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打工人已正式开工,不过有的人上班、有的人跳槽。但这是一个跳槽的好时机吗?为什么很多人选择这个时间跳槽呢?有必要跳槽吗?升职加薪比例如何选择?来看看这篇文章中作者的分析吧!
春节过完,有的人上班,有的人跳槽。
有些人因为年前岗位变动被“离职”,有些人已经开始投简历,暗戳戳地联系下家。
在知乎、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平台上,关于裁员以及裁员赔偿的帖子随地可见。有吐槽的、有猝不及防的、有迷茫的,甚至还有庆幸的。
而相对于被裁员,有计划的职场人已经在准备,企图赶上年后跳槽离职潮,突破职业“瓶颈期”,换上一份更好的工作。
有趣的是,虽然想要跳槽的心按捺不住,但职场人仍然会因为跳槽的时机左右为难。
大多数职场人都会选择在拿到年终奖后,趁新的一轮金三银四招聘旺季跳槽。
这既是职场惯例,也是社会现状。
但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跳槽不一定是个可以任性做出的决定。
你,打算跳槽吗?
01 从“升职加薪”到“跳槽加薪”
根据《2022职场人跳槽调查报告(前三季度)》显示:
- 2022年职场人员流动率较去年同期减缓,裸辞率大幅下降。
- 73.2%的受访者所在公司的员工跳槽比例小于10.0%,2021年同期调查的这一比例为65.2%。
- 17.5%的受访者所在公司的员工跳槽比例小于1.0%,2021年同期调查的这一比例为13.2%。
打工人为什么喜欢跳槽?
成年人衡量利弊,在晋升空间、岗位职责、涨薪频次等很多因素中纠结。
涨薪速度追不上工作量增加,也赶不上自身承担责任。
根据猎聘数据显示,职场人跳槽原因中,有62%的人是为了“想要更多的钱”,48%的人则是想要“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也可以说,跳槽大都是因为,年末是现实与期望不符合爆发的高峰期。
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升职加薪并没有如期望中到来。
另一方面,在职场上,调整心态或许也能够与领导和平共处,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改变了自己前提下的。
然而这对于职场人心理上的痛苦,是十分明显的。
除此之外,跳槽其实也取决于职场人自我认知的成熟度。
据58同城数据显示,春节后,48%的职场人有换工作的打算,其中58%的职场人选择在同行内跳槽,31%的职场人会考虑更换行业。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历年的跳槽数据来看,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从90后到95后,再到如今的00后。
根据后浪研究所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已工作的00后人均跳槽0.5次,换句话说,00后中每2人中就有1人有跳槽经历。细化到跳槽次数后还能发现:有20%已工作的00后已经跳槽过2次。
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90后人均跳槽次数达到了2.4次,结合工作年限来看,平均每过3-4年就会换一次工作。
不甘于“稳定”的年轻人们,在一次次跳槽中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似乎对于大部分年轻人而言,找工作、换工作就像找对象、换对象,对比尝试后才能遇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
说起对工作的不满,年轻人们各有各的心酸。
但能让他们下定决心跳槽的原因,还是无外乎那么几个。
工作无聊,没成就感、领导脾气古怪,难以相处;同事太卷,竞争压力大;加班过多,身心俱疲……
俗话说得好,跳得好,自然能发展得更好;跳得不好,就等同于跳坑。
于是避免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年轻人需要明白的是,跳槽不是“跳工资”,而是跳“职业发展”。
02 跳槽真的有必要吗?
