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书画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族韵味。此前,小艺君介绍了辽宁省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中国古代书画”的展览,从不同侧面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绘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展览现场
本期,小艺君介绍一个正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翰墨丹青”书画精品展,展览从山西博物院馆藏的数千件历代书画中遴选出的元、明、清三代书画作品86件(组),寻数百年中国书画的发展脉络。
展览现场
“书画同源”——挥洒笔墨于尺幅,抒发人生感悟,展现心中“至善至美”世界。本次展览共分为绘画和书法两个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元代王渊的《桃竹锦鸡图轴》等重量级的展品,十余年后再次面向观众展出;一代名将戚继光的传世遗墨也出现在展厅之中;傅山、赵昌燮、陈廷敬、于成龙等山西历史名人名作,成为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清·吕焕成 仿赵伯驹山水
绘画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经汉、魏、六朝的发展,成熟于唐宋;宋、元时期,文人画蔚成主流,注重抒情,追求诗意,元代的文人画,以水墨画居多,花鸟、古木竹石、梅兰等题材流行。王渊的花鸟和顾安的竹石,清润淡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明、清两朝摹古出新,流派众多,个性鲜明。几件无款山水画反映了明代早期不同的绘画风格;谢时臣、宋旭、王綦皆名重当时。清初“四王”及其传派为画坛主流;八大、“八怪”张扬的个性,被世人推崇。近代以来,海派画家大胆革新,开一代新风。任颐、吴昌硕的画风,对我国近、现代画坛影响极大。
▌本次展览绘画中花鸟画部分,从元代顾安《风竹图》、王渊《桃竹锦鸡图》的墨花墨禽开始,小写意花鸟画转而变成朱耷、高凤翰、郑板桥、李蝉、吴昌硕等的大写意境界;山水画部分则从谢时臣、蓝瑛的浙派山水开始,回归到了清代王鉴、王翚、王原祁的南宗文脉;人物画部分则以改琦、罗聘的作品为主。
顾安《风竹图轴》元 纸本 钱自在先生捐赠
▌顾安(1289~1365年以后),字定之,号迂讷老人,江苏苏州人。擅画墨竹,尤喜画风竹新篁。画法集文同、柯九思等诸家之长。他还擅长书法,行、楷俱工。其传世作品极少。
▌《风竹图轴》为元代画家顾安所画,画卷中画嫩竹两竿,以笔墨的轻重徐疾、枯湿浓淡和疏密聚散,来表现竹在风中摇曳的独特旋律和节奏。竹枝从画面左下角生出,为折枝风竹,并非全景构图。竹子因特有的气质自古就被比作君子,画家不画竹子的全面,而仅仅抓住竹子在风中摇曳的那两三竿,就把竹子不惧风吹雨打的君子品质表现出来,足以看出元人画中重写意、重笔墨的文人意趣。
王渊《桃竹锦鸡图》元至正三年(1343)绢本
▌与顾安同时代的画家王渊则更是元代小写意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他的花鸟画对明代花鸟画影响较大。此幅山西博物院所藏《桃竹锦鸡图轴》,画面绘山桃一株,花蕊初绽;山桃旁边依偎翠竹数杆,锦鸡立于坡石之上,斑鸠、山雀绕树而振翅,细草兰花、溪水流泉,皆刻画精妙。右边石间题款“至正三年冬腊月钱塘王渊若水为仲华良友画”。即作于1343年,这是画家现存创作年代最早的作品。
郑燮《 兰竹石图横幅》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 纸本
▌作为“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以画兰竹而名闻于后世。展览中,郑板桥的《兰竹石图》尤为精妙,此画以书法用笔绘兰竹,墨色浓淡相衬,画面疏密有致,诗画相辅,交相辉映,款署壬午(公元1762年),为画家70岁时所写。
明·蓝瑛 秋溪放棹图
明·谢时臣 溪桥钓艇图
明·朱士瑛 兰亭修楔图
清·袁耀 绿野堂图
清·罗聘得子图
清·黄慎 苏武牧羊图
清·改琦 子夜歌图
清 ·王云《西园雅集图轴 》 绢本 设色
清 ·王鉴《仿北苑山水轴》清顺治十七年(1660)纸本
书法
▌中国象形文字定型,书法也随之产生。从殷商甲骨、金文大篆,到秦碣汉碑,书体不断蜕变,书法不断完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飘然独立,文人士大夫孜孜以求,蔚成风气。南帖北版,殊途同归,至唐代达于极盛。千百年来,书法艺术扎根于文人的素质学养之中,研习传承,名家辈出。
徐渭 《草书咏月词轴》明 纸本
▌《章草释经卷》展示出唐代书法的艺术风貌。从明初宋克到中期祝允明、文徵明,至晚期董其昌、张瑞图,引领有明一代书风,值得一提的是,在书法展品中间还可以看到抗倭名将戚继光的行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轴。
戚继光 行书《送李小山归蓬莱诗》轴明隆庆四年(1570)绢本
▌众所周知,戚继光是明代中期的抗倭名将。他的传世书法并不多见。此幅《送李小山归蓬莱》为行书诗轴,为隆庆庚午年(公元1570年)作品。此轴为题送友人李小山而书,诗中写道:“蚤(早)年结社蓬莱下,塞上重逢各二毛。天与龙蛇开笔阵,地分貔(pí)虎愧戎韬。郊原洒尽雨声细,岛屿人归海气高。丛桂芳时应入越,扁舟随处任君豪。隆庆庚午夏六月孟诸子戚继光书于蓟东之运壁斋。”此诗写于戚继光平定倭乱之后、守蓟州北御鞑靼之时,诗中回忆了与李小山早年相识的往事以及盛年为国效力的事迹,诗句最后则道出了戚继光的心中期望:天下太平、桂花芳香之时,相约入江南,驾一叶之扁舟与君(李小山)畅谈话旧。
傅山 草书《读宋南渡后诸史传轴》 清绢本
▌清初王铎、傅山的作品个性强烈,笔法奇倔;沈荃、吴雯为帖学大家;王澍、黄慎、郑燮、刘墉等人的作品,体现了清代各种书体的面貌;清代晚期碑学大盛,伊秉绶、包世臣、何绍基、吴昌硕等人宗法北碑,真、草、隶、篆诸体各呈新意。所有这些珍品,给我们留下了书法继承和创新的宝贵经验。
祁寯藻 行书轴 清 绫本
王澍《 篆书格言轴 》清雍正十一年(1733) 纸本 罗静宜先生捐献
明·倪元璐草书五律诗
明·张瑞图 行书七绝诗
清·陈廷敬 行书白居易《池上篇》
明·祝允明 草书杜甫诗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5日。喜欢书画的朋友不妨去展览现场看一看,感受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和独特民族韵味的中国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