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感恩两条大河的句子专题之白芟村情思

时间:2023-02-20 21:49:48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作家:温降水

卓长河源远流长,两山夹沟,九峡断流十八次,从山西一直走来。

到了与潞水河相遇的地方,一下子泼洒开来,山前和山麓冲积扇,泥沙和旋涡积淀的三角洲,在此豁然开朗。上风上水,地理独特,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给人类子孙繁衍、休养生息创造了有利条件。不知是自然眷顾垂青,还是祖先慧眼识珠,无论是王姓称“王”,还是牛姓得“草”,涉县白芟村在这里诞生了。

白芟村位于河北省涉县南端,晋、冀、豫三省交界闻名的山庄水乡,历史悠久,文明淳厚,环境优美,生态友好,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解放前,由于社会制度原因,致使贫穷落后。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沿着社会主义大道阔步前进。改革开放并进入新世纪后,得益于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联系实际,群策群力,发挥优势,发展经济,扬帆新时代,开创新未来,实现新跨越。

航拍白芟,整个村子敦敦实实,富富态态。像一把栲栳圈椅子,不对。像一张太师椅,也不对。像一尊龙椅,对了。轮廓完整,晶莹剔透。左有龙沙东岭,延绵横亘,气势恢宏,脉祥霭瑞,炯炯有神。右有虎沙虎头山,山势险峻,伟岸高耸,感恩报恩,栩栩如生。

在聚焦变焦成影成像后,再不时地按下快门。村子背后的娲皇宫、龙王殿、西明寺、唐代墓葬群,特别是建于清朝顺治年间的涂家坟,是一座大型陵寝,也是一座满汉合葬墓。现存有牌坊、翁仲、墓碑、华表、墓冢五部分,更加彰显出白芟村厚墩墩的文明文化,沉甸甸的历史传承。

把镜头拉到村南,可以目击到河南,横有浊漳河,纵有潞水河,上有一道渠,下有二道渠,其间穿插着干、支、斗、农、毛等田间渠道,像一条条银白的玉带,呈网格状布置在肥美的大地上,让黄澄澄的麦子、稻子、玉米,以及绿油油的时令蔬菜,营养丰富,健康生态。随着轰隆隆的水电站、扬水站、水车、水磨、水碾不停地运转,企业红火,乡村振兴。

回过头来,再看那村里的窑底、前街、后街、南街、南头、下庄......镶嵌着许多拳坊、戏院、平房、石券、殿堂、楼阁、商店、农家乐、小吃店、小作坊......文明经典、古色古香的牌楼活灵活现,与优雅大方的现代建筑杂糅融合,凸显其天老地荒、历尽沧桑、千秋万代、地久天长、乡愁浓郁、渊源流长。整齐的街道胡同,深藏的市井小巷,呈放射状,与村外的道路接通,阡陌纵横至田间地头,国道高速通四面八方。

随着镜头的切换,清凌凌的水,蓝茵茵的天,氧生生的林,墨绿绿的山。虎头山、盔缨山、东岭,奶奶顶、四里坡、黄虫拐、白土嘴,芳草绿林,灵山黛青,花果满山,郁郁葱葱。人们在“森”呼吸、“林”距离中,由隐隐约约的“农业学大寨”,更彰显岀“共产党万岁”的垒石字型。勾画出了一副田成方、渠成网、路成带、山成林、树成荫的“美丽乡村”景象,并以其淳朴的景观魅力,向世人闪烁着日月增辉的光芒。

记得那年秋天,我领着刚分配到机关的三个青年学生,到渠道沿线熟悉情况,切诺基吉普车行至黄龙口村南一公里处。我指着那条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蚰蜒小路,对他们说,顺着这条小路翻过山去,就到了我们要去的地方。听我这一说,他们非要下车让我带路,去爬一回山、探一回险。我看时间允许,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再走一回白芟东岭。随即,停下车来,让司机开车直接到白芟管理所等候。


我们一行四人,下了大道,往小路上走时,有几步还比较困难。因为涉林公路修建时,把那条小路劈断了,要想爬上这五六米高的路基,还得依靠前人登临过的痕迹,脚蹬窝、手扒橛,前拉后推,才能迈过这个坎儿。好在都还年轻,也没费太大气力就上去了。这山上有什么好玩的么?我说,山鸡、野兔、小松鼠......他们听后有点天真,有狼吗?没有。那就好,咱们可以抓到山鸡或者野兔,中午美餐一顿。这倒是求之不得的,就怕你们没这个本事。说着说着,一只野兔从一簇荆棘窝里窜了出来,顺着石阶往上跑,三个小伙子倒也机灵,奋起直追。

青年人虽然在平地里跑得比兔子还快,可真正到了山上就不行了,眼看快要追上了,兔子却又跑到了坡上。他们手里攥着石头,在坡上、在路上竟然跑了好几个回合,始终也没有追上那只兔子。紧随其后的我,突然有点纳闷了,或许是来了灵感。这只兔子从坡上到路上,左右摇摆了好几次,依然没有往山坡上去逃生?莫非是带有神气儿,或者仙气儿?还是故意逗我们玩,抑或有意给我们当向导。想到这儿,我连忙说,不要撵了,你看这只兔子多可爱呀!此刻,三个小伙子早已人仰马翻了。

