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投笔从戎造句——投笔从戎造句造句…

时间:2022-12-04 09:39:0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本文为Sir电影原创:dushetv)

你的朋友圈应该已经刷到大屏幕上了。

表扬它的句子,不少傻气十足,比如:

“看了这部片,终于搞懂人为什么要读书”……拜托。读书的必要性,还需要看个电影才懂,也真醉了。

这么造句,Sir两秒一个:“吃了这碗饭,终于搞懂人为什么需要面条。”

但从侧面也可以看出,人一感动,才会犯傻。

这部“感动不少人”的电影是——

《无问西东》

之前Sir预告过,这是一部迟来的电影。2011年就计划筹拍了,几度延期,时隔六年才解禁。

(前因后果,请详见:章子怡张震这部失踪5年的片终于要来)

上映后毁誉参半,之前豆瓣6.2,现在7.2。

觉得烂的,喷起来一点面子不给。

觉得好的,也出现了毫不虚假的生理反应。

公平一点说,这的确是一部有泪点、但毛病也多的大片,简称为:

“感人找茬大片”。

还是先说故事吧。

《无问》涵盖了四条时间线——1923年、1937年、1962年以及现在。

故事,先从“现在”开始。

张果果(张震 饰),高级白领,现实让他很困惑。

一边,是要不要“为欲望奋斗”,因为人心难测:

遵守行规的他,被职场斗争淘汰出局,得知阴谋后,他纠结于是否同流合污、以牙还牙。

一边,是要不要“坚持善意”,同样,因为人心难测:

他善心救助了某个贫困户,但对方的需求窟窿眼看越填越大,怎么办?

带着张果果的现实疑问,电影开始回溯上世纪中国其他年代,几段貌似毫无关联的命运。

1962年的建国初期。

这是政治敏感的年代,也是四段故事中最虐的一个。

王敏佳(章子怡 饰)、陈鹏(黄晓明 饰)、李想(铁政 饰),三人发小,各自胸怀伟大理想。

一场意外的检举,让三人命运发生巨大差异。

李想为了获得支边名额,背叛了王敏佳;王敏佳因为虚荣的童年谎言,遭受了严酷的政治审查;而陈鹏选择默默守护王敏佳,也付出了巨大代价。

(p.s.这一段世纪爱情,记得带纸)

然后是1937年,抗战时期。

时局艰难,为“不绝国家弦诵之音”,三大镇国名校南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大。

沈光耀(王力宏 饰),顶配高颜值学霸。琴棋书画修车武术无一不牛。

国家危难,家人希望他独善其身,他却矛盾于忠孝不能两全。最终,国难现状还是令他投笔从戎,加入飞虎队。

这不像以往主旋律作品里单纯的“忠于国家”,电影把人生疑问还给了他自己,他作出的,其实是一个更“忠于自己”的选择。

(p.s.这一段母子离别,记得带纸)

再下来,是1923年,民国时期。

也是故事中信念传承的起点。

青年学子吴岭澜(陈楚生 饰),在选择学科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前清华校长梅贻琦点拨他,让他追求“真实”。

这个何为“真实”的思考,最终跨越年代,支撑起了这四个看似无关的故事。

(p.s.这一段好尴尬……没错,尿点)

下面,聊聊为什么说它是“感人找茬大片”。

丑话说前面,先找茬。

首先,身为电影作品,它有习作感的硬伤,主要说三点。

一,跨时空叙事杂乱无序。

都知道跨时空讲述很有难度,何况要讲四个故事。

Sir不想拿年轻导演李芳芳和此中高手如诺兰、姜文,尤其是史蒂芬·戴德利(《时时刻刻》,感觉很像本片的创意源)相比。达到细节、线索的多层呼应,比平铺直叙形成更大的张力……要求太高。

但起码,应该始终抓住观众注意力吧?

观影中很多时候,观众多次丢失了最初悬念,单凭一些细节片段产生零碎的感动。前一段,你在担心四胞胎健康,后一段,你看到老母流泪,再下一段,你为黄晓明的痴情心痛……这些打乱和糅合只会减分。

二,剪辑失衡。

大叙事杂乱,导致剪辑小逻辑也乱。

前面说了,张震这个现代人是电影的“果”,而陈楚生是“因”。但因果篇幅明显失调,因小而果大,头轻脚重。

此外还有一些莫名其妙处,比如章子怡悲惨命运即将到来,观众正提心吊胆时……

啪,画面一黑。

立马转到了1937年阳光明媚的云南,王力宏开始了恰同学少年的大好风光……真心感觉好粗暴。

类似不少粗暴之处,如同电视突然被人换了频道。

三,彩蛋泄露的秘密,一颗“失控的野心”。

电影结束有一个7分钟彩蛋,长篇累牍地向近代中国抗战、学术界名人致敬。

感动之余,Sir也隐隐发觉一颗曾经庞大的创作野心……但最后,这些伟人都成了电影里的无关虚影,有站姿有传奇,无性格无线索,反而进一步验证了一场宏伟蓝图的失控。

限于篇幅,小bug简单过一下——

如网友所说,很多煽情台词,很像“手把手划中心思想”。

一些细节用力过猛,一场清华大学一日游的跑步,跑了两分多钟……

还有给四胞胎取名那段,居然找算命先生,开了一个“妖、婊、妲”的文字玩笑,却于人物有损。

再说演员。表现都不错,只有一位不及格。

《无问西东》应该是一个对演员具备说服力的故事。

黄晓明、张震、王力宏、陈楚生出演前,都是第一眼相中了哪个角色,最后就演了哪个。特别是章子怡,据说才看一段就泪如雨下。

之前后台一部分毒饭,只是对黄晓明没信心:

