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辞职报告 正文
『报刊编辑辞职报告怎么写』英语报刊阅读报告怎么写…

时间:2023-05-07 16:35:19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YCY会计人访谈是一个系列,访谈的目的是”展示和记录会计人星光“,访谈的是有时代代表性,有闪亮点的普通会计人,访谈是公益性的。YCY会计行业观察在以前做的访谈都是通过书面方式来做。在2022年改为先在腾讯会议室分享和答问互动,再整理为文字稿的方式。本访谈已经访谈多人,纳入计划访谈的有多人。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推荐或自荐访谈嘉宾。具体情况可点击标题下方的合集标签了解。

YCY会计人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享嘉宾围绕相关的会计职场经历与见闻,就“我是谁””我在做什么“”我在想什么““我看到了什么”四类问题做分享。(详细问题请见附表)

2、就与会人员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


本期的访谈在2022年6月25日下午举行,访谈和互动总共约七十五分钟。如下为本次分享的主要关键字。


如下为本次访谈的精要整理,经过本人审核确认。本文版权归访谈双方所有,写作者尹成彦仅为标注原创需要。


我是

我在《财会通讯》做编辑满17年了,今年是进入第十八年。我是转行的,我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的化学专业,在电力行业工作了将近8年的时间,后来是因为家庭方面的原因把原来的工作辞掉了。辞职之前,我已经利用业余时间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修会计自考本科学位并顺利拿到会计专业第二学位。后来考了中南财大的研究生,2005年毕业后就到了《财会通讯》编辑部。我到杂志社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属于新老交替的一个节点,那时候老的主编、老的编辑们也都在。

现在出去开会什么的,用纸质名片的机会很少,都是扫微信了。不过我的微信一般是处于关闭加好友状态的。名片上也就是职称、职务。在单位,年轻人一般习惯叫我熊姐,外部的人叫熊老师的还是比较多,也有一些叫熊主编的,其实我不是太希望别人这样称呼,我觉得就像熊老师这类称呼更容易让我接受一些。

我是一个比较随性的人,也说不上对工作有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追求或者说职业目标之类的。就是对自己要求不断的学习,工作必须得认真细心,本职工作不能落下一点点。我对工作质量要求还是有一定高度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并不是说就完全放任自己。从原单位离职后,重新跨入一个全新的行业,之前的专业积累几乎全部归零。虽然在读研期间也曾动过考CPA的念头,但,终究还是因为动力和压力不够,且自己也畏难,放弃了考试。而在工作之后,虽然单位对职称这块也没有太明确的强行要求,但,我自己还是按步就班把会计专业和出版专业的职称都考到了副高。

我的座右铭是“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这个是我一直遵循的一个原则,工作中、生活中都是这样。这句话挺耳熟,很多人可能都是按着这样一个准则在行事。

据我大概的了解,现在还在出版的我们财会类专业期刊还剩下不到50种,如果算上其他专业报刊里面的财会专业编辑的话,我估计不到300个人,这是很小众的一个群体。不过我们接触的财会群体挺大的。这个群体的年龄我没统计过,我接触的40~50岁的比较多,最近几年30~40岁这个区间的编辑我估计占了可能有一半了,总体的平均年龄可能在35岁左右。

(本期嘉宾的案头)


我在做

财会杂志是反映学科前沿热点、发布一些前沿学术成果的一个平台。还是挺有价值的。作为财会杂志的编辑,也能够由此对学科前沿有一个把握,我们接触的对象大部分都是具有一定学术层次的学者,或者是能上升到一定理论层次的实务工作者。

作为财会杂志编辑,我们谈不上是财会专家,但我们对于学科体系要有一个完整的把握,有一个泛式的了解,要有宽广的视野,另外就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能力。

做一名财会编辑对个人的专业素养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够跟进了解包括会计准则制度在内的财经法规变化。这是编辑审稿的基础知识。期刊不同于教材或报纸,期刊文章要有深度,也要有新意。很成熟的一个东西如果没有新意就不能算是好的期刊文章。

我们是早上8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工作时间内节奏自己把握。但是在7、8、9三个月我们有杂志编辑之外的其他工作任务的时候,就可能经常性的加班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一、十二点,周末我也可能都要加班。

这个工作的乐趣在于能够让我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习惯。

我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浏览几个网站,如财政部、证监会、会计准则委员会等网站,IASB的等国际上的一些主流财会类网站我也会定期的去浏览。我需要了解国内外的一些重大的财经政策动向。这是基于工作需求的学习,这个习惯让我有充实感,可以积累知识,不会太落后于这个时代。

