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赵兴洪市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副研究员
中华环境联合会以16年的环境保护和公益诉讼实践为基础,在环境与法制专业委员会精心策划的100集环保公益短视频《天哥问案》系列最近在学习强国App和人民视频应用程序中在线播放,一集播放量高达400多万,观众反应热烈。
片名“天哥问案”,旨在用法律问责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传播生态文明思想,解读法律条款,普及法律常识,捍卫法律尊严。主创希望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环保司法案例、社会环境热点事件,解读中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跟踪中国环境法制化建设的新动态。从这个角度看,该片为影像化普法、情景化普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尝试。《天哥问案》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一集一个案例,高度聚焦,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与此同时,土壤污染防治法、长江保护法等法律制定施行,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修订完善,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然而,法律条文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难免有些高深难解,比如,什么是环境公益诉讼?老百姓可以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吗?大气污染怎么判罚?向大众生动形象地传播环保法律知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天哥问案》系列短视频以多达百集的制作量,每集一个案例、每个案例涉及一个或多个法条或法规,传播环境保护新法律、新法规,新(管理)标准。从诉讼主体、案由、证据到审理裁判,从最新法规的制定推出与应用实践,作品以案普法,以案释法,以案崇法。
比如,自然遗迹作为一种生态资源,向来是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但有些人因不了解情况,破坏了这类珍贵的生态环境资源,付出了巨大代价。《天哥问案》第四集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巨蟒峰位于江西三清山景区,由花岗岩自然风化历经千万年而形成。2017年,三人为登顶,给奇峰打上了26根钢钉,带来了永久性伤害。这一无知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成为我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生态入刑案。再比如,《天哥问案》第二集讲述了发生在上海的一起长达五年之久、公然使用震楼器侵害他人安宁生活的违法案例,向人们普及了“安宁权”这个新名词。所谓私人生活安宁权,就是自然人享有的维持安稳宁静的私生活状态并排除他人不法侵扰、侵害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安宁权。安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入法,不仅成为守护家园安宁的法律防线,也为百姓生活的精神安宁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司法维度有效弥补并完善了人格权。
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性化表达,给受众沉浸式体验。利用影像内容普法,最大的难度在于如何将枯燥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和情节,润物细无声地传达主流价值观。这考验着主创者的创作水平和艺术功底。《天哥问案》以“天哥”为虚拟主持人,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赏感受。在片中,“天哥”穿着一身T恤,戴着黑框眼镜,一副典型的可爱大学生造型,再加上网言网语的故事化讲述,一改往日法制栏目刻板严肃的印象,让人倍感亲切。经由天哥的讲述,那些重大的真实案件、严谨的法律法规也变得通俗易懂了。从在线留言以及深度咨询的反馈热情来看,观众并没有产生违和感,反而是互动参与的热情得到了激发,这为后续建设“社群”式咨询服务、法律援助、主题研讨等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天哥问案》系列视频每一集时长3分钟,主题集中,高度凝练,短小精悍,案例典型,解读生动。轻量化的内容寓教于乐,非常适于移动端传播。受众随时随地,轻轻一点,片刻之间就可接收到关于环保法律知识的普及。受众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这种方式,胜过法学家口干舌燥的“满堂灌”,胜过一本本大部头法律著作的晦涩难懂。
中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从《天哥问案》系列视频中,我们得到启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艰巨,大力加强环保普法教育,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善用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开展环保法律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在这方面,《天哥问案》用新颖活泼的普法方式,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24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