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年90岁了,但仍然头脑清醒,思维敏捷。
她虽然基本足不出户,但丝毫没一点儿孤独感。因为除了有家人陪伴她身边外,还有一件她最离不开的东西,那就是天天和她相伴的报纸。我家订阅了《黄冈日报》、《健康文摘报》、《中国剪报》等几种报纸,楼底下专门设了个邮箱。老人家每天都有看报的习惯,因此,我必须按照她的规定,上午九点左右把当日报纸准时送到她的茶矶上,天天如此。老妈看报已坚持了十多年。她说,看报好处多,能知天下事,能增长知识,还能健康养生。她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国外有人对老年人进行过测试,发现喜欢阅读的老人长寿。因阅读可抑制淀粉蛋白斑块形成,预防老年痴呆。读了这篇文章,更调动了老妈天天读报的积极性。
老妈文化水平不高,过去仅读了几个月的私塾。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为经常阅读,一般常用字都难不倒她。偶尔遇上生字,她也不肯放过,一靠自学二靠问。比如,句子里有个生字,她首先仔细琢磨这句话的大意,然后再去用心“填空”,看念得是否上口,实在弄不清楚的就问我。她问的方法很讲究,从不直接让我去看生字,而是象猜谜语一样,先说出这个生字的结构。比如,芹菜的芹,就说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斤字,合起来是个什么字。一次,报纸上登载一篇评论员文章,标题是《狠刹铺张浪费之风》。老妈高兴地读给我听,她把“狠”字误读成了“狼”字。我笑了,当即纠正说,您读错了,应当是狠刹,不是狼刹,“狼”字比“狠”字多一点。老妈却风趣地说:“狼吃人,那狼比狠更厉害,我念的没错多远啊!”老妈幽了我一默,我差点笑出了眼泪。
报纸上,凡涉及养老模式、家政服务、优惠政策等养老服务的报道和文章,老妈都喜欢看,有的还推荐给我看。去年,《黄冈日报》登载了一些地方对老年人落实优惠政策的典型报道,介绍凡60岁以上老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80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有的基层干部还进村入户,亲自把养老金送到百岁老人手中。老妈读后喜出望外,激动不已。问我:“这好的政策,我们这里怎么没听说呀!”我解释说,不用急,落实政策总有先有后,那一天总会到来的。她开玩笑地说:“你是不是瞒着我,把我的钱装进了你的腰包?”我笑着说:“绝对不会,那是违法的,请您老放心。”无独有偶,没过多久,社区的工作人员登门送上表格,办理了有关手续。后来,老妈收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发给的社会养老保障卡和高龄补贴卡,高兴得合不拢嘴,连声称赞说:“共产党的政策真好,我多么想活过一百岁啊!”
老妈特别关注报纸上有关生活、保健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把她最感兴趣的“豆腐块”剪下来,然后督促我按生活百科、保健养生分类,贴在她备好的本子上。每逢节假日,孙子、外甥和一些亲戚朋友上门时,她都把剪贴本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她常说,订报就要看,看了就要学,不然订了有么用?有一次,她突然考我,问:“洗手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我说:“龙头一开,洗手液一抹,双手一搓,最后水一冲,洗完了。”她说:“错!手腕上的细菌藏的最多,你不洗就等于白洗。”哈哈,我只好甘拜下风。老妈通过读报,学到了不少花卉的知识。比如,吊兰、芦荟能净化空气,能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还有它们的习性,以及浇水、施肥、修剪等栽培技术,老妈都能如数家珍,一一道出。在老妈的技术指导和亲自参与下,我们家阳台上种植了各种花卉,吊兰、芦荟、仙人掌青翠欲滴,三角梅繁花似锦……一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在阳台上散步,能饱赏无限美景,吸收新鲜空气,令人心旷神怡。我豁然省悟:这些不就是老妈的长寿秘诀吗?
(为纪念母亲逝世两周年,现转发十年前在当地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与友友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