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史记名言礼】如果没读过《史记》请记住这些《史记》名言典故受用一生

时间:2023-01-30 07:53:24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史记》是“思嘉的绝唱,穆云的离骚(鲁迅语)”,是我国第一位纪传体通史,由西汉司马迁写的,从上古皇帝到汉武帝,总共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

司马迁更被人尊称为太史公,但是因为时代久远,虽然我们很多人知道史记,但是当今真正有人读过的实在不算多,这就有些尴尬了,那么作为文化传承,这样的经典如果只是被尊崇和与民遥远,其实并不是很好的一种情况,当然因为文言原因,可能也使得大家阅读起来难度增加,笔者整理了二十句《史记》里面的名言,虽然不是史记的全部内容,但是也可以一窥其貌,而且真的读懂了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古人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么样的智慧真言。

一、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人的心力耳目是用进废退,勤劳才能有功。曾国藩曾说:“精神愈用而愈出, 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遮而摧沮。”又说:“心常 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人的精神智慧并不是靠保养留存才能充沛灵活,越是勤奋的人精神状态越好,他的休息质量也越高。美国约克郡大主教加伯评价罗斯福时说他内心好像有一股巨大的复苏的力量。1940年,柯克看见罗斯福疲劳万分、神色憔悴地走进他的游艇。可是一 个钟头以后他再出现时,已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看起来好像年轻了二十岁。罗斯福的女儿说:“这就是爸爸。自从他染上小儿麻痹症以后,他已养成了一种能够积极休息的本领,让他能一生工作不辍。自然界的天然资源许多不可再生,必须节用。这两点都有现实意义。

二、聪以致远,明以察微

“聪”表示耳朵听,“聪以知远”的意思是耳朵灵敏可以听清楚远处的声音;“明”表示眼睛看,“明以察微”的意思是眼睛很好可以察觉很细微的东西。“ 聪以知远,明以察微”,这是互文见义的手法,表示人的感觉器官十分发达,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观察细致入微。“聪以知远,明以察微”,实际上强调的是人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体察能力。“聪以知远” 可以引申为人学习、接受已有的知识和了解远处发生情况的能力;“明以察微” 可以引申为人观察、体会身边事物和发现新的知识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三、富而不骄,贵而不舒

富,是财产多;贵,是地位高,富有而不骄傲,保持纯朴的作风,以诚恳之心待人;地位高了而不放纵自己,保持平常心,以平等之心做事,这是不容易的。帝尧做到了。

帝尧生活俭朴,只食用陶簋盛的粗饭淡汤,只求能饱,绝不浪费百姓的一分一毫。他谦虚谨慎,时刻警醒自己。他设置“谏鼓”,让普通人都能对国事发表意见。他树立“谤木”,鼓励百姓批评自己的过失。

帝尧说:“如果有一个人挨饿,就是我饿了他;如果有一个人受冻,就是我冻了他;如果有一个人获罪,就是我害了他。”

帝尧贵为天子,却能恭行节俭、谦虚谨慎、心胸宽阔,又能不贪图虚荣、不惧怕批评,常尧身上的这种高尚节操,可为万世学习效仿,难怪百姓都十分拥戴他。

孔子对于贫富也有精彩的论述。他的学生子贡曾问他:“贫穷而不去巴结人, 富有而不骄傲奢侈,这种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可以算不错了, 只是还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

四、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范蠡“大名之下,难以久居”的处世哲学,后来演化为成语“大名难居”,表示盛名之下不易自处。如李白《泽畔令序》:“所谓大 名难居,硕果不食。”

古代许多著名的贤臣名将由于功高盖主,最终为盛名所累,不得善终。不幸的是,人在这时候往往容易得意忘形,而看不到潜在的危险。

五、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庄子》,用来形容人生的短促,还有一句“人生如朝露”,是比喻太阳一出来,早晨的露珠就被蒸发了,也是感慨人生的短促,以及劝人把握短暂的人生,激励人们上进。

