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酒吧老板辞职报告怎么写〕遇到老板不公平…

时间:2023-04-12 03:20:06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5月9日傍晚,69岁的文在寅走出了青瓦台,这是他第四次与之告别,也或许是最后一次。

“出身贫寒,起于微末。”原本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文在寅,19年前受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之托踏入青瓦台,四进四出。

多年来,他一直带着一张纸,那是卢武铉的遗书。文在寅握住了青瓦台的最高权杖,抱着“愿为江水,与君相逢”的信念,将挚友曾经承载的重担扛到了自己身上。

带着街头烛光集会的抗议成果上台,文在寅掌舵下“烛光政府”航行5年,从朝鲜半岛一触即发的战争怒火,到新冠疫情席卷而来的风暴,再到司法改革引发的政坛地震,波折丛生。“我们和国民共同站在激荡的世界史中心,连续度过了多次国家危机。韩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先导国家。”文在寅在9日的卸任演讲中说道。

文在寅卸任演讲 青瓦台在线直播截图

临近卸任,文在寅的民调支持率达到45%,人气领跑韩国历任总统,但也留下诸多遗憾——暴涨的房价、激化的性别矛盾和待完成的终战宣言……

文在寅已表明心意,卸任后不参与政治,重返平凡人的生活,将和妻子一道去往位于庆尚南道的梁山市,在乡下私宅养老。不过,他给韩国带来的“烛光”还将继续照耀一些人。

使命

“您已经摆脱了命运,获得了自由,但我却依然要在您所留下的课题中小心前行。”这是文在寅在自传的最后对卢武铉所说的话。对他而言,上述课题既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

卢武铉(左)与文在寅(右)合影。

文在寅上任一年左右,韩国前总统李明博站上了庭审席,那一天恰好是卢武铉去世9周年纪念日。巧合的是,一年前同日,前总统朴槿惠也首次出庭受审。

李明博曾发声明,抨击检方对其的调查是“对卢武铉之死的政治报复”。对此,向来温和待人的文在寅罕见措辞强硬地怒斥:“拿卢武铉的死说三道四,说成是‘政治报复’,我实在是愤怒难平。”

李明博在贪污受贿案终审中被判刑17年入狱,当时坐镇指挥调查李明博案和朴槿惠案的尹锡悦受到文在寅的赏识,2019年7月从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厅长破格升职为检察总长。

韩联社称,当时朝野对尹锡悦获任意见不一,未能提交听证报告,文在寅不顾反对行使任命权,目标在于力推以调整检警侦查权为核心的司法改革。

很多政治学专家认为,对卢武铉的调查一事暴露了韩国政体中缺乏对总统与司法部门的监督与制衡,尤其是检察机关权力过大。文在寅也因此将检察机关的“权力改革”作为首要施政任务,执行到了任期的最后一刻。

改革不可避免地触及利益集团的核心要害,激化政党内部斗争。2020年,文在寅因任命丑闻缠身的法务部长曹国而被要求下台,随后也因法检两大干将互搏的混乱公开向国民致歉。

今年5月3日,在文政府召开的最后一次国务会议上,旨在大幅限制检方侦查权的两项修订案《检察厅法》和《刑事诉讼法》获批通过,文在寅最后一次敲击议事棒。他说,本届政府承载“烛光政府”的时代使命,在权力机构的制度改革上取得巨大成果。

5月3日,文在寅在任期最后一次国务会议上正在敲击议事棒。 韩民族日报 图

韩国检方痛批文在寅此举意在“自保”,认为他削弱检方权力,是为了避免卸任后遭到“清算”。他曾在一档对话节目中回应,强调检察系统改革的必要性,“不能由特定的人垄断韩国的正义。”

2019年,韩国男团BigBang前成员李胜利夜店事件在韩国社会掀起巨浪,夜店涉黄赌毒、性暴力,并存在警方保护伞的事情被曝光,还牵出了已故艺人张紫妍自杀案,韩国政商勾结和财阀势力黑幕被层层揭开。

在听取有关李胜利夜店事件以及张紫妍自杀事件的报告后,文在寅下达指示,“赌上警方和检方的命运彻查真相。”他直言,若无法查明社会特权阶层内发生的事件真相,社会就不是正义社会。

最终李胜利被判3年监禁并被罚款,韩国许多民众抱怨刑罚过轻,背后的财阀也未露出真身。不过,文在寅挑战特权阶层的姿态使其支持率在短时间内显著上升,并且将焦点对准了财阀。

转身

文在寅上台后多次表态,将整治财阀、铲除官商勾结,以朴槿惠“亲信干政”事件为契机,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被韩国检方调查,2021年1月被判处2年6个月有期徒刑,且被当庭逮捕入狱。

李在镕的入狱被视作文在寅改革财阀的标志性成果,但“烛光市民”对总统的信任仅维持了207天。2021年8月,身着西装的李在镕一脸平静地走出首尔看守所,他被假释了。

韩国多达1056个民间组织共同发声,谴责文在寅政府“背弃民众的愿望,让财阀凌驾于法律之上。”有韩国网友引用电影《寄生虫》中的经典台词嘲讽,“钱就是熨斗,把一切都烫平了。”

面对排山倒海的质疑声,青瓦台首席秘书说,文在寅总统清楚大家对李在镕获假释意见不一,也有很多民众希望让李在镕发挥在半导体与疫苗领域的积极作用。“这是为了国家利益而作出的选择。”