@胡萝卜炒炒好吃:我不知这部片子好不好看,但每次看到黄晓明的名字出现,心总会抖上那么几抖。

但Sir看完得说:教主这次没毛病。

这可以说是近几年最适合黄的角色,虽走了质朴老路,但丢掉了很多表演痕迹,找到了人物的时代节奏。

章子怡在采访中说:晓明演得好,因为他没(刻意)演,他没使劲,他相信了这个角色。

标志性的邪魅一笑,偶尔还有。

但莫名自信的油腻感没了,演出了饱经风霜后的从容。忌惮教主神功的放心吧,如果有锅,也不该黄晓明背。

而是,陈楚生。

陈楚生的表演,已不止是初次触电的稚嫩,而是僵硬,甚至怯懦……很像一个被老师突然揪上台发言的学生。

Sir猜想,一些极粗糙、不合理的镜头闪切,很可能是为了删他……

找完茬,来看泪点。

必须承认,很多细节的埋设,确实体现了女性导演的细心。

一,三代五将。

文中王力宏的母亲,虽然力阻他投军,但后面我们会发现,王家大厅上有一块匾,写着“三代五将”。

这个细节传达的力量,无言而巨大。由此可见,他家不是苟安的富户,祖上早已为国家贡献过多位战斗英雄。

这个细节,再配上那句粤语告白“妈妈,对不起”,才显得悲情并不狭隘。

二,飞虎队招募对联。

王力宏应征时,飞虎队在西南联大招募飞行员时的对联也击中不少观众——上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下联: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出自孙中山初建黄埔军校时题词。

三,黄晓明的斑秃。

作为原子弹科学家,黄晓明为国家付出了时间、精力甚至健康,却仍在时代巨变下失去了爱人。他的悲剧结局是通过一个小动作揭示的。火车上他摘下帽子,露出了脱发严重的头顶。

除此还有不少,不列了。

说到这,你大概能体会,这部片为什么打动了不少人。

它虽然欠缺宏观把控,却跌跌撞撞穿过了硬伤的阻碍,把“真实”传递给了观众。

什么是片中一再强调的“真实”呢?

很多人不喜欢它的原因也在这——它的“真实”,明显是一碗老掉牙鸡汤。

往大了说,是课本上有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往小了说,各路鸡汤早就花样造句过一万遍,比如“遇见未知的自己”,比如“人生只有一次,Follow your heart”……

那么问题来了——

一碗老鸡汤,何以打败了喝惯鸡汤的现代人?

在Sir看来,它像一则学生命题作文。

先告诉你“是什么不让你做自己”,再求解出“为什么你还是要做自己”。

通过生死抉择、极端环境的情感考验、理想主义的崇高追求这几重对比,它讥讽了现代人的小心结:

你看啊,每个年代的人,都会为“西”和“东”纠结。贫是西,富是东。家是西,国是东。生是西,死是东……

而你的西东和人家一比,是不是太渺小、太短视?

同时,它还一再强化“标准答案”:

不要追求外在,要找到真心,那才是幸福的根源。

是的,说它是命题作文,因为手段不高明。

有点意思的,是它的“算法”——

它把求解的过程,拉长到近百年的时间跨度,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励志感十足的暗示:

“真实”的生命力看似微弱,但却延绵不绝,薪火相传。

四段故事的陌生人,最终被无形的线索牵连起来——曾经迷茫的吴岭澜成了沈光耀的老师;被启发的沈光耀,救了幼年的陈鹏;陈鹏敲醒了误入歧途的李想;李想学会了牺牲,救了张果果的父母……

由此,崇高主旋律的宏大母体,被导演以一个现代人的生活琐事收官,终于落地生根,接上地气,找到了与观众相连的脐带。

这也是Sir挑了半天毛病后,想表扬的地方。

这个时代的问题,不是鸡汤太少,而是太多。

条条大路都摆眼前,可没几个人找得到罗马。

你的“罗马”在哪,导演当然也无力回答。

但对电影而言,真正的“罗马”只能是人心。

《无问西东》像习作,可能还像一部说教的公益片,一部毛病不少的“找茬大片”……但它确实抚慰到人。

Sir只给它6分,却一点不反对你去电影院。

它的“幼稚”与“粗糙”,说不定正是那些一味迎合消费大潮的世故电影人,一直的盲点。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哥谭镇民兵排长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微博搜索关注:毒舌电影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