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之前写过黄山的迎客松,就很诧异于植物强大的生命力,在各种奇奇怪怪的地方也能生长得很好,正好今天和朋友一起出去吃饭,在路上他惊讶地说:“哎呀,你看那个石头上长出来一棵树哎”,甜豆粥一看,哎还真是哎,不知道是一颗什么树,顽强的从石头里露出自己的枝干来。
以前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是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长着很多的松树,这个地方每年都要下很大的雪,所以这些树都长得弯弯的,是被雪压的,然后说这个故事的哲学道理就是要懂得适时地弯腰才能活得更久,虽然不知道这个故事的真假,但是正是这个故事引起了我对松树的极大兴趣。
《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这首诗的,那个时候只背了这首诗本身,记住了贾岛关于“推敲”的故事,也知道了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他的推敲的功夫不只是在造词遣句方面,更是在整首诗的立意上面,这首诗的立意就非常的巧妙,这首诗甜豆粥觉得在唐诗中是很有地位的,那种妙只在意会不在言传。
前两句是说诗人在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小药童,他的师父去哪里了;而小药童的回答占了三句:他说,师父为了采药去了山中,但是这座山中云深山大,不知道师父到底在哪个地方,这里没有明显的写出诗人到底问了小药童什么,可是从小药童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大致猜测出诗人的问句内容。
这是诗中第一处值得所有的读者用想象来补充的,第二处就是在树林茂密的山中师父到底去哪里了呢?这句以下,就留给了读者们无尽的想象空间。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写了诗人和小药童二人的对话,但是整首诗中没有出现一个问号,这就是显示诗人“推敲”的功力所在的地方。
诗中描写的隐者以采药为生,悬壶济世,虽然隐居但是也关心苍生疾苦,这可算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诗人对他有无尽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唯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寻味,引人遐想的。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甜豆粥在写诗的时候很少会写到现代的诗,因为新文化运动诗的形式都有所变化,现代诗不再像以往的律诗一样讲究严苛的格式。这篇诗依然保存了旧时的形式,但是诗中所表达的精神是焕然一新的,《青松》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
这首诗中借物咏怀,表面写的是松树,实际上写的是人,包括这首诗在内,从那时到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都写了关于那个年代的人他们的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这首诗中反映的也是这样的人和他们的精神,看到这首诗就觉得总是有希望的。
在这首诗中,松树是一个斗士,它与风雪做斗争,一次次被吹倒,一次次地站起来,那个时候的人也被一次次地困难所打倒,可是他们总因为心中的信念再一次地站起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与他们的坚持,才有现在我们的和平与安定,这样大气凛然的句子,至今读起来都十分感动。
《南轩松》 唐 李白
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
松树不总是像黄山的松树那样要经受风吹雨打才能长大,还有的松树就长在平地上,但是在平地上生长的松树也有自己的追求与习性,并不会因为环境顺利就一事无成,松树自己的品格是始终在心中保留着的。在环境不好的时候,它们以奇形怪状艰难的求生存,在没有外物压制它的时候,就努力地向上生长,就像是在长到天上去一样。
李白写这首诗,写的是自家院子中的场景:自家的院子里,在窗户的南边有棵孤傲的青松,它的枝叶是多么茂密,清风轻吹,不时地摇着它的枝条,它看起来那么的潇洒,终日都那么惬意。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不知道它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这首诗也是从自己眼中所看到的景象开始写起,进而转到自己的思考上,将窗外的那棵松树写的孤傲自恃,超然物外的感觉,这也正是诗人留给现代人关于他自己的一个印象。但是松树绝不满足于现在的潇洒与悠然自得,还是要追求将来往天上去的劲头,这也是诗人的远大抱负与崇高理想。
这首诗中连续使用“孤松”、“清风”、“游云”、“日夕”、“苔绿”、“秋烟”、“苔绿”、“云霄”、“染”、“凌”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展现出了诗人一贯的诗风:飘逸、潇洒、不拘一格,这种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气势,读来一点都不觉得讨厌,反而对人心有种极大地鼓舞,觉得自己的追求也变得高了起来。
我们的国家有漫长的历史,从来没有因为外力的破坏而终止,也许这种坚韧、这种坚持正是从我们身边的植物身上习得的,这些植物从古至今一年一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不疾不徐地慢慢生长,而这种精神也就被一带一代的传承,正是因为这种传承,才让我们有了团结、有了向心力,我们应该好好感谢这些植物。
文:甜豆粥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