的确,那时的文在寅已不再是当初参与反维新民主化运动的大学生,也不再是那个参与韩国6月民主抗争的人权律师,他还有太多民意之外的顾虑。

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韩国,文在寅打造“K防疫”,初期在没有实施大规模封锁的情况下控制住了疫情,但后期政策不断调整饱受争议,经济受损问题也日益凸显。三星集团总收入约占韩国GDP总量的20%,自李在镕被拘留的2017年起,该集团多项业务受影响,三星在美投资的一些重要决定有待李在镕点头,这对美韩半导体合作至关重要。

而令文在寅更为忧愁的是,执政党共同民主党在2021年首尔和釜山的两场市长补选中惨败,为了下一届总统选举,他不得不改善与财界的关系。去年12月,文在寅邀请包括李在镕在内的6家企业集团掌门共进午餐,只字不提政治。

2021年12月27日,在青瓦台,文在寅与李在镕握手。

重重压力下,文在寅挑战财阀的诺言愈发苍白,而他同样无力兑现的还有“居者有其屋”的承诺。

今年2月在接受世界七大通讯社联合采访时,文在寅表示,任期内最遗憾的是房地产政策,本应更早进行大规模供给。而在上任时,他将高房价问题归咎于上一届政府,对于调控楼市信心满满,“政府宣布的房地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有力措施,我的口袋里还有很多东西。”

五年内陆续出台20余项政策,文在寅掏空了口袋,韩国房价却陷入“越调越涨”的怪圈。韩联社报道称,2021年韩国首都圈房价猛涨近18%,时隔15年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

更令民众感到失望的是,媒体曝光韩国公职人员参与房地产投机,数额巨大,甚至连青瓦台反腐败秘书都被指涉案而辞职。随后,文在寅在一次国务会议上说,“这让诚实生活的国民产生巨大的虚脱感和失望。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韩国社会的腐败结构。”

文在寅自己为建新宅一度贷款,今年年初卖掉旧宅才得以偿还债务。他到任期尾声才意识到,房地产的黑暗触角盘根错节,远不是他口袋里的东西所能解决的,于是一次又一次对公众道歉。

韩国中下阶层无住房选民幡然醒悟,他们对文在寅一直以来的期待无疾而终。而文在寅可能也有类似的心情,他的期待则是缓和南北关系。

遗憾

作为韩国总统,文在寅最瞩目的高光和遗憾都与朝鲜有关。

“金委员长来到南边了,我什么时候可以去北边呢?”

“那么,就现在过去吧?”

发生于2018年4月27日的这段对话创造了历史,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手挽手越过了朝韩军事分界线。

2018年4月27日,金正恩从板门店跨越军事分界线,与韩国总统文在寅握手。

2018年从春至夏,文在寅三度与金正恩会面,热情拥抱、驱车环游、共同进餐、一对一会谈,先后发表《板门店宣言》和《九一九军事协议》,承诺建立和平和解与繁荣的韩朝关系。南北关系迅速回暖,文在寅的喜悦溢于言表,但他也很清楚,朝鲜半岛局势中最大的变量是美国。

戴上“说客”的面具,文在寅在美朝之间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2018年5月首次“金特会”落幕后,为推进谈判进程,他赴美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一方面传达金正恩有弃核的意志,并试图说服特朗普减轻对朝制裁。

同时应对两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文在寅进行着危险的“赌博游戏”,在建立互信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之间周旋。然而,朝美对话并未走上正常轨道,朝鲜也逐渐不再响应文在寅的提议。

2019年河内朝美首脑会谈不欢而散后,韩朝关系急转直下,文在寅的对朝政策进一步受到质疑。即便如此,在任期仅剩不到一年之际,文在寅在去年9月的联大会议上再次提议由韩、朝、美,或韩、朝、美、中发表终战宣言,正式结束半岛战争。

在不同场合频频提议发表朝鲜半岛终战宣言,文在寅执着地想在韩朝关系上留下遗产,他最后在今年4月20日给金正恩的亲笔信中写道:“我愿意在卸任后仍将与朝方一道争取韩朝之间的各项宣言,成为朝鲜半岛统一的基石。”

文在寅的这份执着遭受了不少抨击。当时还是总统候选人的尹锡悦2月在《外交事务》上发文批评文在寅政府的外交政策,“几乎所有外交力量都集中在改善对朝关系上,这种内向外交缩小了韩国在国际社会上的作用。”这使韩美同盟发生了动摇。

从特朗普到现任总统拜登,美国试图拉拢韩国加入其所谓的“印太战略”,而文在寅政府意兴阑珊。

另一方面,此前中韩关系一度因“萨德”问题陷入低谷,文在寅执政后做出“三不”承诺,使双边关系缓缓回暖。他曾表态,韩美关系和韩中关系对韩国来说同等重要。

2017年文在寅访华时与夫人在北京一家早餐店里吃油条喝豆浆。 视觉中国 图

夹在中美之间是不争的事实,但文在寅并不认为韩国是“受害者”身份,他4月在韩国JTBC电视台节目中说:“不要认为(韩国)仅仅是夹在强国中间的虾米,现在韩国已经到了海豚的程度。”

卸任之际,文在寅对韩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感到自豪。他在执政的最后一天,呼吁新政府继承发展往届成果,续写成功历史。而继任总统尹锡悦为显亲民已拒绝入住青瓦台,选择将办公室迁至龙山区。

5月9日暮色降临,青瓦台人去楼空,文在寅5年总统生涯画上句号。

责任编辑:张无为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刘威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