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词佳句 > 经典语录 正文
【曼德拉名言】对体育政治化说“不”还冰雪一片纯洁

时间:2023-03-24 23:22:30 阅读: 评论: 作者:佚名

当地时间12月9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证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出席北京冬奥会。图为古特雷斯11月24日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发表讲话。人民视觉供图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开幕,届时,奥运火炬将在中国北京再次点燃。“此次全球体育盛会将永久改变冬季运动的面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表示,“中国已经准备好了欢迎来自全世界的顶尖冬季项目运动员。”

12月15日,北京冬奥会进入最后50天倒计时。各国冬奥健儿在陆续来京参加测试赛后,目前已全部顺利出境,进行最后的备战冲刺。大部分赛事筹办人员已进驻场馆,赛事演练工作有序开展。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日前称赞说,北京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始终保持密切沟通,赛事筹办工作进展极其顺利。

国际社会关注和力挺北京冬奥会

全球冬奥热情持续高涨。国际社会各界纷纷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冰雪之约”即将到来的热切期盼。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国家奥委会公开表态支持北京冬奥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国家政要,均已确认将来华出席北京冬奥会。韩国、法国、芬兰、保加利亚、希腊、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白俄罗斯、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等国奥委会官员都表示,期待北京冬奥会取得圆满成功。韩国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钟建特别提到,“平昌、东京、北京的东北亚奥运接力意义深远。韩国作为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东道主,将发挥自身作用。”二十国集团(G20)、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也都发出支持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的有力声音。

在11月底举办的第二次外国驻华使节奥运情况介绍会上,来自70余国的约120位驻华使节、高级外交官及国家(地区)奥委会代表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与会。荷兰驻华大使贺伟民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期待北京冬奥会成为进一步深化中荷两国合作的契机,“特别是激励两国年轻人更加热爱冰雪运动”。

海外媒体正密切跟进北京冬奥会的动态。德国电视一台日前宣布,该台对于北京冬奥会报道的准备工作已就绪。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关注北京冬奥会的疫情防控措施,称“中国正计划对新冠肺炎疫情采取周全的预防措施”。南非主流媒体独立传媒集团网站刊文表示,“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完美诠释了绿色低碳、环保创新理念与奥运精神的结合,将创造奥运历史的多项纪录。中国定将呈现一届非凡卓越的绿色冬奥、科技冬奥盛会。”3个月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对外发布时,路透社、加拿大广播公司等多家外媒都进行了相关报道,认为这与“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10月18日,希腊,2022北京冬奥会圣火采集仪式举行。视觉中国供图

借冬奥会搞政治算计者沦为“圈地自嗨”

12月2日,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由中国和国际奥委会起草的奥林匹克休战决议,173个会员国共提该决议。决议表示,北京冬奥会将是展现人类团结、韧性和国际合作宝贵价值的契机,特别强调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愿景——“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这份协商一致通过并得到绝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共提的决议显示,纯洁的冰雪运动容不得肮脏的政治算计。

在奥运会前向联大提交奥林匹克休战决议,本是一项良好传统。但这一次,美国、澳大利亚等个别国家却选择不签署该协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批评。12月6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将不派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并引来“五眼联盟”其他4个成员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的“跟风”。英国更是上演了自我矛盾的讽刺一幕——首相约翰逊12月8日称,“抵制”体育运动是不明智的,但英国内阁各大臣无计划出席北京冬奥会。英国《独立报》网站刊文批评说,扰乱北京冬奥会不仅在政治上将适得其反,对体育运动也有害。

谈及这些不和谐声音背后的逻辑,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所长陈向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这暴露出了有关国家和媒体的阴暗心理和狭隘心胸,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对中国的良好发展态势“羡慕嫉妒恨”。他们的做派,出于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偏见,出于吹毛求疵的心理。少数西方国家的“病根”在于其见不得中国好、唯恐中国强大的偏执心态,出于对自身发展走势越来越不自信的失落感,以及一种“你赢我输”的零和思维。

陈向阳注意到,正是那些以“民主国家”自诩的少数国家,成了此次在奥林匹克和体育运动上搞政治作秀的操盘手。在陈向阳看来,这是“明显的双重标准”。这些国家的有关行为根本影响不了北京冬奥会,只能败坏这些国家自己的国际形象,影响他们与中国的关系。

对于美国政府作出有关决定的时间点,陈向阳认为,在中美元首视频会晤后美国宣布相关决定影响恶劣,严重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美国作为始作俑者引来少数国家跟风作秀,也暴露了美国政府对华遏制打压政策的错误本性、言行不一的两面性和拉帮结派围堵中国的阴险性。

