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
《三国演义》是必读经典,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看改编版的版本太多,良莠不齐。(威廉莎士比亚,温斯顿,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小学生)。
我的观感有两点——
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是需要一点功夫的,可以白,但不能俗,而且该有的精彩原句还是要保留;
情节是需要删减的,毕竟相对于原著,可以降低难度,激发兴趣,但是关键之处不能删,逻辑要清晰,你得上下文通畅,自圆其说啊。
歇后语,是我们的语言中很有特色也非常生动的部分。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对歇后语的了解仅限于语文教材中的蜻蜓点水,更不要说能够熟知且运用了,很是可惜。
那么,如果把三国故事和歇后语结合起来呢?
我这个语文老师啊,如果说有那么一点优势的话,大概是口才好一点,笔头好一点。其实,书我也没有读很多,而且不求甚解。细细想来,应该是受益于我的敏感吧。从小,我就有这样的习惯,即有意、随时记录打动我的语言材料,因此,凡是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以及俗语歇后语,我每每见到,都如获至宝。时间久了,积累就多了。
而这样的优势,也反映到了我所创作的童书里。
我至今还记得,在零九年的夏天,竟然在庐山景区被一个上四年级的小女生认出来——想想我的“好看系列”校园小说的发行量,就知道这个概率有多低——她追着我给我背书中“不戴红领巾”的片段,还俏皮地说:“这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对,这句歇后语,也是她从我的书里看到的,并记下的。
这事儿啊,有意思,有意义,值得做。
前段时间,我尝试着录制了“三国歇后语小讲堂·赤壁篇”(9节),放在荔枝微课上,进行了一个小范围的推荐。孩子们很喜欢,家长也欢迎啊,说怎么王钢老师讲起来,就这么吸引人呢?
嗯,当老师,我是有天分的,讲故事,也确实很享受。
那就见缝插针地继续吧?
这一次,我拿出来的,是“三国歇后语小讲堂·桃园篇”,共计15节,讲的是同刘备、关羽和张飞有关的歇后语。形式呢,是1条歇后语+1个小故事+1个写作指导。坦白讲啊,这个写作指导,不是那种高大上的指指点点,只是给孩子讲讲歇后语的意思,在什么样的生活情境中可以使用,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希望让孩子有收获吧——他收获的不止是他所听到的,而是借此为梯子,能够对三国感兴趣,进而进行更深度的阅读。
我仍然建议要读原著的,如此经典,不读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如有兴趣,就扫码吧?
感谢信任,感谢支持。
2020年4月25日
惊奇作文·优选文章
姚松筠|窗外
李皖豫|她看到了什么
王莫依|金色麦田里的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