这个工作最大的便利还是对工作时间的安排上很有自主性。我们的工作的时间节点很强,必须按既定出刊周期出刊,各流程上的工作都必须完成。但是在这个时间节点内,个人的时间分配又是非常自由的。

我进编辑部后大概10多年的时间里面,我的薪水,也就是我所有的收入都在5000以下,你们可能不相信。这在武汉是一个平均水平。不过最近几年,我们的收入有了一个稳步的提升。那是因为我们以前按事业单位的老体制来套的,2018年是参考同类的企业做了一个接轨,在工资体制上做了一个大的改革,这主要是得益于我们领导的决策魄力,也给我们员工带来了很大的一个福利改善。

这个工作的职业病是颈椎病、肩颈疼这样的,还有眼睛也比较辛苦,因为每天不停的看纸质的、电子的文档,很少中间休息,着急的时候有稿子发手机上也要在手机上看一看。还有一个职业病就是喜欢给人挑错字,看新闻都能把字幕上的错字给一眼看出来。

编辑的工作主要是编排、校对、审稿。我现在编排、校对做得少了,我主要的工作是审稿,这要花差不多一半多的时间。还有一块就是跟专家、跟行业主管部门等的沟通协调,这一块也占了我相当多的时间。其他还有期刊年检年报数据报送,培训安排等,工作杂事比较多,管理方面也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

我们杂志的自由来稿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重,杂志的主要工作流程是收稿、审稿(包括初审、二审、三审、终审),审稿之后大概确定下来哪些稿件是可以录用的,哪些稿件是需要修改的。之后是栏目的配稿,配稿之后是初编、排版、一校二校三校,这就是严格按照新闻出版署的这套编校流程来做;然后是跟作者的清样确认,最后就是出版印刷。

编辑和出刊一般是要提前2-3个月的,比如现在已经在做8月份9月份的刊了。所以期刊是有一定的存稿量的,而且还要考虑栏目之间的主题搭配和组稿配稿问题。一般会有6到8个月的存稿量。


做一个合格财会编辑,我认为至少应是一个财会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才可以达到要求。当然实际工作也不一定能够满足得了这要求,但入职之后也可能会有一些后续的提升,比如去读MPAcc之类的。

做财会杂志编辑的能力知识要求,是要对财会专业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必须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仅仅靠学校习得的知识,是远远做不到一个优秀编辑的。此外是要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还要有比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编辑沟通的对象不止是作者,也包括了读者。

做好财会编辑的关键点,我认为首先是要静得下心来,性格活跃、毛躁的人不能适合这样一个长期伏案工作;其他还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要认真和细心,这几个关键点都是不可缺少的。

财会杂志编辑我的了解情况,女性还是占优势。

除了碎片化针对性的泛式学习,另外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听学术报告来深入的了解一些话题和学术热点。此外我还会通过阅读一些专业论文来深入了解。以及通过参加一些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开题和毕业答辩工作中,对其他评审专家意见的学习,也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我在审稿中的视野。在编辑专业方面也要学习,每年有强制性的出版行业继续教育培训。

知网是财会杂志编辑的常用网站,我觉得它是目前国内学术期刊领域文献收录最全的一个库。我习惯在这里搜学术论文。如果审稿碰到对一些学术观点拿不准的地方或认为观点有争议的地方,我就会在知网搜一些权威的论文来进行深度的了解学习。

对会计行业资讯了解,少不了看中国会计视野网,我是从入职到现在一直在看。我一般是在中国会计视野网上了解到国内外的会计动向以及一些行业方面的动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有兴趣的话再进行一些深挖,包括从一些主流的财经网站去深挖。


最近这几年成就感比较大的一个工作就是我们在2020年对刊物做了一个比较重大的改版。以前我们是旬刊,就是一个月三刊,2020年开始我们改为半月刊。这涉及到杂志及其栏目的重新定位问题,涉及到刊物今后怎么走的问题。改版的导向是杂志要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是以理论为基础,以实务为导向这样一个办刊思路和导向。从这几年的运转情况来看,我认为改版还算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是2020年第一期改版,但实际上我们是从2019年上半年就已经开始筹划了。开了好多次讨论会,把同类的期刊,包括会计专业期刊、管理类期刊,还有其他综合刊,我们都尽量的去参考学习。当时的改版调整对我个人的挑战也是比较大的。


