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的历任足协一把手里,陈戌源显然是最爱说的那一个。有人夸他,这是难得的公开透明,起码姿态挺好。可问题是,在一次次深入的探讨分析之后,各种争议言论也自然无法回避,很容易引发负面舆论。
每年接受央视和新华社的长篇专访,是陈戌源上任之后的习惯。两次接受央视专访,而且都是直播,陈戌源就已经露怯不少。这次接受新华社的采访,登出了近万字长文,按理说是字斟句酌之后才发布的文字稿件,却也避免不了再次被拎出来较真一番。
在我看来,这次的长篇专访,至少有三个争议之处。陈戌源对职业足球的认知,非常的坚定,也非常的固执,这一点我是比较失望的。
争议之一,陈戌源谈到国足提前五天集训时说道:“为什么要提早5天集中?不是因为我们惧怕关岛和马尔代夫队。这是因为从李铁接手国家队以后,(受疫情影响)六、七次集训没有一次国家队(人员)是整齐的。教练团队很多技战术要求,在平时训练当中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有必要把主力阵容进一步磨合,而不是在打关岛、马尔代夫这两场比赛时再去磨合。如果我们按照原计划20号集中,留给队员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这段话,看上去没啥大毛病对不对?的确,单看这句话,是合理的。但真正的不合理之处,是“早干嘛去了?”。世预赛的赛程和赛制,早于中超赛程出炉,李铁集训的困难,更是这一年多来一直存在的问题。这两个背景,都不是突发事件。既然要为国足考虑,为什么不在制定中超赛程时,就提前留出时间,做好准备?为什么要在中超打了好几轮之后,突然宣布调整赛程?把职业联赛当成如此儿戏,你又凭什么想从职业联赛获取回报?
争议之二,陈戌源谈到中国女足晋级东京奥运会时,透露了一段故事:“次回合落后韩国队,这时候我就想到,关键是要把队员的心态调整好,大家要有信心。所以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对姑娘们说,把上半场忘了吧,别想别的了,想我们有能力战胜她们,我们下半场拿回来。大家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心态。”
这段话,看上去是不是很诡异?且不说女足晋级之后,作为主管负责人是否应该公开邀功,咱就说按照国际足坛的惯例和默契,中场休息时,怎么可能允许足协领导去更衣室里给队员讲话?中场休息只有15分钟,除去休息换衣服喝水的时间,只够主教练简单布置几分钟的战术安排,怎么能让领导占用这样的黄金时间?哦对了,这还是女足的更衣室。
争议之三,陈戌源在谈到中国青训时说道:“我们要把队员送出去,这是中国足协必须要做的事情。把青少年队员,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成年队员送出去。我的目标是在今明两年内,应该要有青少年队伍整建制出去,希望有几十个人能够出去。”
青少年球员留洋,是不是好事?当然是。但历史案例已经证明,这样的模式是不合理的,是容易失败的。远的有85国青留洋德国,结果奥运会表现惨淡;近的有十年前万达赞助大批93和95后留洋西班牙和葡萄牙,结果也都是纷纷打道回府。在没有绝对能力支撑的前提下,到了国外也是一篇渺茫。
这段话里,最大的争议词是“送”,一个送字,就代表了能力不足,只靠关系留下。更关键的是,陈戌源居然说成年球员也要“送出去”,让人想到去年他们运作的六人留洋德乙,结果被人拒绝的往事。成年球员早已定型,水平提升难度极大,难道以为用钱就能买通一切?能为他们买来德甲德乙的出场机会?不尊重中国联赛也就罢了,现在连国外联赛也要不尊重了?
说到底,这样的操作模式,还是典型的“政绩思维”,那就是在汇报工作时,有数据有案例就行,至于真实效果?管他呢!能花钱送出去几十个,即便踢不上,那也是政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