六、富贵悲哀,只因生在帝王家

《汉书》卷四十七《梁孝王传》叙述景帝同母弟梁孝王刘武事略,道人伦,叙情谊,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梁孝王因为继位之事最终郁郁而终,不免让人唏嘘感叹。文中叙写了他入朝侍母时母子兄弟其乐融融、情亲意切的情形;又写他坚决抗击七国动乱、拱卫朝廷的表现;写他对兄长终究没有反戈插刃,刺杀袁盎败泄,十分害怕,因姊托母求情,取得谅解,以及他从臣之议,贱车入关,躲进主园,伏质阙下最终郁郁而终。用笔重在叙述汉家前期家庭内部生活,所表达的看法也是基于人伦母子与手足之情,哀婉感伤。

天下复平后梁王在封国逾越制度,生活极为奢靡,出入可以用天子仪仗,属地沃野千里,出行千骑万乘,还拥有兵器数万件,直到死时库房还有四十万两黄金。各家对于梁孝王如此放纵无度有很多不同的看法。究其原因,梁王与景帝、窦太后最亲,战功也确实卓著,七国之乱后分得的财物和大城最多。他的放纵不自慎,与母亲窦太后与兄长景帝的娇惯护爱有着直接的关系,景帝在家宴上甚至心血来潮地说出了“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的亲热话。梁孝王权势已极,又有兄长如此看重,终于有了觊觎帝位的心思举动。然而帝王家的骨肉亲情必须让位于国家的安定、皇权的稳定和皇位的有序继承。当景帝废了栗皇后之后,实太后有了想要让梁孝王继承皇位的心意,为朝臣袁盎等人所阻,他们推荐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终于演化出梁王行刺这样的不冷静之举。这一举动,与其说是对抗朝廷,还不如说是对朝臣干涉的报复。但谋刺本身已经触及了帝国的法律,引来了朝廷的查办,于是兄弟之间出现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并导致孝顺的梁王再也不能承欢太后滕下,最后郁郁而终。

七、坐怀不乱

《荀子,大略》中讲述了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展禽(即柳下惠)。有一次展禽到外地办事,耽搁了出城时间,此时,客店也已住满了客人,他只好到城门下夜宿。

不久,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也来到城门下夜宿。展禽见那女子衣服单薄,冻得瑟瑟发抖。展禽恐怕那女子冻死,就用自己的棉衣把她裹在怀里,一直到天亮,丝毫没有淫乱行为。此后,人们就用“坐怀不乱”来形容男子在两性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作风正派。

八、仁者爱人与有教无类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在伦理上,他认为人性大同,不应区别对待,他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提倡真正的、无区别的爱( 孔子不是三纲五常伦理的提出者)。所谓“仁者爱人”,讲求的是凡事换位思考,体谅关爱他人,“己所不欲,纫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二是“克已复礼为仁”, 这实在是修身做人的箴言。“克已”,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这里说的“礼”,是指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孔子强调的,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

孔子首先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就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在教育过程中,他采用“因材施教”和启发式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九、孔子的饮食观

孔子对饮食问题非常重视,最早提出了饮食美感、饮食卫生、饮食礼仪等重要命题,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食不厌精”是孔子饮食观的一个重要观点,所表达的是对食物形式精细化、艺术化的要求,目的是形成以味觉美为基础的食物美感。

孔子重视饮食卫生与健康合理的搭配。他提出节制饮食的思想,要求“欲而不贪”。 在先秦时期,肉类属于较为珍贵的食品,而孔子主张“肉虽多,不使胜食饩”,是说肉虽多,也不能多吃,吃的量不能超过谷物的量。这实际上是讲到了膳食结构和膳食平衡的问题。孔子重视饮食卫生,还表现在他所践行的一些具体饮食原则上,例如,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或者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不食;食物的颜色变了,不食;食物有异味,不食,等等。

此外,孔子还非常重视饮食礼仪。比如孔子主张虽然是糙米饭和莱汤,也要先祭一祭,要像斋戒时那样虔敬严肃。古时候君主吃饭前,要有人先尝一尝,君主才吃。 孔子对国君十分尊重,他在与国君吃饭时,都主动尝一下,表明他对礼的遵从。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