在山顶的风口上,他们直嚷嚷着要脱掉里边的秋裤。我说,不行,山风太大,容易着凉,此地不可久留,往下走自然不会费力了。下山一路背阴,秋裤也不再那么缠腿了,身体感觉轻松了许多。

从半山腰跨过公路,没走多远就来到了“山神庙”前。这“山神庙”,古为乡民奉祀山神的庙宇,始建年代不详,庙内也没供奉山神像。原本是当地村民每逢正月初一都要设贡、敬香,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庇佑。估计有些年代没有进行这项活动了,香炉和香案早已歪七歪八。从外观看起来虽然破旧,但还保留了十分的轮廓,只是面积较小,他们三人同时进去,还感觉有点扭不转身。从东岭上下来,直奔跃峰渠引渠一道渠生产桥,我看了一下时间,决定顺着一道渠往下走,到老拐跟儿的汇流渠处往回折返。

一道渠经“向阳洞”、“红心洞”,从白芟村后穿过。人畜饮水、浇灌方田的退水,都又回到了二道渠。一道渠的灌溉范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二道渠的灌溉范围,以种植水稻为主,所有退水在老拐跟儿形成一个积水潭,回旋沉淀后又都回到了汇流渠,水量基本不怎么浪费。只是这二道渠在白芟水电站发电后,以1/50的陡坡连接,直冲老拐跟儿,被汇流渠墙顶住,迅速掀起三丈巨浪,周围十几米以内的草本木本植物,都被浪花浇得光光溜溜,奄奄一息。

人们打此路过,即便紧走几步,也会打湿衣裤。我们从汇流渠沿着二道渠渠墙过白芟水电站,大老远就看到了“河神庙”,只因矗立在渠道的对面,也就无法绕过去。其实,漳河沿岸的村庄,古时候修建的“河神庙”很多,原意与“山神庙”类同,只是敬山神和敬河神之分了。像清漳河上的清风栈“河神庙”,浊漳河上的天桥断“河神庙”,潞水河上的盘阳“河神庙”等等。

我们径直来到白芟村虎头山前的“碑楼”。他们说,这又是什么庙?我说,这不是庙,这是白芟村水利纪念碑,记载白芟村水利发展史。碑石上镌刻着白芟村修渠史志,载曰:“建国初吾村山穷水尽,1961年冬,村党支部率众开渠,引漳入芟,渠首远在上游十里的段曲村前......历三冬三春,修渠筑坝之民工,午时常以柿条、炒面为食,饮以河水......1964年2月白芟渠通水,三千亩荒旱薄田,终为粮川。”白芟村古代石碑甚少,近代、现代、当代较多,都具有宝贵的史志记载意义。

特别是“碑楼”里的两座石碑,记载陈仲芳、牛保修渠的丰功伟绩,为白芟村水利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更为国家修建跃峰渠引渠奠定了基础。白芟村治水精神可嘉,治水方法可行,治水方略可鉴。跃峰渠引渠就是在白芟渠的基础之上修建的,所以也叫白芟渠。一道渠渠首在天桥断,流经张头、段曲、到白芟村东拐嘴,全长13.2公里,引水能力8立方米每秒;二道渠渠首在白芟村西四里坡,至拐嘴与一道渠汇合,全长4.55公里,引水能力7立方米每秒。

在修建跃峰渠时,白芟村被誉为“跃峰渠上龙江村”。1975年冬至1976年春,打响了一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全村出动1300名劳力和春节回村的100名职工,突击完成原分配的修渠任务后,又主动承担了1400米明渠开挖浆砌工程项目。该村以大局为重,着眼未来,毁地开渠,伐树架桥,积极支援跃峰渠建设,当时2700口人的村庄,一下子住进了3000名修渠民工。他们这种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跃峰渠沿线广为传颂。

时已近午,我们的胃开始“咕噜咕噜”叫唤了。他们说,咱们中午吃饭的地方在哪儿?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说话不及,跃峰渠白芟管理所到了。从“碑楼”往西走二百来米,有一栋白色小楼。因为它卧藏在虎头山后背或者老虎“脖子”的一个小山坳里,又因为它没有去占更多的耕地,也就不是太张扬。只是在半山坡上,半推半就,依山就势,建起的一座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三层半小楼。这座小楼现在看来貌不惊人,可在三十多年前的乡村也是鹤立鸡群,独占鳌头了。

原来白芟管理所成立时,是在白土嘴一家民房里临时居住,后来就在现在的位置建起了14间平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年干旱,水源奇缺,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寻找水源,引调水量,省市县各级领导、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调动各水管单位的职工看渠护水,往来频繁,人员拥挤,居住不便。跃峰渠管理处责成高级工程师李洪宾,在原址上设计出来这座集吃、住、办公、会议于一体的综合办公楼。

现在,人们看到的这座小楼,也不显得孤单了,早已被路外的一大片民房所包围,可称得上白芟村的“副中心”了。水利单位与当地群众睦邻友好,团结互助,河长治水,群策群力,长治久安。为了保障邯郸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用水,在不懈地追求,不停地奋斗。真可谓,筑梦于小楼大计,谋划于春夏秋冬,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