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父亲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的句子专题之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懂得感恩?

时间:2023-02-04 11:54:5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怎样才能懂得感谢我们的孩子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重新理解“嗯”这个词。

《说文解字》里面说:恩——惠也,一个因一个心,因为得到了好处,发自内心的产生感激之情。

有人说,这意思很明确了,得到好处就应该感激,否则就是没良心,白养他。如果按此逻辑,我花1万块钱买了一个只能打电话的老人机,我应该感恩,为什么呢?因为我得了好处了呀,我花1万块钱,结果被电信诈骗,我也应该感恩,为什么呢?我得了好处了呀,得到了一个天大的教训。是不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呢?

上面这种逻辑,忽视了商业社会里面的等价交换原则和现代法治社会里面讲的权利义务相匹配的原则。我付了1万块钱,我就应该得到与1万块钱相对应的价值和服务,你利用非法的手段来获取了我的利益,这是违法犯罪,我要去报警抓你才对,我怎么可能会去感恩于你呢?我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应该。凡是我们认为应该的事情是很难以激发起来所谓的感恩之心的。我给你三块钱,你给我一瓶水,我跟你说说谢谢,但是你我都清楚,这个谢谢更多的是出于礼貌,而非是感恩之心,真正的感恩是超越了应该的。

我去买一个瓜,你不仅给我这个瓜,而且把它很贴心地把它切好,装在一个盒子里面,这可能超出了我对于买瓜这个行为的这种理解,超出了我认为的应该,所以我感恩。因此我认为真正的感恩是个体感觉得到了超出应该之外的好处,发自内心产生感激的这种类型体验。如果按此逻辑,你会发现我们的许多父母是矛盾的甚至于是分裂的,他们一边非常渴望非常期待家人孩子懂得感恩于他,另外一方面又或明示或暗示的在告诉身边的人,我的付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这的确是人类迷惑行为之一,那既然是应该的,我为什么要感恩?

所以,要想培养你的孩子的感恩之心,除了培养孩子爱与被爱的能力之外,我们更要培养孩子的边界感,懂得去区分应该、良善与爱。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传递价值对等原则、权利义务的观念是必要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得让孩子知道,哥哥姐姐让着你不是应该的,是他爱你,弟弟妹妹对你好不是应该的。是他爱你,爸爸妈妈给到你我们能够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物质条件,送你去最好的学校。更多的不是因为你,而是因为我们爱你。

要满足义务教育法也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好,其实很容易的,送你去最差的学校,然后满足你基本的吃喝,也不违法。为什么我们要给你买名牌,上名校,然后让你去学各种才艺,然后让你获得最好的一种童年的体验?是爱。你的老师、朋友、同学,包括给到你帮助的陌生人,他们给到你的这些帮助,其实更多的也不是应该,是爱。学校、政府和我们之间除了应该的权利义务关系之外,也有许多的爱,只有这个基本认知产生,然后我们刚才说到的因心而起,对于得到的好处产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这种内心体验才有根据,才有心理基础。

当然,这里也需要家长们注意的是,要把感恩教育与亏欠教育做一个严格的区分。如果孩子感觉得到了我们那么多额外地超出了好处,就意味着他欠了我们多少多少,从而背负着沉重的道德负担和思想负担,我想这不是我们想要的,这也完全搞错了方向。教育的终极目标一定是去塑造一个独立健全的人格。感恩教育一方面是要去激发孩子的被爱感,我们更要去做的是激发孩子爱的动机与行动。具体做法我想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我们需要去提醒与鼓励孩子,对于别人对你的好,没有那么多的应该,而同时,你对别人的好也没有那么多的应该,你对弟弟妹妹,对哥哥姐姐,对爸爸妈妈的好,我们也收到,我们非常感动,非常感激。另外一方面,我们需要去鼓励孩子,用行动让爱流动起来,多去做一些应该之外的好人好事,多去对身边的人好,与人为善。都去把恩传递下去,让爱流动起来,这样你自己也好,家庭、学校、社会、国家都会进入到一种有爱的状态,这才是我们说的感恩教育的意义。

贵州心理发布,贵州心理咨询师的家园,贵阳心理咨询师的摇篮。

本文内容由心理咨询师杨李张华提供

作者简介:杨李张华

国家执业心理咨询师,贵州海之源心理辅导学校副校长,企业EAP 高级讲师、贵阳市家庭教育大讲堂签约讲师、贵阳中医学院特约外聘心理老师,贵州电视台《百姓关注》《生活帮帮帮》《真情纪事》、贵州交通广播102.7、贵阳都市女性广播fm104、贵阳晚报《心理聊吧》《心语互动》《教育成长》、西部开发报教育与成长版块解答心理老师,海之源青少年情商训练营主训导师,海之源学习方法训练班主训老师、海之源父母课堂培训导师,海之源教师心理辅导培训老师。

擅长校青少年心理困惑、行为习惯塑造、成长辅导、人际关系以及情绪困扰、家庭关系调整、亲子教育类咨询,特别专注于青少年与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尤其在单亲家庭青少年与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面有相当多的研究与实践。

10余年专业个体与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存在-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取向,10000+小时个体心理咨询、50000+人次团体辅导积累,多年从事青少年习惯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善于思考总结,理论结合实践。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