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
光明日报记者 李笑萌
11月21日,中国著名舞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陈爱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27日上午,陈爱莲遗体告别仪式将在北京八宝山东礼堂举行。
陈爱莲是中国第一批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员,是新中国舞蹈事业奠基人之一。她曾说:“把最好的舞姿展示给更多的观众,是我一直以来不停追赶的梦想。”陈爱莲的一生始终属于舞台。
陈爱莲(摄于2020年8月)光明日报记者闫汇芳摄/光明图片
在众人记忆中,舞台上的陈爱莲没有年龄,永远是一名活跃的舞者。2019年年底,在一档电视舞蹈节目上,陈爱莲作为帮跳嘉宾与年轻舞者共同完成《雷雨·周萍之死》,惊艳全场。
1939年,陈爱莲出生在上海。10岁那年,因为父母相继病故,陈爱莲与妹妹一起进入孤儿院。1952年,陈爱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团学员班,要强的个性让陈爱莲一直是班里的优等生。两年后,陈爱莲被选送进中国第一所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校学习。
“陈爱莲的舞步从孤儿院迈出,新中国的建立给了她发展的机遇。”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代艺术家、教育家立志要建立起中国的舞蹈体系,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吸收营养,同时也从苏联芭蕾舞中借鉴经验。两种力量取得的成果都完美地体现在了陈爱莲身上,体现在了她再创作的作品中。”
1959年,陈爱莲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她在中国第一部芭蕾民族化舞剧《鱼美人》中担任女主角,端庄大气的东海公主在一代人心中定义了美的含义,也令陈爱莲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舞蹈比赛上,23岁的陈爱莲表演的《春江花月夜》《蛇舞》《弓舞》《草笠舞》连获4枚金质奖章。中国舞蹈的动人风采在异国他乡引来无数惊叹与赞美,人们把陈爱莲唤作“东方舞蹈女神”。
1963年,陈爱莲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工作。先后主演了舞剧《白毛女》《小刀会》《文成公主》《红楼梦》《霸王别姬》等作品,是中国主演舞剧最多的舞蹈家。
“很多人只看到她80岁还可以在台上起舞,却看不到辉煌背后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风雨波折或是身体病痛,她都在坚持。”在冯双白印象里,陈爱莲从没中断过练功。“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去看望陈老师,她的家就在爱莲舞蹈学校里面。那时候孩子们放假了,正是练功的好时机。”有时候,冯双白到得早了,就能看到陈爱莲一个人在练功房中尽情挥洒。“记得2019年春节,我们到学校的时候正赶上陈老师从练功房出来,远远就看见灿烂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真的是‘不老的神话’。”冯双白对那一天印象深刻。
陈爱莲曾说,对于舞者最重要的天赋不是身体条件,而是心中对舞蹈的热爱和感悟。她因热爱而时刻与角色联结,也是因为如此能“穿越时光”,成为不老的舞者。
1981年,42岁的陈爱莲第一次在舞剧《红楼梦》中扮演林黛玉,为众人塑造出一个顾盼生辉、巧笑嫣然的林妹妹。1981年到1986年间,她演了近400场,每一场都备受欢迎。1997年,陈爱莲个人投资复排舞剧《红楼梦》。在每次复排前她都要重读一遍原著中有关宝黛钗的爱情故事,从故事中寻找灵感,不断创新舞段、调整剧本节奏。2019年,80岁的陈爱莲再演舞剧《红楼梦》,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当被问到黛玉是不是陈爱莲最喜爱的角色时,她总会回答:“每个角色都是我的孩子,这个眼睛好看,那个牙齿长得好,我都喜欢。”她像母亲爱着孩子一样,珍惜爱护着自己创作出的每一个人物。
陈爱莲也是充满魄力的创新者。1989年,她在原文化部支持下创办“陈爱莲艺术团”,辗转全国各地演出。1995年,陈爱莲创立北京市第一所民办舞蹈学校——北京爱莲舞蹈学校,把多年的舞台实践经验编成教材,亲自为学生们指导授课。在陈爱莲心中,自己始终是国家、人民培养出的舞者,早年经历更让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2014年,陈爱莲在贵州采风期间,了解到当地艺术教育资源匮乏,就带着10名来自贫困家庭、酷爱舞蹈的孩子回到爱莲舞蹈学校,并为他们免去了学杂费等一切费用,如今他们都已经顺利毕业。
今年9月,光明日报曾刊发专访陈爱莲的文章。采访临近结束,陈爱莲小声说:“我悄悄告诉你呀,其实我还想复排舞剧《文成公主》,希望能实现。”那一天,在爱莲舞蹈学校的排练厅里,谈起自己的舞蹈人生,81岁的陈爱莲脸上神采飞扬,她心中的“秘密”仍然只关乎舞蹈。
生命不息,舞步不止。“她真的做到了。”在冯双白眼中,陈爱莲是一位走出高原、攀登高峰的舞者。
陈爱莲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她挚爱的艺术事业,用翩翩舞姿为世间留下斑斓色彩。一个个和她的名字紧密相连的舞蹈艺术经典形象,将经久不息,永恒流传。
《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7日09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