关于年轻人为什么跳槽这个问题,原因实际上可以分为五大类:
- 有人希望薪资水平能和能力水平匹配,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出现薪资倒挂,内心愤愤不平。
- 有人期待工作能力获得成长,但目前每天干的都是“体力活”,觉得太Low不符合自己的段位,想换个平台大展身手。
- 有人要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持久的加班超量的工作,让人感觉身心俱疲。
- 有人看不惯上级无能且偏心,遂产生离职跳槽的念头。
- 有人渴望获得亲友好友的支持,但长期独自在外打拼,让人感到无比孤单。
对于个性突出的95后,“职业人格工蚁化”和“主体人格鲜明化”的冲突更加激烈,他们更加青睐既能激发兴趣,又能提供和实现个人意义的工作。
“不要成为完成任务的工具人”,这种认知在95后中尤为强烈。
甚至可以说,在充分接触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年轻人对自己向往的工作越来越清晰,又或者是说,在当下工作中,年轻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资源优势,进而不愿意继续留在原来的公司发展。
当然,每个人对工作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跳槽时对新工作的考量自然也不同。
年轻人如何确定跳槽有必要性,才是位于整个跳槽事件的重心。
作家李尚龙在《要么出众,要么出局》中写过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离开平台剩下的,才是你的本事。”
说到底,大多数人都很难把个人能力带来的成就,从整体中隔离出来,所谓的个人成绩,只不过是自身与公司之间互相成就的结果。
在跳槽这件事情上,如何准确的把握跳槽后加薪的幅度十分重要。
网上许多有关“跳槽”的攻略里,博主们都会反复提醒一件事:跳槽是个技术活。
翻看各个职场社区,类似的话题永远不缺乏讨论和互动。
关于“跳槽时多大的涨薪幅度较为合理”的知乎问题下,HR和猎头们不约而同地分享了一条涨薪标准。
“同城跳槽涨幅一般在10%—30%,异地跳槽可以到20%—50%”。
一个普通资历的职场人,能拿到30%的涨薪幅度已属不易。
甚至还需要思考到,在跳槽加薪之后,一年时间内你都要接受没有涨薪的可能,如果在工作一年半载后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理想的时候,再次跳槽已经无法利益最大化了。
如果在薪资涨幅不高,更没有任何职级的情况下选择了跳槽,也只是便宜了对方公司,在对方公司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了一个对口人才的同时,你也贱卖了自己。
此外,更需要注意的是,企图通过跳槽换一个轻松的工作来缓解压力的方式,大No特No。
根据《心理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不断地试图通过跳槽来缓解职业倦怠,并不是很好的方式。
因为在兜兜转转之后就会发现,事少钱多都是幻想,跳槽涨薪全是奢望。
毕竟成为打工人之后终于认清现实,我们的最大梦想不是一夜暴富进入高端局,而是一键退休结束游戏。
03 跳槽的人会后悔吗?
有的人跳槽涨薪,有的人却选择降薪跳槽。
深圳28岁的小米年前还在公关公司月薪15000,年后打算跳槽到媒体公司做兼职活动执行,上班时间固定8小时没有加班,薪资只有8000,降了接近一半。
但她说这是花钱买生活,买健康。过去几年,她的职场路径和其他来深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是一条上扬的直线,高收入背后的压力藏在每一个加班的夜里。
年前连续高强度加班后,小米突然晕倒在公司,改变了她的想法,于是决定跳槽。
在当下的职场环境中,决定降薪跳槽,需要更大的勇气。
降薪表面看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愿意接受降薪跳槽呢?
事实是,宁可降薪也要离开原来的工作环境的并不少。
离开某头部大厂入职国企的朱朱在社交平台分享:
“自从降薪入职了新公司,就有一种凡事尽职即可的感觉,根本不愿意承担更重的活,卷一下都觉得亏。”
早前调研数据显示,超一半程序员愿意降薪跳槽,原因大多是希望用相对低的薪资,换一个平静健康的心态。
很多人说以前那份工作多出来的薪资,大概是用来买走自己的快乐。
降薪了,快乐回来了,但他们也想说,为了降薪而降薪不一定会给生活带来多大改善,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跳槽后,真的会变好吗?
工信部曾对2224家企业约9.3万个岗位需求做过调研,结果发现,算法研究岗、应用开发岗等技术型岗位人才缺口巨大,供需比分别只有 0.13、0.17。
技术岗员工跳槽频繁很正常,但非缺口类人才的每一次跳槽,都存在降薪甚至失业的风险。
另外对于打工人来说,跳槽者处在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跳槽是一个技术活。跳成功了,升职加薪。跳失败了,原地踏步甚至退步,只在简历上留下3个月、5个月、9个月,千疮百孔的过往。
参考资料:
- 人力资源分享汇:收拾一下,年后跳槽
- 厚昌营销学院:年后跳槽指南:进大厂还是小公司
- 奴隶社会:不升职也没加薪,还累成狗的职场,年后想跳槽吗?
- 谷雨数据:跳槽涨薪30%?现在还这样想就太天真了
作者:永遇乐;编辑:杨武
来源公众号:互联网那些事(ID:hlw0823),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互联网那些事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