最近3~5年在工作中碰到的最大困难还是专家资源比较匮乏。一个专业杂志的质量和影响力,是要依赖行业内的知名专家来提供一些长期支持的。这个与我个人主导期刊整体工作的时间不长有一定关系,也与杂志社自身经济条件约束有关系。

未来3~5年,我的工作目标或者说工作追求还是提升刊物质量和影响力。要去突破一些约束,去尽量的多获得一些专家对我们杂志的一个长期的支持,进一步改善杂志社经济环境,为作者和读者做好服务工作。


我在200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还是有很大的就业优势的,当时可以选择其他的一些工作,我也知道做财会杂志编辑的收入很低,但是选择这个工作是没有太多考虑收入层面的影响,更多的是不得不考虑家庭的影响因素,偏向于一种更稳定的工作环境,更灵活的工作方式,甚至会细致的考虑到小孩上学是否方便接送,是否学校有些事务我能够及时的去处理,这是很现实的一个问题。工作后当然也有一些机会,但是最终权衡之后还是沿着自己的初心走了下来。我也不后悔选择来到杂志社。如果要说后悔,我就不应该从原来的单位出来,那是福利待遇很好的央企,我事业发展也很顺利,离职前都要评高级工程师了。

如果回到2005年刚入职的那时,我觉得我还是会继续这样一个工作节奏。不太考虑职务、不太考虑个人收入。也会一样按照我做人做事准则去做着,就是在一个行业做好做精,踏踏实实,重过程,不重结果。所以就算回到2005年重新来做,我可能也是慢慢的从文字校对开始,一步步做到栏目编辑、编辑室主任、副主编、常务副主编。这些东西不是我刻意去追求的,而是到了这个时候水到渠成的一个事情。


我思考的

财会杂志编辑这个工作不会消亡。至少在可以预见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始终会存在的。不管我们的社会怎么发展,学科它必然是会发展的,除非会计学科消亡了。大会计这个行业是不会消亡的,我们财会杂志的编辑也不会消亡,但是在形式上或许会有一个大的变更。国内已经有一些尝试了,比如线上出版,优先出版,还有一些电子刊等。但是这些都只是出版形式、出版流程的变更,实际工作内容的本身是没有变的。

一个学科的学术成果需要有一些平台来呈现,期刊就是一个学术平台。即便是评职称、学生毕业都不要求在杂志发表论文了,但是学科建设总是还有一些工作成果要发布,这个发布也不是微信等可以取代的。期刊有一整套完整的审核流程,它的出版数据也是可以长时间保留的。可以说期刊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的一种积累。

约束财会杂志价值发挥的因素。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编辑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可能权威刊或者说学报这种综合刊他们外部审稿的比例会更高,但是我们这种自由来稿占比很大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比例的稿子是要走我们的内部审稿,内部审稿是要起相当大作用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我前面说过的专家资源和经济条件约束。

会计人为什么要投稿?从我目前接触到的稿件来看,可能至少80%是跟我们的职称评审、课题结题、学生毕业要求、以及一些工作任务考核要求相关的,这些是有明确的功利需要的;但是我们还是有近20%这样一个比例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专家写的,他们坚持在这个领域做一些深入的研究,继续做学术领域贡献;或者是在实务领域工作的人总结的工作中的一些好的经验或做法,这样的文章可能并没有强烈的功利需求。对于一些确实写得很好的实务论文我们也会收录。

近些年,我们杂志社的作者群体还是有不小变化的,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可能是我们刊物自身定位的调整。我们在1980年代创刊的时候定位是一本给实务界财会工作者的参考读物,更倾向于一种工作刊,此后很长一个阶段我们偏好实务类文章,作者群体大部分也是实务界的,高校的作者比例不大。但是近10年,刊物改变了定位,后来还做了一次改版,我们从一本工作刊转变为一本专业学术刊。所以我们的基层实务的作者群体流失了很多。近十年我们的硕士生、博士生及高校教师这一作者群体明显的增大了。

因为杂志的定位改变,文章探讨的主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意思的主题也挺多的,有时候我们也去高校跟老师或研究生做一些交流,大家也会比较关注文章选题这样一个问题。实际上在我们眼里好的选题,就是与当前会计领域变革紧密相关的选题。这样的选题说起来太多了,光讲选题我可能就得讲两个小时了。比如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业财融合、财务共享,我们对这方面做得成功的案例文章非常感兴趣,但是这方面写得好的案例却很少。又比如关于数字经济与会计、关于大数据环境与会计也有很多可以研究的话题。作者要紧密联系时代与专业,去选一些点来做研究,要去把这个研究做深做透做实。我们看到很多好的选题,但是文章写出来完全没有我想要的东西,选题好的文章不少,但是写得好的文章却又很少。


