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鼓励自己内心不要焦躁的名言】《道德经》:浮躁,迷茫,焦虑时,不妨听听老子的这几句忠告

时间:2023-03-01 03:18:0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王阳明老师说。

人心是天空和风筝。心灵的本体什么都能做,本来就是一天。

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

翻译过来就是说,人心是天,是深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包,原本就是一个天。只是因为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目就迷失了。

人心中的理也是无穷无尽的,只是因为被私欲阻塞,本来的面目也迷失了。

在这里,阳明先生认为所谓的"人心","良知"实际上人天生就有,只是因为受到欲望的蒙蔽,所以才使我们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而致良知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清理私欲的过程。

稻盛和夫的《心》这本书里,告诉我们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很多时候,内心的声音会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但是如果我们不能时常磨练心性,那么内心的声音就会被私欲,被外界的噪音所掩盖!

人也就会变得焦虑,痛苦,迷茫。

当然要注意,这里的清理私欲并不是摒弃所有的欲望,实际上程朱理学中的存天理,灭人欲,里的人欲也并非所有的欲望,而是超出基本需求的私欲,恶欲,贪欲。

也就是说,人之所以迷茫,痛苦实际上大概率就是被这些私欲所迷惑,倘若我们能扫清这些障碍,也就能够缓解一些焦虑,迷茫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扫清心中的杂念,私欲呢?

王阳明

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老子对我们的忠告!

老子给我们的第一个忠告:

平和的心态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和基础。

很多时候,扰乱我们内心秩序的恰恰是内心的杂念,

比如,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我们总是会耿耿于怀,嘴上总挂着,"要是我再努力一把,就怎么怎么样。"

对于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也总是想太多,假设很多莫须有的灾祸和痛苦,结果发现,很多都没有发生,都是自己吓自己。

对于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也总是会逃避,害怕失败后别人异样的眼光。

就这样,畏首畏尾,害怕这个又担心那个,你说这样的人生怎么可能不痛苦,不焦虑?

老子也说,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不管我们处在人生的逆境还是顺境时,都不要过分地忧虑抱怨或者骄傲,得意忘形。

都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看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暴风狂风一般来说就刮一个早上就会消退;暴雨下不到24h,也会变小。

自然界的这种不稳定的现象是谁造成的呢?

老子说,这是天地之间不同的气场运动造成的。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

所以说,天地之间,大自然变化尚不能长久,那么人类社会的事情,更不会长久。

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无常。

事事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

实际上,所谓的顺境或者逆境都是相对的,今天你处在上风,倘若你得意忘形,那么难保明天你就不会走下坡路。

而如何面对人生的无常?

我觉得,在心态上,就是要保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司马迁被打入天牢,并被处以宫刑。

此等奇耻大辱想来任何人都难以承受,但他最终还是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著成了《史记》这部旷世奇书。

司马迁

《史记》

越王勾践兵败吴王夫差,被夫差俘虏,当做仆人,勾践每天舔尝苦胆不忘屈辱,终举兵报仇,一雪前耻。

越王勾践

王阳明在龙场谪居的日子里,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穷山恶水,瘴气弥漫。

与之同形的人都难以忍受,纷纷病倒,但就在这样非人的环境中,他却能随遇而安,安然无恙。

阳明先生雕塑

这种泰山崩于前,我自岿然不动的强大心理,其实就是来源于平和的心态。

处于逆境时,不气馁,始终用心中的志向,责任鼓励自己;

处于顺境时,不骄傲,始终用心中的志向,责任鞭笞自己。

而想要养成这种心态,平时就要在事中悟,事中磨。

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认知。

很多人为什么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一碰到失败就惶恐。

就是因为认知层次不够,看不到这件事情的长期价值。

对于见多识广的人来说,他们看待一件事情,不止用短期的利益衡量是否可行,他们会更在意长期价值,从而延迟满足。

而对于见识短浅的人来说,他们看待一件事情,就是用当下能不能立马见效获益作为评判标准。

而现实又是残酷的,没有哪一件事是不需要长期坚持,正确努力才能见效。

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一点,所以很多人没有耐心,不愿意做那些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比如读书,学习,投资自己,提升认知等等。

反而把心思放在投机取巧,追求速成上。

老子给我们的第二个忠告:

摒弃人性中不好的部分。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纠结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但其实,善和恶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人有正义,血性,好的一面,也有嫉妒,邪恶,不好的一面。

老子觉得,只有我们发扬人性中好的一面,摒弃那些肮脏不好的一面,才能干成大事。

比如,人人都有嫉妒之心,但是有些人就任由嫉妒将自己吞没,看到别人比自己过得好,就不爽,甚至动一些歹念;

但是有些人就能及时悬崖勒马,合理消化这种嫉妒心,转化成奋斗的动力。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很多规范个人行为的观念,

比如,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衿,故长。

意思是说,

如果一个人不去主动显摆自己的成就,那么这个人就会很精明;

如果一个人不自以为是,始终放低姿态,那么这个人就会出名,被大家知道;

如果一个人不妄自菲薄,不过分自卑,自我否定,那么这个人才能取得成功;

如果一个人不固执已见,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那么这样的人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和成功。

儒家奉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里的修身

与老子的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而所谓的修身实际上就是磨练心性,祛除心性中顽固恶劣的部分。

曾国藩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

用他自己在家书中的一句话,就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但其实,曾国藩在官场上本来是没有什么优势的。

他出身普通,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

为人笨拙,不懂变通,土里土气

但是他却能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

为什么?

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立志做圣人之后,他的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升。

在日记中,他还给自己立下做人的十二条规矩,时刻提醒自己。

这十二条规矩中,有处事专心不杂;每日静坐四刻;早起;学习读书作诗;谨言慎行;节欲等等。

也正是因为曾国藩终日克己复礼,才能成就他后来的伟业。

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能否取得世俗的成功,靠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还有运气因素,而运气是我们无法预料,掌控的;

但是磨练心性,克己复礼,每日反思,却是我们可以做到的,掌控的部分。

只有我们先做好修身,才能承接得住机会和运气!

  • 相关阅读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