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经典语录 正文
【崇高人生境界的名人名言中国】《庄子》内篇:人的至高境界——德充与真人

时间:2023-05-29 作者:佚名

人间世篇已说到集道的问题,德充符篇则专门阐明人的道德问题,即“德充”的道德论。

首先说明德充不是与生俱来,而要通过后天努力才能得到,庄子称之为“登假于道(德充符篇,下同)”,得道的人,称为“全德之人”,是最高的道德层次。道是自然的,故又称之为“天”,道的获得,是得之于自然,所以比喻为“受食于天”、“天鬻”、“天食”。

德充即是得道,具体说就是具备了逍遥齐物和顺乎自然的思想,故能“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不受外物变化的任何影响,已得到万物变化的根本宗旨(道),因此能“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已打破了精神上的“桎梏”,所以得道又称为“解其桎梏”。

德充的人,具备了特别的心灵状态:“游心乎德之和”,整个心灵都达到“和豫”的状态。从心与形的关系上看,是“游于形骸之内”,诸如“坐驰”“吾丧我”等说法,就是这种心灵状态的表现,所以在别人看来,好象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如此的德与心,都是内在的,并不表现于外,所以说是“内保之而外不荡”,“才全而德不形”。

德充者以“视万物皆一”的齐物观和“不与物迁”的逍遥观,求得心灵的自由,摆脱外物对心的限制和扰乱:“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都“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至于自身形体的残缺,“视丧其足犹遗土也”,更不足以滑乱其心灵。

德充之人外形与常人相同,心灵则非同常人:“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群于人”,表明还要生活在人间世中,不能弃世避世。“是非不得于身”,则虽在人间世中,却对人间杂事全无是非之见了。这都可以说是逍遥与齐物思想的具体应用。

“无人之情”,不是没有人性而等同野兽,而是“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有是非,就有好恶,无是非,当然无好恶,所以要排除常人的是非之心,以保证心灵的和豫状态而不受外来的破坏。另一方面,则要不让自己的心灵精神纵放于外,如庄子所批评的惠子那样,为了“坚白鸣”而“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使自己身心俱疲,完全不是顺因自然,而是人为的“益生”,实是有害于生命的。

大宗师篇接着论述德充之人即所谓“真人”的高明,足为世人的大宗师,使道德的问题超出个人,而及乎社会。

首先提出“真知”的问题:“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篇,下同)”,真人真知才可为世人的大宗师,一般的人和知,“有所待”且“其所待者特未定”,故是不可靠的:“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不可为大宗师。

所以有真知,是因为已得道。德充符篇也谈了得道的问题,但侧重于个人的“德”,大宗师篇则强调“知”:“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道使人对生死具备了真“知”,故能超然而不再受其束缚。

得道而有真知者,有两个特点,一是“不以人助天”,也就是养生篇篇所说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一是“不以心捐道”,即心与道合一,不背离道。有此二者,则使一切思想行为合乎道、顺乎天,于是诸如生死之类问题都能顺利解决,再无烦恼。

真人的另一特点是“自适其适”,而不“适人之适”。自己觉得应当怎样,就怎样去做,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意愿和方式去做。真人既已得道,心道合一,故其“自适其适”,就是以道的适为适,一切顺乎自然。所以庄子说“天与人不相胜”,人要与天相合相适,而不是与天相争,即不能违背于天(自然)。

真人的活动,是“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由于只有道能使万物“不得遯而皆存”,道是“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的东西,故可知真人之所游就是道,也就是德充符篇所说的“游心乎德之和”。庄子在细说了道的各种特点后,归结为“此所游已”,就可证明真人之所游即道。真人所以为真人,所以有真知,就在于他已得道而游心于道,达到心道合一,道既这样重要,则要对道加以说明,于是有如下的论道之名言: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百不为老。

”又说:“齑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这里说明了道的基本特点,首先是有情有信而无为无形。有情有信,是说道对万物的作用,乃是真实无疑的。无为无形,是说道对万物的作用是以无为无形的形式完成的,这与一般事物的有为有形截然不同。其次是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说明道对人来说是可知的,但因道的无为无形,故人对道的知,又是不可受不可见的。这仍是说明道的无形,超乎一般的事物存在方式。第三是自本自根,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前,表明道是最根源的东西,在它之上没有更高的本源。第四是道的作用,它能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一切事物的产生本源。天地等物质性事物自不必说,就连鬼与帝这样的神秘性事物,也是由道生出的。第五是说道的永恒与无限性,有不可估量的高、深、久、老。高深是说空间上的无限,久与老是说时间上的无限(即永恒)。第六是说道的无意识,虽为万事万物的本源,但根本没有价值意念,是完全自然的作用。最后总结一句,说明了道是真游心的目标与处所,是真人的精神寄托,价值归宿。

这样的道,怎样掌握它,得到它?庄子认为“道不可学”,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表明道是可知的,但同时又是不可学的(即通过他人的教而学)。因此对道的掌握与获得,只能通过悟。悟是精神的修养过程,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入,对道的体认层次,是不断上升,故称为“登假”,庄子对道的体认过程也有详细的说明。

第一是要做到“外天下”(把天下置于度外),第二是做到“外物”(把万物置于度外),第三是“外生”(把生死置于度外),第四是“朝彻”(一旦豁然贯通),第五是“见独”(形成独到的理解),第六是“无古今”(超越古今),第七是“入于不死不生”(超越生死),最后是“物无不将,无不迎,无不毁,无不成”(超越万物)。这是精神的不断修练,逐步到达最高层次的过程,这种过程被称为“撄宁”,即“撄而后成”。撄是扰乱,指不断面临更为深入的问题而使心灵不得安宁,直到最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才到达彻底的宁静而得到道的真髓,故称为“撄宁”和“撄而后成”。

庄子还用反溯法说明人对道的认知:先通过副墨之子(书册),然后依次是洛诵之孙(传诵)、瞻明(所见)、聂许(所闻)、需役(所为)、于讴(歌谣)、渺茫(玄冥)、参寥(参悟虚寂)、疑始(探讨万物的起始本源)。这一过程是人心对道的逼近,而前一过程,则是用道解决心外的所有问题。这是两个方向不同的过程。

真人得道之后,面对人生与社会的种种问题,就能做到“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更进一步则要“相忘乎道术”,得道即忘道,不再以道为事,放在心上。若是仍以道为事,把道放在心上,即是未能忘道,表明心与道还是两事,未臻合一。这就好比“鱼相忘乎江湖”,鱼一进入江湖,得以在水中生存,就不再以江湖为意。这样的境界,称为“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一切安于自然的安排,随顺自然的变化,进入与道合一的境界。天即道,寥是说天或道的寥虚与无限。

这样的真人,他来看待世俗的所谓仁义是非等说,就觉得毫无意义了。若是信从世俗的仁义是非,在庄子看来,无异于精神上的受刑:“黥汝以仁义”“劓汝以是非”,若然则又“将何以游夫遥荡恣雎转徙之涂乎”?即无法游心于逍遥自由的精神之境。

游心于逍遥自由的精神之境,又称为“坐忘”,其特征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大通就是大道,此时已是心道合一。这与齐物论篇所说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人间世篇所说的“心斋”“坐驰”,是同一种精神境界。

总之,大宗师篇所阐述者就是一套关于真人的理论,只有这样的真人才可成为世人的最高宗师,亦即人生所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

本文链接:https://www.paituo.cc/meiwen/jingdian/1034664.html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