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1.4
曾子说,我每天从三个方面反省自身。为人谋划有无忠诚?与朋友交往有无诚信?有无践行老师的传授?
反省,有助于我们每天保持觉知,看看有哪些方面是违背正道的,是否可以改正?能够持续地反省并改正,那么自己会趋向于完善。
曾子每天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身,我们也可以这样参考。第一个,每天有没有忠诚地为人出谋划策呢,这是真心地、不带私心地去帮助对方。第二个,与人相处的过程,能否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一个虚假的人。第三个,既然自己在学《论语》,在为人的过程中,有没有践行孔子的传授?
在《论语》学而篇,第二段是谈论做到孝悌,第三段是谈论做到仁,第四段在谈论做到忠信,第四段还有谈论“习”。能够在学的同时去践行,这会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通过反省,我们可以反省自己有没有在践行先圣的教授,哪些地方违背了先圣的教授,是否可以改正。
养成这个习惯是重要的,反省自己之前并没有保持每天反省的习惯,所以接下来可以向曾子学习,每天反省自己。我不需要一下子达到孔子的境界,能够每天有进步,那么对于“道”的感悟也会越来越深刻。
但是能够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人常常会被已有的认知所束缚,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结果是重复地犯错误。所以老子说,不自见故明,不自盈故能蔽而新成。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才有可能去提升。孔子在《论语》里教授仁、义、礼、智、信、忠、孝,可以很好地对应到自身,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到他所教的这样,然后有不足的地方改正就可以了。通过持续地精进,自然会逐渐地感悟人道。
曾子在第四段谈论的三个关键,就是忠、信和习。在为人的过程中,忠和信是常见而且关键的,对于经典的践行则可以贯穿整个做人的过程。虽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谈论如何做到忠和信,但如果可以去直接地感悟“道”,是会自然而然地做到忠信的。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共同研习经典,交流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