我看到的

在财会杂志编辑这个领域有一个老前辈我比较崇拜。我就不说具体名字了。他在这个行业深耕了很多年,把外部资源的整合应用做得非常好。我觉得我真的是望其项背,我是非常佩服的。

作者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人是有的,但是不多。这也是因为一是我们还只是北大核心期刊,不能和南大C刊去PK,觉得不是那么的有底气,特别是去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二是因为我主导这本期刊的时间并不是太长,人脉资源这块也还是相对匮乏。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专家,在我做栏目编辑的时候,编辑过当时就已经是非常知名的这位专业人士的稿件,后来在会议中我遇到了本人算是认识了并保持了联系,后来这位专家对我们有非常大的一个学术支持,我是非常感激。能得到这样的专家支持,第一要看缘分,第二也是我个人的一种福分。

在财会杂志编辑队伍中,有我看好的年轻人。我非常看好她,也非常佩服她。她的特质,首先一点就是不功利,这是在这个物质年代很难做到的。还有一点就是不断的学习,这种不断的学习,不是说像我这种碎片式的小打小闹,学个法规学个政策,看一下文章文献之类。她是更追求一种深度的学习,就是她会去继续读博士,甚至还做博后,甚至还做很多课题。

我觉得武汉的氛围就是热心、热情。消费水平、房价也不是那么高,一般的从业者是可以接受的,并且工作机会相对还是比较多的,当然高端的、特别顶级的工作机会不如北上广那边。

我自身的阅读这块实际很杂,真的是很杂,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偏好。我是跟随式阅读,我的孩子读什么书,我就读什么书。如果说非要推荐的话,我倒是觉得有两本书可以看看。一本是李笑来写的《把时间当朋友》,我觉得作为一个会计人,不管说你从事哪个行业,从事哪个岗位,时间的规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我们对于一些碎片时间的应用,怎么样高效应用碎片时间实际上对你的工作的效率也好,学习也好,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决定因素。还有一本书日本作者志贺直哉写的《和解》,讲的他跟他父亲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的转变,从非常难受的一个关系到最终他能够接受的两个人之间的融洽的一个关系,内容很简单。这对于年轻人或者说在职场有一些年工作经历的人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可能有一些参考。


观众的提问

现场听众中,一位1999年出生的会计所新员工的提问:

我刚刚参加这个工作,我一般都是在会计事务所里,今天也是在所里。我本来择业的时候对这个工作是很坚定,也很喜欢审计的,因为除了公安刑警工作,审计是能给我一种使命感的工作。但是工作的强度大,我现在(脑子里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大,就是想要做一个其他的工作。老师,你有没有过想要放弃?


本期嘉宾熊年春的回答是: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我前面那份工作说起,那是我的专业本行,干得很顺,单位也很重视,但是没有办法兼顾到家庭,没办法去做到生活上的一个平衡。而当时90年代,工作调动远没有我们现在的便利性,所以我要去拿一个第二学位。当时拿二学位读书的时候,我是要坐两个多小时的班车到中南财大,赶晚上6:40的课,上到晚上8:40结束之后再坐9点的公交,回到家就10点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钟起床,赶单位的通勤车去上班。这样的生活大概持续了2~3年的时间,而且单位的工作压力还很大。我也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过两个月,对他们的强度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

作为刚毕业的年轻人,我觉得工作强度如果是在自己可接受范围内,在可以承受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的考虑去换工作,特别是在经济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辞职后再去求职的难度是很大的。另外一个考量就是说事务所的工作确实强度大。如果一直在做几个重复的事情,你也会觉得很枯燥。但是只要你足够勤奋,足够努力,以及有足够的时间来打磨,那么你的获得将远远超出你这几年的付出。

所以我觉得你还是尽量的在能够克服的条件下来接受,如果说确实克服不了,就遵从自己的内心来做选择。


欢迎读后捐款

本系列访谈耗费时日做坦诚分享、整理和发布均为做贡献,为传递正能量,欢迎读者阅后自选信任的公益平台和公益项目做任意个人自愿的捐款。本文的打赏与嘉宾议后将捐出并在留言公告。

也欢迎机构或个人出资协力开展公益捐助——捐款方出资和具体选择项目,访谈双方和听众选择捐赠对象地区和类别,捐款情况在文中公开披露——做法参考此文。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