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机不可失造句)机不可失造句子…

时间:2022-12-01 22:30:07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历史总是多面体。你只要足够认真,就能找到想要的内容。

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之一。绝大多数人对他人了解可能来自金庸的小说,或是电影《止杀令》。历史上的丘处机究竟什么样子?他是不是象小说或是电影里描写的那样?以丘处机七十岁的高龄,究竟为什么一定不远千里去拜谒成吉思汗?他真的就是为了宣传他的道教思想吗?

丘处机画像

丘处机的身份:少年慕道,后来成为王重阳弟子全真七子之一。

1188年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对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诫。此时丘处机已名声大振。

1203年刘处玄去世,丘处机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1216年,金宣宗下诏派东平军王庭玉召丘处机赴汴梁,但丘处机认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恶”,推辞未前往。

1219年,宋宁宗派遣将领李全、彭义斌持诏书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辞未前往。

1220年春至1223冬,西游去拜谒成吉思汗。

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请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我们看看1219年前后的国际形势。当时蒙古国已经成立了十三年,从1206年开始,秉承其特有的立国基础,开始了对南征伐。

从1205年开始攻西夏——相对金朝较弱;在1211年开始攻金。到1215年秋天,蒙古国已经攻取金朝862个城邑,几乎遍及黄河以北。蒙古军撤走之后,这些地区他城镇一部分重归金朝,一部分被地方豪强控制,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后来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全权指挥蒙军伐金事宜统领扎剌亦儿、弘吉剌、亦乞列思、兀鲁、忙兀五部探马赤军以及汪古部军、归降的契丹、女真、汉、乣诸军马征伐金朝。他们建立起统一战线——任何投降蒙古军的人都可以保命,而且带着人马来投还有官做。

这一时期金朝的山东、河北、山西大部分地区都已经被蒙古军实际掌控。

再来看看南宋朝廷在1219年之前之后都做了些什么?

这个时间段是南宋宁宗在位,宁宗如何上位,打击对手、打击投降派就不再赘述。主要看当时南宋的社会稳定状况。嘉泰四年(1204年),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

纵观宋宁宗时期,大规模宋金战争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韩侂胄伐金,最终不能战胜金国,既有准备不足的内因,也有对手强大的外因,从而签订了嘉定和议。第二次宋金战争从嘉定十年(121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定十四年(1221年)三月,战争波及长江入海口直到蜀地,最终宋金双方都没能获胜。这次双方都处于强弩之末,彼此再没有力气来给对方致命一击。

再回头看看丘处机为什么拒绝金朝的邀约,也拒绝了南宋的邀请。

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不论哪个国家的邀请都是风光无限,都足以让人身价倍增。但是,丘处机当时已经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他的言行不仅是他一个人的荣辱,更关系到整个道教的兴衰。出于谨慎他拒绝了金朝,同样也拒绝了南宋。尽管理由那么苍白无力,但敢于说出心里话:不!这在当时绝对需要勇气。更需要足够的能力应对拒绝之后可能随之而来种种涉及道教存在发展的困境。

此时的丘处机已近古稀,想必对所有的可能都有了缜密考虑。

1216年金朝政府邀约丘处机去京城,被他拒绝。此时的丘处机一定看到了金朝政府的致命软肋:整个行政体系僵化腐朽,整个官僚阶层腐败堕落,完全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的祖母刘的形象。这个曾经生机勃勃的草原霸主,经过百年努力完全接受了儒家文化,尤其就通用了科举之后,彻底失去了昔日马背民族的活力,已经变成冢中枯骨,随时有一阵新鲜空气注入就能让它风化。此时加入金朝阵营,无异于赤身裸体投入冰窖,除了变成冰砣,别无他途。

1219年,南宋也向丘处机抛出了橄榄枝,然而,已经年届七十的老道岂就那么好糊弄的?他也拒绝了。想一想这个连续北伐却连续失败的可怜儿,不由得感觉他很好笑。想到他任用的那些官僚蠹虫,为了个人或是集团利益,根本不考虑皇家甚至最基层民众利益,老道就不由得后背直冒凉气。他自己现在还处于对金朝的战争状态,还想什么呢?

也1219年,远在北方的蒙古成吉思汗派人找到丘处机。诏书是耶律楚材起草的,当然就是汉地文化的口吻。内容让丘处机感到被重视。比较国际形势下的金朝、南宋与大蒙古国,投靠谁实在太容易判断。丘处机知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对手下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他把蒙古国的使者比喻成天使。这种谄媚,即便今天见多识广的现代人看来,也已经难以复加。难的不是修辞造句,而是那种由内而外的态度。

并不是谁都有机会随便抱住一个大粗腿的。现在大粗腿主动来找自己,这当然是百年不遇千年不遇。一定是去拜谒成吉思汗,他是因为道教的名气,那就让道教受益。

先去蒙古国首都,成吉思汗已经西征。纠结了好久,去还是不去?实在没办法才继续前行。毕竟七十岁的人了,一路上鞍马劳顿,风餐露宿,见到成吉思汗时,已是一年之后。没看到根据成吉思汗与丘处机会谈整理出来的《玄风庆会录》,无法确定丘处机去拜谒成吉思汗究竟有没有谈到“一言止杀”的内容;更无法确定丘处机的西行对中原及以后统治中原的继任者们有什么影响。

通过一些找到的资料可以确定的是:成吉思汗免除了道教的赋税徭役。让它具有与伊斯兰教、也里可温教一样的世俗待遇。

网络相关丘处机的资料

在哪篇文章里看到过这样的话:耶律楚材希望通过丘处机能说一说中原知识分子的保障。但会谈始终都没有提到这个话题。这让耶律楚材深感失望,他只好的十多年后,也就是窝阔台成为继任者后,才逐渐把这个想法付诸实施。这是题外话,按下不表。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道的赋役,并沿途派兵护送,一行人于冬天抵达宣德府。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请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于是,道教风头一时无两。只是,这个教的从业者们实在太过,其它内容另文再述。

文中图片均源自网络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