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第一批安徽、江苏援助、核酸样本组乘车返航休息。
本报记者 何易摄“上海加油,上海加油!”“再来时,我想看人山人海的外滩夜景”……昨天,在警车开道下,住在上海及周边的首批江苏、安徽援沪核酸采样队完成了阶段性光荣使命,乘车离沪返程休整。队员们隔着窗户不住挥手,或摇动手中小红旗,向他们为之奋战了近四十个日夜的土地依依惜别。
据介绍,江苏、浙江当日往返的援沪核酸采样队仍将继续坚守,继续参加本市核酸筛查,为全面落实本市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和措施,深化推进十大攻坚行动提供助力。
大义相助担使命,念念不忘援扶情。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积极协调下,在苏浙皖三省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3月31日,来自三省的援沪核酸采样队伍连夜集结完毕,星夜兼程抵达上海,4月1日一早即投入本市的大规模核酸筛查中。截至目前,三省累计支援采样人员29.6万人次,支援人员数量单日最高达到2.2万人,成为上海核酸筛查采样的重要力量。
“感动的眼泪基本上都留在上海”
“这是一辈子的回忆。这一个月来听到很多温暖的话,感动的眼泪基本上都留在了上海。”昨天上午,阳光明媚,安徽省援沪核酸采样队部分医护人员在驻地锦江饭店拍照留念。
来自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护士李柯柯,即将踏上归途。她举着社区居民为她画的“守沪”肖像漫画,哽咽地说,每天在社区采样点工作时,孩子们会把心爱的小饼干放在台子上,志愿者会给他们拍照并制成电子相册,老人们那一句句“谢谢侬”和真挚清澈的眼神,让人读懂了满满的谢意。
“返程的前一天晚上,我们出完任务,经上级领导批准,司机开车带我们去了外滩。当时外滩上几乎没有人,这个画面令我终生难忘。解封以后,还想回来看看上海,看看人山人海的外滩。”
共同抗疫的过程中,安徽采样队员和上海人民建立了深厚情谊,点点滴滴都为“长三角一家亲”写下最生动注脚。
嘉定区马陆镇村居委会书记陪着采样队员,坐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所到之处大家主动配合,排队扫码登记。一句句感谢、一个个笑颜,也让江苏省核酸采样队员深深感受到了上海人民的热情与温暖。
在静安区核酸采样的安徽援沪队员,收到了一位小姑娘送来的真情“告白”卡片。她这样写道:我想和你们说,辛苦啦,谢谢你们,希望你们身体健康。结尾还加上了“笑脸”和“爱心”。
这段时间,申城天气闷热、多雨水,工作条件很艰苦。然而采样队员们风雨无阻,每天一早赶到采样现场做准备,晚上很晚才回到驻地休息。为提高工作效率,很多身穿防护服的队员不吃不喝、持续工作,一些队员还曾中暑晕倒。
江苏省核酸采样队有一位95后队员,在执行任务时突发身体不适,仍坚持完成1000多人次的采样,返回驻地后才进行急诊治疗。
昨天下午3时许,江苏省援沪医疗队24辆大巴从嘉定区南翔出发,驶上G2京沪高速。途经江桥收费站时,高速大队民警列队向他们敬礼。当天,共有十余批援沪返程医疗队车队陆续通过江桥收费站。嘉定交警支队高速大队大队长阮弘波表示,援沪医疗队队员非常辛苦,基层民警用最朴素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敬意。
“每一个援沪医护人员无愧为英雄”
“援沪医疗队的每一个医护人员,无愧为英雄,欢迎你们再来上海做客。到时候你们不是医务工作者的身份,而是上海人民的老朋友,回来好好领略上海的城市风光。”欢送仪式上,上海方面向首批返程的安徽、江苏援沪核酸采样队表示感谢,并邀请他们在疫情结束后重返上海,逛逛外滩和南京路,与并肩奋斗过的“战友”共叙友情。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中向好,但基础还不稳固,处于持续攻坚、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决不能有丝毫麻痹松懈、侥幸松劲。上海正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必胜信心,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全市上下咬紧牙关、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一定能够打赢大上海保卫战。
“只要上海有需要,我们继续全心守‘沪’,义不容辞。”安徽省援沪医疗队总领队杨绪斌表示,安徽省援沪医疗队由5582人组成,其中4530人从事核酸采样,其余1000多位医护人员在方舱医院工作。援沪38天,累计完成1600万人次的核酸采样工作。
江苏省援沪医疗队总领队邱泽森介绍,来自江苏的核酸采样队3月29日就投入工作,在上海各个小区、商圈、建筑工地等地连续工作40天,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贡献力量。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清出席欢送仪式。
作者:何易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