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新闻
她12岁的时候,19岁的哥哥后脑勺上长了囊肿,压迫神经,慢慢发展成半身不遂。
随后,她的父母相继去世。她23岁时,哥哥病情恶化,瘫痪在床。还未品尝到嫁为人妇喜悦的她,便和丈夫一起照顾起了瘫痪在床的哥哥,这一照顾就是28年。她也在这样的情境下,克服种种困难,将哥哥和自己的五个孩子抚养成人。
她就是永城市薛湖镇张大庄村的好妹妹郭粉英。不抱怨,不苛求。手足情深,让人感动。
难不难?她说一直很难,但再难,也要让哥哥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很多村民被她感动,也为她叹息,她却说此生无憾。“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奇迹出现,哥哥能站起来,绕着村口走一圈。”
哥哥半身瘫痪,她毅然带着家人从婆家回到了娘家。
今年51岁的郭粉英原本有个幸福的家庭,上边有个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哥哥郭树心尤其疼爱这个小妹妹。一家五口人,虽然日子过得清贫,倒也知足。
郭粉英12岁那年,郭树心后脑勺长了一个囊肿。刚开始全家人不太在意,认为一个小小的囊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在当时不太先进的医疗条件下,郭树心的囊肿慢慢恶化,竟然发展到了半身不遂。
1990年,郭粉英经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华亮。并于当年嫁到了郭长庄村张双楼,开启了幸福知足的新生活。1992年,就在她刚刚生下第一个孩子时,哥哥郭树心病情恶化,发展到最后,竟然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同年,嫂子去世,抛下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眼看着哥哥的家庭面临破碎,郭粉英和丈夫商量以后,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带着孩子回到娘家,照顾哥哥。就这样,郭粉英和张华亮把家从郭长庄村搬回了张大庄村,一起承担了照顾哥哥和孩子们的责任。
28年来,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大小便、清洁身体、按摩......她每天早上五点多就要起床,匆匆忙忙收拾好家里,然后就开始奔向哥哥家,照顾起哥哥的衣食起居。因为哥哥没办法起床,她要帮忙穿衣服、洗脸刷牙,喂他吃从家里做好的早饭,照料完哥哥以后,还要去地里干活。为了让哥哥的肌肉不萎缩,她自学了按摩,每天帮哥哥按摩一个小时后,就把哥哥抱到院子里晒太阳,陪他聊天。
为了照顾好哥哥,郭粉英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也感动了自己的丈夫张华亮。丈夫面对妻子如此辛苦地照顾瘫痪的哥哥,不但没有怨言,反而很支持她。在家的时候,丈夫总是和郭粉英一起帮忙照顾哥哥,许多郭粉英干不动的力气活,都是张华亮主动做的。
“为了哥哥,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有过遗憾吗?”记者问。
“没什么遗憾。我们是一家人,这是我的亲哥哥。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家庭就这样破碎了,也不忍心不管他。”郭粉英说。
哥哥卧病28年,从来没生过褥疮。
28年来守在家里照顾哥哥,郭粉英一天天一年年是怎么过来的,没人能够详细描述。
“28年了,不敢想妹妹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可妹妹这么多年从来没大声呵斥过我一次,没给过我一点脸子看。现在两个孩子也在跟着她生活,如果没有她的精心照料,我可能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提到妹妹28年来对自己的照顾,58岁瘫痪在床的郭树心一边流着眼泪,一边摇着头口齿不清地感慨。
“我躺在床上28年了,从来没生过褥疮,身上也没一块破的地方,妹妹每天都要给我翻一次身,还要擦一遍身体。被子褥子埋汰了,她立马拆掉洗干净,觉得我无聊,还给我在床头安装了一个电视机。这么多年来,我身上的衣服天天换,她也是床上、地上天天擦。”说到这里,郭树心的泪水顺着面颊滚落下来。
所有的困难,她都是一个人扛。
“这么多年,有没有遇到生活特别难的时候?”记者问。
“难,其实这28年来,经历过太多次困难。但是还好有丈夫的支持,这么多年熬过来了,孩子们也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难熬的日子过去了。”说到28年来所经历的种种困难,郭粉英很平静。
而对于生活的不易和照顾哥哥的付出,郭粉英强调:“照顾俺哥是我的分内事,我也不愿意向外面多提自己的困难,丈夫这边也很支持我。其实,我们也就是过正常的日子,自从前几年俺哥被列为贫困户,我也被安排了公益岗,还有一些补助措施。脱贫了,现在日子也算慢慢好起来了。”
“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妹妹精心照顾我,社会看我们困难帮助我。孩子们在妹妹的照料下也都长大了懂事了,我很知足了。”郭树心说。
郭粉英说:“现在村里、镇里对我们的照顾够多的了。村里给我们生活补贴、申请低保,还给安排工作,其他政策性待遇也是尽力帮忙申请,逢年过节还过来看望我们。我们挺满足的,感谢社会的温暖。”
28年如一日的“不离不弃”,试问几人能够做到?28年如一日的“始终如一”,试问又有几人能够坚持?没有高亢的口号,更没有高不可攀的理由,仅仅因为“我就得让他活得好”的手足情,她选择了义无反顾,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面临破碎的家庭,也撑起了瘫痪哥哥的一片天。不抱怨、不苛求,她把亲情的柔软藏在胸口,把生活的苦难变成盔甲。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在一个最平凡的农村妇女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