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龙舟协会会长辞职报告“福建省龙舟协会会长?

时间:2023-04-01 10:33:5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百年芳华,青春万岁。

今天是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的盛大日子。翻开历史的长卷,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举行。这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一个先进的青年团组织从此诞生。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向青年发出号召:“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广泛汇聚青年力量,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谱写出中国青年运动的壮美篇章。

中国共青团百年征程的起点,历史选择了广州。无论是在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年代、改革开放的燃情岁月,还是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广州始终走在前列,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活跃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州青年先后组织成立广州市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等社团,开展抗日宣传、举行游行示威、捐助军用物资以及组织武装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州的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奋战在生产劳动第一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广州,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青年来此建功立业,他们改革创新、锐意争先,全国首条志愿者服务热线、成人宣誓仪式、“大拇指”“木棉红”等,成为全国青年活动的标杆;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脚踏实地,以梦为马,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创业创优、乡村振兴等伟大实践中续写精彩的青春篇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百年前群英云集的团一大会场上,那些青春激昂的声音和奋进的精神早已融入广州青年的血脉,生生不息,赓续传承。如今,这股精神也将引领广大青年不懈奋斗,成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奔跑的主力军,为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贡献青春力量,为共青团事业争取更大荣光。(广州日报评论员 谭敏)

弄潮

两度创业 追梦湾区正当其时

“很多青年创业者都有这样的特点:乐观、向上、阳光,最重要的是不折不挠。”正如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健齿”)副总经理曾彬在双创大赛上观察到的,他本人也是一位创业者:2006年,从当时旁人看来最风光的外企管理岗离职,创办家用厨电企业,失败后考入公务员队伍;2014年,离开安稳的公务员队伍,加入中科健齿的创始团队,在广州南沙开展人生第二段创业征程。

如今,中科健齿已经从当年那个在双创大赛上答辩的中科院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发展成为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广州的“未来独角兽”。2张三类、2张二类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1张欧盟CE证书,297项专利,是对其打造出填补国内市场空白、世界一流水平的通用型牙科种植体的嘉奖。曾彬也把“青创基因”带到了企业里——设立独立事业部,提供人员、资金、平台,让年轻的科技人才拥有孵化项目的自主权。这样的探索,成功让中科健齿业务线从治疗环节延伸向检测环节。

“在我看来,今天仍是创业者的时代。”他举例,在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免租入驻期可达2年;大学生自主创业最高可贷200万元……多种政策在支撑青年追梦圆梦,在创新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身处南沙这个大湾区几何中心,让曾彬看到更多时代给予的机遇:中科健齿在香港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有望受益于大湾区政策,作为在国内申请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依据之一。“这是粤港澳三地规则对接的进步。”(方晴)

奉献

坚守一线 护士妈妈忍痛断奶

“来,张嘴,放松……”近日,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人和村,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陈芷晴正为村民进行核酸采样。陈芷晴是个“95后”,有一个刚满10个月的可爱女儿。

陈芷晴的家在白云区钟落潭镇,每天上班需要花40多分钟。去年12月,她结束产假回到医院上班。“女儿出生后,我一直坚持母乳喂养,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工作非常繁重,护士长知道我一直坚持哺乳,对我也特别照顾。”陈芷晴每天都会趁着休息时间把乳汁吸出来储存,晚上背奶回家,作为宝宝次日的口粮。

今年4月以来,广州疫情出现反复,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所在的区域先后两次被划为管控区,实施相应的管控措施,该院也成为了管控区内的定点救治医院。陈芷晴回到医院闭环管理,全身心投入到日常急救及疫情防控工作中。

“我们在ICU时的工作强度和难度都很大,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但是,我多希望能喂到宝宝两岁啊……”陈芷晴的内心陷入挣扎,最终,她忍痛断奶。

到现在,陈芷晴已经有近一个月没有抱抱宝宝了。“想孩子的时候,我就会打开手机看看家里人发给我的视频,每次打视频电话,大家都告诉我‘不用担心宝宝’。”陈芷晴翻着手机相册,只找到唯一一张她和宝宝的合影,“那还是她3个月大的时候,我们自拍的。”

