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思来想去还是选择加入自媒体,因为总有话是不能在朋友圈说的,也不喜欢总是花式屏蔽人。
先做个大概的自我介绍。本人是18年毕业于双非二本院校的五年制建筑学,因为不喜欢设计院呆板的工作方式,大五实习直接选择了室内设计,又因为不喜欢半设计半销售地方式去市场低价抢单,毕业阴差阳错入了中建某局的技术岗,base杭州,稀里糊涂干了四年,于2022年1月底辞职,转行大数据的数据开发。
说来我也是在建筑行业中把乙方混了个遍了,从设计到施工,但是这个行业,你们懂的,悲伤的故事千万种但都是同一个基调:加班、无规律的作息、响个不停的手机、改不完的图纸、应付不完的检查或者是甲方的无理要求,最难受的还有异地恋或者异地分居的家庭,给这一代或者下一代带来情感上、生活体验上的缺失。。。
好了,回到正文。
先说说我是怎么在毕业的时候转行进入土木的吧。18年快毕业的时候,有一场校园招聘,我无意中看到了中建某局的名字,那也是我们这样的双非学校第一次看到央企来招聘,好奇心驱使,去了招聘现场。选择他们主要还是因为感觉条件还是给的太好了。。。当时给出的条件是毕业之年转正后年薪15W+,对于没见过什么市面的学生来说,这个价码诱惑太大,想了想就去了。
再说说在工地的四年生活。我在工地的四年时间,有接近3年是在没什么人的山里,还有半年时间是在封闭的投标场所参与做标或者准备资料评奖(你懂)。对我一个单身刚出社会的青年而言,待在清苦的山里其实也没什么,无所牵挂也就是埋头工作,想着三总五项能混出个人样。
第一个项目,在某海岛上
第一个任务,指挥挖机修路
作为一个技术员,工作作息也是每天7.30-11.30//下午2.00-5.30,事实上每天都是需要加班的,我刚进项目第一天总工就告诉我了“晚上不要乱跑,没事也要来办公室加班,坚持加班到9点,没工作就学习”。说实话,当时我小小的脑袋一万个问好,我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没事也要加班,后来才知道,是为了坐在那里 等待可能从施工人员送来的现场问题反馈,或者单纯只是为了满足领导的个人表现欲望,显得本部门的人员很“敬职敬业”。
员工述职
山里的日子很清苦,工地距离村落或者小镇尚有五六公里路,就是这几公里路,显得那么与世隔绝,放眼望去一片田野或是树林。夏日炎炎时,楼房未起,尚无遮荫之所,猛烈的阳光能直接把人晒脱皮,亲身感受了几回,不好受;冬日寒风凛冽,看不清远方的迷雾中,好似只有你一个人在感受寒气,像是整个行业的恶意都化作刀片在向你刮来,一刀一刀在皮肤上,一寸一寸在心里。
第三个项目,某山里
炎炎夏日下的我
当然,在城市里的项目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入职第二年有幸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杭州,还在主城区。但是这种“回家”的喜悦感也没有坚持多久,你会发现即便是在城市中,你的工作和生活还是会因为这份特殊的职业搅和在一起,上班是两点一线,生活干脆是原地踏步。双休是不存在的,单休还是在项目不紧张的情况下的轮班才有的。这一天的单休,是身在城市项目的人,唯一的慰藉,这一天可终于可以出门体验这个世界的精彩,但是,心理上还是个局外人,看到大街上百花争艳的美女、姹紫嫣红的城市夜景,你会迷失在一种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幻觉中,这大概就是前辈们常说的“工地干久了,回到城市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是啊,工地就是一个隔离出来的小社会,圈子小、范围小。
以上都是从个人的部分体验来看的,其实还有很多,比如项目结束后会遇到什么新项目、会遇到什么项目经理、会有一个什么新的工作氛围都是随机的未知数,再比如遇到什么样的甲方、或者什么样的政府领导,都是随机,一切都是未知数,唯一能在自己手上掌握的,就是离职。
当然,这些体验都是基于一个普通家庭的普通学生(比如我)才会有的。国企、央企特色当然有,裙带关系进来的个别领导,生活其实还挺惬意的。关系越硬的,越是不用担心被调离项目甚至裁员。这也不展开说了,各位了解便可。
总的来说,待在工地是一个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三代的职业。
从当前这一辈来看,因为职业的原因,注定漂泊,不能和家人常聚是定数,我也见过女员工带着老人一起在工地带孩子的(男员工没有硬关系的话也没法保证和妻子一个项目),这样全家漂泊。
从孩子这一辈来看,童年肯定是残缺,不能经常见到父母,甚至上学的过程中还会因为父母换项目而换学校。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损失了一大笔精神财富。也会间接地影响再往下地后一辈孩子。
我也不是完全抵触土木行业,每个行业都需要有人来干,但是具体什么人来干,给什么样的条件来干、给什么样的工作氛围来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希望各位有选择地人,能慎重考虑,能有更好的选择,就不要选择漂泊的职业。
最后,因为实在受不了因为各种报表带来的“软禁”效果(因为有每日报表工作的存在,即便再周末,你的自由活动范围就肯定不可能太远,随时准备返回工地拍照什么的),还有各种改不完的深化图纸、施工计划、应付不完的检查,本人于今年1月底提请离职,正式脱离建筑行业,响应国家号召,备选了两条出路,一个是人才竞争格局对应的猎头方向(考虑的医药猎头),另一个是数据经济时代对应的大数据方向。
我转行的第一份工作确实选择的医药猎头,保底月薪7000(杭州某头部猎头公司),但是干了2天还是离职了,实在是正确的岗位、错误的选择时机,第二天上手打电话(初期就是纯电销)的时候,感觉像灵魂被撕裂,那种无法名状的痛苦让我果断提出离职。
后阴差阳错去了深圳参加培训班,培训班很坑,说是什么企业合作blablabla,听的以为是包分配工作似的,去了以后才知道进了坑,老师的教育水平确实一般。但是好在是拿到offer才交钱,就去了。学了一个半月,正式宣告入门了IT行业的数据领域。
后来是找了个外包公司,进了银行业工作。后续的如果大家想听我可以再补充,今天先说这么多。。。。
跑路了兄弟们,现在在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