对于相关事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多次在回应中表示,由于中方原本就没有向相关国家发出邀请,他们的表态不过是政治炒作。他们的官员来或不来,丝毫不会影响北京冬奥会的精彩成功。西班牙《体育世界报》网站也在报道中直言,美国政府作出的所谓“政治姿态”不会影响北京冬奥会的举办。

事实确实如此。“五眼联盟”借北京冬奥会搞政治表演,最终沦为美国和其少数追随者的“圈地自嗨”。法国总统马克龙公开发声表示,法国没有计划加入美国对北京冬奥会的“行动”,认为此举“毫无意义”。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韩国总统文在寅更是在访问澳大利亚与澳总理莫里森共见记者时公开表态说,韩方没有不派官员出席北京冬奥会的想法。在立陶宛,对于有议员呼吁在冬奥会问题上追随美国,立陶宛奥委会公开发表声明说,奥运会属于全世界,以政治原因要求运动员放弃参赛不公平。

陈向阳指出,“美国此举很不得人心。蓄意将北京冬奥会政治化的只是极少数美西方国家,绝大多数国家是头脑清醒的。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力主办冬奥会,是信守国际承诺和为人类加油鼓劲的正义之举。”

“人权”不是国际关系中的一张牌

美国等个别国家不派政府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理由,据称是“中国新疆等地存在‘侵犯人权’问题”。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徐贵相此前已明确作出回应:美国拿所谓“新疆人权问题”说事完全是自找没趣。

对于美西方个别国家用“人权牌”扰乱体育运动,英国广播公司(BBC)12月15日在报道中直言,“这不是一个新策略”。报道称,2018年,美欧曾以“纳瓦利内事件”为由,试图阻止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也曾就“西藏人权”议题大肆炒作。当北京冬奥会即将举办时,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如法炮制,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

怀揣梦想的运动员才是冬奥会的真正主角。据北京冬奥组委统计数据,截至11月17日,来自欧洲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奥委会,已提交1.4万多条注册申请,仅美国奥委会就提交了1528条。据报道,刚满20岁的新西兰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尼克·波迪亚斯,是冬奥奖牌的有力争夺者,他期待在北京冬奥会上再创佳绩。以色列一对兄妹正在父亲的指导下加紧训练,为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项目做准备。来自西非国家冈比亚的阿马杜·克鲁巴利,正在为实现他的冬奥梦想奔走筹款,这位29岁的钢架雪车运动员想成为这个亚热带国家的首位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俄罗斯《苏维埃体育报》网站曾刊发斯洛伐克高山滑雪世界冠军维洛霍娃致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一封公开信,信中写道:“北京冬奥会是重回正常世界的一步”。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体育运动是一项人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将奥运会政治化的言行,不仅是对运动员人权的破坏,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在12月11日闭幕的奥林匹克峰会上,作为奥运会的管理者,国际奥委会发布公告,对任何将奥运会和体育运动政治化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国际奥委会高级委员、前副主席理查德·庞德力挺中国表示:“从奥运会的角度来看,(如果)需要一个可以组织和举办出色奥运会的东道国,选择中国绝对没有错。”连美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莎拉-赫希兰德也发声说,任何扰乱奥运会的行动都不是国际政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它将对运动员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陈向阳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也提醒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前的这段时间里,美国等个别国家的一些人,仍可能继续拿冬奥会做文章,比如抹黑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怂恿其他国家跟风不派官员出席冬奥会,通过对体育赞助商施压等方式限制北京冬奥会的国际影响,等等。对此,中方既要全力以赴办好北京冬奥会,同时也要加强“冬奥外交”,讲好中外运动员团结拼搏、争创佳绩的北京冬奥故事,主动塑造涉奥国际舆论环境,激浊扬清、正本清源。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有一句名言:“体育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它能鼓舞人心,它能团结人们,它的力量无可取代。”今年夏季,延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巴赫将其比喻为“黑暗隧道尽头的一束光”。今年11月,休斯敦世乒赛上中美跨国混双组合出战,向世界展示了“乒乓外交”的延续。对于体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知名奥林匹克学者易剑东曾撰文表示:“体育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恰恰可能成为政治体之间最好的交往桥梁。”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北京冬奥会弥足珍贵、殊为不易。应在加强防疫的同时,增进各国参赛选手的友谊,对外做好精彩赛事的转播,为世人加油打气,为寒冬增添暖意,为动荡变革期的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陈向阳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年轻人包括运动员应正确认识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各国青年在赛事内外加强交流、共同进步。

本报北京12月1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子倩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