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也是普通人中的一个群体。他们只是通过了考试,通过了及格分数线,根据个人报告的大学、专业,进入了某所大学,成为在校大学生。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业知识,这与他们在中小学时期所学习的内容最大不同。大学所设置的各种专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衔接,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适用人才,当然还有部分专业要考虑超前的因素。也就是为未来的发展从人力资源方面事先布局,跟踪或超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水平。大学生,只要个人头脑清醒,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站得高,看得远,把在上大学期间的时间分配好,充分利用好,更上层楼,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也是不错的结果。即使就业,成绩优秀者也不难找到适合个人的工作。关键问题就看个人懂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现在确实有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浑浑噩噩过日子,不心疼父母所提供的各种物质支持。
通俗讲就是吃爹的肉,喝娘的血似乎是天经地义。孰不知按照现代法律要求,一个人长到十八岁以后,父母该尽的义务已经完成,学生上大学的所有开销应该是个人解决。只是中国的父母们基于血浓于水的关系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学业未成就自谋生路,所以倾其所有也要支持孩子完成学业。不否认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认真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发奋图强,争当世代姣子。
但同时也听到、看到极少数学生没有远大理想,缺乏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个人在校期间热衷于花前月下,卿卿我我,谈情说爱,把美好的青春付诸东流。早些年,央视在“新闻调查”栏目中曾经报道地处西北某地一个大学生的四年生活轨迹。校方出示了该生只有一个学年的成绩单,并且只有第一学期各科还算考得不错,也就是及格的水平,此后全是空白。父母亲在故乡以种植土豆作为主要经济来源,收不抵支,靠卖血来给孩子支付在校期间的各种费用。
虽然这只是一个极端例子,但足以说明了瓜连籽来,籽不连瓜。现在全国每年无论是招生还是毕业的大学生人数都在七八百万以上,总体而言,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学有所成,成为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生力军。年轻人思想活跃,充满生机,他们是国家、民族包括家庭未来发展的希望。也许在某些人看来,如今的大学生越来越没有学生样,喝酒唱歌打游戏样样都会,还不认真学习,很多都找不到工作。
其实这样的看法是有些片面的,诚然,如今大学生是不只专注于学习,在娱乐的方面也大有涉足,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认真学习,大家都听说过一个词:劳逸结合。我不否认有些大学生是没找到工作,但是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可以找到工作的。如今的大学生没有什么特殊的不同,只是时代不一样了,人也不一样了。相比之前,如今的大学生数量更多了,大学生的评定标准也不一样了。
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很多学生都可以有上大学的机会,很多学生也可以成为大学生,但是大学生中的水平阶段之差却比以前多出了几个纬度。这个外界纷繁,娱乐至死的时代里花样的外界对大学生的自制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里能够一直专心学习,不涉足外物的人很少了;大学里沉迷游戏,影响学习的人更多了。我们的自制力堆起的“防御塔”经受着来自外界的强攻猛炮,同时学习的枯燥乏味又虫蛀着内部的“城堡”。
我们的学习之路受着巨大的挑战,很多人在这条路上都开始变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思想侵入学生群体。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商场一直蔓延到学校,学术这种高尚的东西如今染上了尘埃,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污染,在素质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注重技能的教育,在大学这座炼炉中,自己的道德品质却没有经过历练。这样的人才是残缺的,他们的思想也会是局限的,片面的。
有个伙计,是个初中毕业的大哥,卖水果,做过销售,去过电子厂,快30岁了还没有结婚,是那种想找女朋友却找不到的那种,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偶尔会向我借几百块钱救急。当时他给我吐槽大学生,好吃懒做,只会泡妹子,打游戏,一事无成,什么的,当时我想反驳,但是碍于关系并没有反驳。诚然大学生的水平良莠不齐,有好有坏,但是整个国民基本素质水平来说,是在提升的。
我认为一个人上大学只不过是一种经历,并没有说一个人考上大学了就怎么样了,没考上又怎么样,也没有必要强加枷锁作为一个大学生每一个人就该都特别的出众,大家只不过是社会的一颗螺丝钉,可能学习的东西多一点,这颗螺丝钉的作用会稍微大一点。仅此而已。我自己的是做程序的,我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初中生毕业的人学程序的话碍于对数学和英语的理解程度不好,可能对于一些循环。
数据的嵌套分析和英文起名会进行得慢一点。理解起来相对来说困难一点吧。再举个例子,自家哥哥是初中毕业的,他告诉我他有时候有些话有那种感觉,但是却表达不出来,不知道该用哪个词来准确表达那个意思。而这些东西可能会成为自己升职加薪的绊脚石。我可能更多的是在辩解知识对于人的重要性吧。从侧面看上大学也就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大的世界。
任何地方的人都有二八分,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但是总之,我还是感觉大学毕业比高中毕业好,高中毕业比初中毕业好。自己的孩子也是更多的希望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不是从小就被灌输大学生没啥用,干脆出来打工好了。大学生是大学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大学就有什么样的大学生。他们还只是一群孩子。当我们责怪他们的时候,我们这些大人是否更应该责怪?我们大学更应该责怪?少有人可以出淤泥而不染的。
我们去一味指责大学生的不进取,不努力是不是有些本末倒置。诚然由于一年年的扩招,大学生的素质可能较比前为差。但是大学的质量是否有了本质的提高呢?仍然是那些老师、教授。由于扩招,本来不多的优秀教师,被无限地稀释了。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授,变得稀缺。据在下所知,有的教授上课,是人满为患。而有的教授上课,门可罗雀。为何会有如此的反差?就是好的教授太少。
虽然由于大学的扩招,但是大学的门槛降低了。但是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上大学的。这些学子们,经过了十多年的寒窗苦读,进入大学的时候,是抱着无限憧憬的。但是现实与想象之间,是有着巨大的鸿沟的。当他们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无法跨越这道鸿沟的时候,就只有懈怠。国人一直有一种厚古薄今的思想。在其思维当中永远是一代不如一代。80后不如70后,90后不如80后,00后不如90后。
如果依此逻辑,中国经过了这几代人,是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这种结论是可笑的。孟子说过: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个大学的毕业生,挣得没有一个建筑工人或者技术工人多,这在发达国家是很平常的。而在中国是不可理解的。你一个大学毕业生,竟然没有一个建筑工人多,你念那个大学还有什么用?大学生就变成了奚落、挖苦的对象。还有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归罪于大学生,是不公平的。
大学的专业设置,我们的产业结构,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大学生。如果百分之八十的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剩下的百分之二十,那是自身努力的原因。如果百分之八十,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找到了。那就是上大学的原因。一面企业缺少合适的大学生,另一面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那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和企业需求相互脱节的原因。板子应该打在大学生身上,而不应该打在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