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离职”,不知是盖洛普公司出品,还是民间高手制造,本人没深究。只是觉得:这又是给特定人群扣上的一顶大帽子。是不是脱胎于“精神出轨”,不得而知。
“精神离职”,个人认为应该是普通职场人,面对当下“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现实的一种被动无奈。没那么十恶不赦。请看我的道理:
批:“精神离职”表现之——放弃加倍上进:
就业难,导致很多人从事的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也就没有了加倍上进的源动力;
职场能人数不胜数,很多工作的现实就是我再怎么努力,就是竞争不过一部分同事;
赚钱的方式很多种,我认真完成本职工作,之后再干点副业贴补家用,难道有罪吗?
批:“精神离职”表现之——拒绝把上班作为生活的唯一重心
人生在世,本该如此啊!以前的老前辈以厂为家,那是因为社会娱乐诱惑太少,赚钱的门路太少,竞争的压力太小。
看看现在的诱惑:游戏、剧场、酒吧;读书会、培训会、直播会,总有一个牵动着年轻人的心。
而压力又是空前的大:年轻人从初踏社会的房贷、车贷、装修贷,再到上防老人生病,下备子女教育的中年,离了钱确实是万万不能啊。上班,怎可能再成为生活的唯一重心?除非这个班事少钱多。
时代不同了,我们评价敬业的标准为何不能与时俱进呢?
批:“精神离职”表现之——组织沉默
这是单位管理出了问题,而不应由员工来承担全部责任。因为单位“组织冷漠”,才导致员工不敢说,不愿说。这方面在国有企业内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我就是其中的亲历者。
一个海纳百川,积极进取的单位,“精神离职”的员工肯定少之又少。
最后,不得不说,“精神离职”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说明我们的单位组织和个人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问题。
正视这些问题,不遮掩,不夸大,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
但愿每个单位组织都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和效率;每个个人都能兼顾工作和生活,积极进取,心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