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团结的谚语〕三年级团结的谚语?

时间:2022-12-08 21:47:11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气候的特点是“小冷战胜大冷,并不常见”,意思是小冷比大冷更常见。

这是为什么呢?

  冬至过后,土壤深层的热量逐渐消耗殆尽,进入了数九寒天,全年最低温度都集中在小寒至大寒之间。

  明代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著的《五杂俎》记载了我国最古老的《冬九九歌谣》,其中说“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篥”是古代流行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簧管乐器,指大风吹篱笆发出很大的响声。

  流传在华北地区的“冬九九歌”说“三九、四九冰上走”,即“三九”冰封大地,人在冰上行走。谚语说“冷在三九”、“三九四九冻死狗”。这些都说明了“三九”是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农谚说“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而小寒时节全部处在“三九”,并搭上“四九”的开头。小寒一共15天,其中有12天在“三九、四九”中,所以小寒期间气温最低。因此有“小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北风吼”的说法。

  据气象专家解释,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最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最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最大,并配合最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

  为什么小寒比大寒冷,还称为“小寒”呢?首先是符合“循序渐进”的古代哲学理念。

  古人认为:“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未至极也。”在古人眼里,寒冷也是个发展的逐步积累过程,是渐进的,先有小寒后有大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二是根据“物极必反”的古代哲学原理,寒暑交替的“天道”是寒冷到了极致之后必然要回暖,如果先大寒后小寒,从字面上就找不到最冷后“回暖”的感觉了。大寒之后是立春,春回大地,气温开始回升,符合古人的传统思维习惯,因此要把大寒放在小寒之后。

  三是与夏季的小暑大暑相对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有大约一周的时间处于“四九”,也是比较寒冷的时节,古代“九九歌”有“四九夜眠如露宿”的说法,大寒又恰好与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王富聪)

  本文原载于2019年1月5日《团结报》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