自4月14日至5月7日,陈芷晴和各科室的同事们共计接诊、救治了全区封控区域内的患者4200人次,帮助街坊们解决好就医问药等一系列急难愁盼问题。(汤南 通讯员潘玉菲)

信念

因信而爱 学生给我最大鼓励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让学生喜爱思政课?”华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张永刚说,回答这个问题,源于四个字——“因信而爱”。在看似枯燥、高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上,张永刚总能侃侃而谈,俘获一届又一届学子的心。在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上,他还获得了思想政治课专项组决赛一等奖。

2014年,张永刚入职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他立足讲台、深耕课程,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抽象原理以深入浅出的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实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作为思政课老师,立德树人是首要任务,我知道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是学生们给了我最大鼓励。林丹云,两次进藏,选择去‘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发光发热。徐子明,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课后,跨专业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因为学生们的相信,也让我更加热爱这份事业,更加努力成为一名有生命温度、理论深度、价值高度的思政课老师。”

秉承“因信而爱”的教育理念,张永刚让思政课成为学生喜爱的“金课”,他所讲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也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他还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华南五省区一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3次,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张永刚表示,“我将充分结合广东优先发展教育契机和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讲好思政课,做好指路人。” (林霞虹)

科学

抗疫优化核酸检测流程创新

黄忠良是“90后”的清华大学工科博士,4月以来,他两次主动请缨,增援广州白云防疫工作,用工科系统思维优化核酸检测流程,创新性地把所需时间从9个小时压缩到了2.5小时。学以致用、科学抗疫,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呈现。

白云区人和镇明星村握手楼遍布,流动人口多,黄忠良注意到,城中村的手机信号不好,光是给居民扫码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4月中旬第一次作为黄埔区支援人员来到白云区管控区时,他就想办法提速核酸检测时间方法。

黄忠良提出,必须连夜核查清楚全村居家隔离人员的名单底册,然后提前搜集好每名居家人员的核酸码。每天进行核酸检测时,提前在村委进行扫码和配管,确保医护人员上门时仅需进行咽拭子采样,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支援第三天,他还让各个固定带队上门的志愿者走科学规划过的路线,结果,明星村11个社做核酸时间从9个小时骤降到2.5小时,整整压缩了6.5个小时,大大减轻了检测团队的压力。“熬夜了几个通宵,很值!”黄忠良很开心,过去几天的疲惫一扫而光。

据同事们反映,黄忠良平时就是个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的理工男。他本科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保研直博清华大学。毕业后,作为广州市纪委监委派驻的选调生,他来到黄埔区永和街道基层锻炼,努力在“不太难但繁复琐碎”的基层工作中找到突破解决的方法。(陈钧圣、何瑞琪)

非遗传承

让龙头体现当代价值传承

黄埔区“龙舟龙头、龙尾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张伟潮的工作室位于黄埔区下沙村的一座古色古香的祠堂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出自张伟潮之手的龙头惊鸿一瞥,深深吸引了许多人。

10岁时就能雕刻出龙舟模型,从汽修导师辞职后短短半个月就做出3个精美的龙头……伴随张伟潮在工艺之路上成长的除了天赋,还有兴趣。年轻的他,对于这门古老手艺也有许多新的理解。“作为一名传承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手上的非遗项目体现当代价值。”张伟潮说,“过去,这些手艺可能是一个人养家糊口的技能,现在则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它发光发热。”

张伟潮的手艺就是“做龙头”。他说比起制作技艺本身,他觉得更重要的是内涵,“它的文化价值体现在它的‘内容’,而不只是你在技艺上的创新,或是你能不能越做越精细。”每个村子的故事不一样,代表每条村子的龙舟自然也不一样。

