄。种子公司用卡车把我们送到戈壁滩上时,天色已晚,草草吃过随身带的馍馍后,天色完全昏黑。不知为什么,拉帐篷的卡车迟迟不肯到来,全体师生只能幕天席地,在戈壁滩上拉开被子就地而卧。
天亮后,放眼一望,戈壁滩上都是花花绿绿的被窝,随即而来的是穿衣服的尴尬。参加扫石子的老师都是男性,而学生则有男生也有女生,相距又非常接近。在没有任何遮蔽的戈壁滩上,从被窝里爬起来穿衣服相互之间都未免有些尴尬。更为尴尬的是如厕问题 ,茫茫戈壁,睽睽众目,师生如厕实在成了一个非常为难的事情。
负责扫石子后勤工作的许尔谱老师划分了教师、男生和女生如厕的方位,在不同的方位找白茨墩作为遮蔽物解决如厕问题。尽管如此,如厕也需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十几顶帐篷也在戈壁滩上架设起来了。十一位老师住一顶大帐篷,学生们按照班级分男女各自住在自己的帐篷里。
巨大的露天锅台也用土坯修筑起来了,两口巨大的铁锅镶嵌在高高的锅台上面。做饭的炊事员是学生食堂的张义年师傅,所需食材都在学校里做成半成品,由种子公司的卡车运送过来。饭菜很简单,中午是烩面,晚上是黄米肉面条。做饭时,张义年师傅站在巨大的锅台上用一把铁锨做锅铲,在两口巨大的铁锅里翻来覆去地翻炒。那场面既令人惊讶,又显得十分壮观,那何止是做饭,简直就是在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
物资运输全靠种子公司的车辆,而种子公司毕竟车辆有限,后勤保障方面的很多工作都不完善。我们随车带的饮用水十分有限,而后续送水的车又难以保证按时送水,饮用水是不敢丝毫乱用的,但饭后的碗筷又不能不洗,碗筷的洗涮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难题。
许尔谱老师很快便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沙子撺碗。料想到学生不会接受这个办法,许尔谱老师站在锅台上,向学生们做动员工作:“同学们,现在水非常紧缺,我们只能保障做饭和饮用,洗碗的水实在无法提供,但碗又不能不洗,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沙子撺碗。同学们,戈壁滩上的沙子是干净的,大家克服一下暂时的困难,等送水的车来了,我们再用水洗碗。”学生们对用沙子撺碗这个闻所未闻的做法非常惊讶,迟迟不肯行动。许尔谱老师便跳下锅台,从白茨墩上用碗挖上沙子把自己的饭碗首先撺干净了,还高高地举起自己的碗让学生们观看。为了给学生做引领,老师们都纷纷用沙子开始撺碗。看到老师们都用沙子撺碗,学生们才开始接受了这个迫不得已的行为。第三天,送水的车终于来到了戈壁滩上,沙子撺碗的现象便宣告结束。
天苍苍,野茫茫。在戈壁滩上扫石子是一项十分劳累的体力活,扫好的石子还要用筛子把沙土筛掉,然后再堆成梯形状,便于种子公司的监工人员丈量。
这次勤工俭学活动大约进行了十天,每个人的脸都晒得黝黑,带着一身风尘回到学校,就像远征的将士凯旋一样高兴。
那些年的勤工俭学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办学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品质,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逐梦前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四十多年来,数任校长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几代教师赓续传统,接力奋斗。四中已经成为民勤绿洲上的一面灿烂辉煌的教育品牌!现在的四中,高楼林立,花团锦簇,不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工程,都跃升到崭新的阶段。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四中人,正意气奋发地向着更加辉煌灿烂的目标勇毅前行!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相信四中的星空会更加灿烂,四中的事业会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韦兴正 民勤四中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