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惟志不立,万事皆休。
——蔡锷
2. 兵强于心,不强于力。
——〔春秋〕管仲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春秋〕孔丘
4. 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春秋〕孙武
5. 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北治气者也。
——〔春秋〕孙武
6. 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
——〔战国〕墨翟
7. 兵无常勇,亦无常怯。有气则实,无气则虚,虚则怯。
——〔战风〕墨翟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战国〕孟轲
9. 志士不忘在沟壑。
——〔战国〕孟轲
10. 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
——〔战国〕吴起
11. 师出之日,有死而荣,无生而辱。
——〔战国〕吴起
12.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
——〔战国〕吴起
13. 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
——〔战国〕吴起
14. 三军勇斗,莫我能御。
——〔战国〕
15. 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西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
——〔汉〕《黄石公三略•上略》
16. 夫居万死之地,必有死争之心。
——〔晋〕陈寿
17. 一卒毕力,百人不当;万夫致死,可以横行。
——〔南朝宋〕范晔
18. 有前死一尺,无却生一寸。
——〔唐〕李延寿
19.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宋〕岳飞
20. 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兴百战。
——〔宋〕苏洵
21. 善用兵者,使人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
——〔宋〕苏洵
22. 凡与敌战,若陷在危亡之地,当激励将士决死而战,不可怀生则胜。
——〔宋〕
23. 大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战者鼓也。
——〔宋〕《百战奇略•气战》
24. 凡与敌战,若地利已得,士卒已阵,法令已行,奇兵已设,要当割弃性命而战则胜。
![]()
——〔宋〕《百战奇略•生战》
25. 气根于心,则百败而不可挫。
——〔明〕戚继光
26. 凡将士若肯将实心拿出,爱军是爱军的心,操练是操练的心,上阵是上阵的心,必无不胜之理。
——〔明〕戚继光
27. 忠不避难,勇不畏风。
——〔明〕方孝儒
28. 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
——〔明〕何东序
29. 将所以克敌者,气也;君所以能御将者,志也。
——〔明〕史可法
30. 兵之所战者气也,气之所以激者怒也。方其气勇怒盈,虽童稚亦有死志。及其气衷怒解,虽勇士亦无斗心。善用兵者,养其气,言其锐,怒时出而用之。有所不战,战必胜矣。
——〔明〕王余佑
31. 自古真正好汉,从百万军中挥戈策马,只是一点不怕死的心肠,奋激出来。
——〔明〕袁阮山
32. 以死心处死地者成,以生心处死地者败。成败之间,勇怯之分也。
——〔清〕唐甄
33. 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
——〔清〕彭玉湖
34. 夫用兵者,用其气也。
——〔清〕康有为
35. 凡兵以劳而强,以逸而弱。
——〔清〕曾国藩
36. 忠臣谋国,百折不回;勇士赴敌,视死如归。斯乃常胜之理,万古不变。
——〔清〕曾国藩
37. 战守机宜,不可分心,心分则气不专,神不一。
——〔清〕胡林翼
38. 兵事以人才为根本,人才以志气为根本,兵可挫而气不可挫,气可挫而志不可挫。
——〔清〕胡林翼
39.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清〕张维屏
40. 果敢无战不胜,刚毅无征不服。
——〔马其顿〕亚历山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