很多人来找张伟潮做龙头,但他并不会简单地定制。“我想把村子的故事放进去,那就需要村民一起参与进来,去挖掘、去寻找。他们很喜欢这样。我们觉得这就让龙头变成了一个可以深入当地的文化传统,能够代代相传的载体。”

“到底什么是非遗传承人呢?我觉得我们就是一个‘信使’。”张伟潮说,“我们并不是我们所钻研的这门手艺的全部。这门手艺里,还应该有那些村民,以及许许多多参与其中的人。传承人只是通过自己的手,把其中那些文化内涵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更好地传播给大家。”(卜松竹)

匠心打磨

年轻人当上“老师傅” 坚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仍有一些人坚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其中就包括像陈泽锟这样坚守红木家具制作技艺的年轻人。年仅25岁的他,已与木头打交道10年,是家中工厂最年轻的“老师傅”。

陈泽锟出生在白云区江高镇大岭村,村里很多人都从事红木家具制作,包括陈泽锟的父亲。一件红木家具的完成,要经历开料、放样、划线、加工、组装、打磨、成形等十几道工序,其中开料又是个“力气活”,但陈泽锟一点都不觉得累,还越干越开心。

2015年,陈泽锟报读了广州轻工技师学院工艺美术专业,在学校里,陈泽锟得到了系统的学习,并在老师的推荐下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凭借过硬的木工基础,经过层层选拔,他获得代表中国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精细木工项目的资格,最终斩获优胜奖。

世界技能大赛给陈泽锟带来了先进的国际标准——精细木工项目主要考核作品的精细度,在保证作品完成度的同时,误差不能超过0.3毫米,有的地方甚至要求误差不超过0.15毫米。在他看来,机械化生产的工业时代,传统木匠的就业空间虽有所压缩,但也凸显了高端定制产品的价值。为此,陈泽锟创立了木艺文化公司,主打高端定制红木产品,要求每个产品都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制作。陈泽锟还把先进标准用于改良传统工艺,如把摇椅的榫卯结构,由传统的掌口榫改为燕尾榫等。

“我想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这个职业是有前景的。”陈泽锟说,现在正在筹备培训班,希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木工、喜欢木工。(何颖思)

扎根乡村

她独创香甜玫瑰柑拼搏

“90后”的邓迪方是土生土长的从化女孩。2015年,她留学归来,种起了玫瑰柑。面对众人疑惑的目光,她回应:“留学生回乡种果怎么了?行行有翘楚。”

2015年,邓迪方从国外引进了一款柑,对其进行改良,以玫瑰残渣和牛粪结合作为有机肥料培育柑,取名为玫瑰柑。同年12月,邓迪方租下1500亩地种植玫瑰柑,2017年底,首批玫瑰柑树产出了60万斤果子。

留学时,邓迪方学的是市场营销。首批玫瑰柑收成的时节,读书学到的知识都派上了用场。在果子上市前,邓迪方就开始对接线上、线下不同的销售渠道。凭借质量优势,60多万斤玫瑰柑投入市场大受食客欢迎。第一批果子收入上百万元。这些成绩让周边的农户看到了样板,之后邓迪方的推广之路越走越顺利。

2020年,从化玫瑰柑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去年,邓迪方更是获得了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的荣誉。以一颗柑子为核心,邓迪方创建了集农业、旅游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UMIZZ柑橘星球。

最近这两年,她还忙着推动玫瑰柑深加工。随着玫瑰柑基地逐步成熟,如今,基地每年能带动农民就业近万人次,其中果场长工人均收入超过3.6万元/年。而邓迪方组织的合作社带动农户达350户。

5月,玫瑰柑的果期已过,邓迪方仍然忙个不停,她正和团队一起研发以玫瑰柑为原料的预制菜式。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邓迪方选择扎根乡村,她最大的愿望是将一颗果子做成品牌,做成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何钻莹)

统筹/陶开河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谭敏、方晴、汤南、林霞虹、陈钧圣、何瑞琪、卜松竹、何颖思、何钻莹 通讯员 潘玉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波、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雅诗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